“保守的观念是阻碍中国画发展的绊脚石”——专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姜宝林
刘金栋 发表于:2021-8-14 09:47:2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91
重庆日报全媒体 赵迎昭

“我们要将古老的中国画艺术与时代接轨,与时俱进,创造崭新的形式语言,表现我们伟大的时代,与伟大的时代同行。”7月31日,姜宝林艺术展暨姜宝林弟子美术作品展在重庆美术馆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姜宝林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专访,畅谈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对后辈的期待。



▲姜宝林。记者 赵迎昭 摄

“既要笔墨,又要现代”

姜宝林出生于1942年,是山东平度人。1962年,他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如今的中国美术学院),由潘天寿、陆维钊、陆俨少、顾坤伯亲授。1979年,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研究生班,是李可染的研究生。



▲姜宝林为嘉宾介绍作品。 记者 赵迎昭 摄

一生结缘中国画,一生求新求变。姜宝林说,在半个多世纪的笔墨耕耘中,他逐渐形成了“既要笔墨,又要现代”的创作和教学理念。

他解释道,要笔墨就是要传统,要传统就是坚守民族立场,练就一手熟练、全面的笔墨功夫;要笔墨,就是很中国,一看就是中国画。要现代,就是很世界,将古老中国画艺术与时代接轨,给人们带来新时代的审美趣味,将现代中国画推向世界。

当然,继承传统并不是照抄、因袭传统的形式符号,而是要在旧的形式符号基础上,创造自己崭新的形式符号,来完成当下具有现代意味的艺术创作。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下苦功夫、笨功夫,才能取得艺术上的长足进步。

基于这样的创作和教学理念,姜宝林在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视感受,认真、深入地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美,把它满腔热血地表达出来。他认为,在表现美的过程中,要形成崭新的形式语言和笔墨结构。“不管是写意山水花卉,还是我倡导的白描山水,一直演变到今天的新抽象水墨,我都是基于这样一个理念前行的。”姜宝林说。

“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也要敞开胸怀”

姜宝林进一步说,中国画是写意的艺术,随着时代发展,他试图将写意艺术推向半抽象和抽象,这符合艺术发展规律。



▲姜宝林作品《嘉陵秀色》。 记者 赵迎昭 摄

说到这里,他提高了语调:“我的抽象不是照搬西方的抽象,不是翻译西方的抽象语言,而是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向前推进和发展。它是中国画的抽象,只有这样才能让现代的中国画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而且更加辉煌。”

“艺术就像一条大河,奔流不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就是在不断地演进发展中达到今天的辉煌。”他表示,在将中国画推向世界过程中,既要保留民族的精华,又要广泛地吸取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来滋养、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中国画艺术必然是开放的,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也要敞开胸怀,吸收外来艺术,发展我们自己的艺术。”

姜宝林说,随着国家的强盛,我们的文化要伴随经济发展走向世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给世界各国人民,这是文化艺术工作者的担当。

“书法上去了,绘画就上去了”

作为一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姜宝林对青年艺术家也抱有期待。他说,只要是偏爱艺术,与艺术为伍,视艺术为生命的一部分,那么你就对艺术有了一个强大的信心,这是艺术家不断进取的首要动力。



▲姜宝林作品《合唱神木园之一》。 记者 赵迎昭 摄

青年艺术家如何才能更好地成长呢?

“临摹是学习中国画必经的有效手段。书画一体,书画同源,在临摹当中首先要重视书法,书法上去了,绘画就上去了。”姜宝林说,他的教学一向狠抓传统,吃透传统,练就手头的笔墨功夫等基本功,这样才有中国画的基础。

“保守的观念是阻碍中国画发展的绊脚石。”他认为,青年艺术家还要更新观念,着重培养现代意识,用现代意识、现代眼光观察社会、观察事物,用现代意识指导创作。

在采访中,姜宝林还表达了对重庆的热爱,“我非常喜欢重庆这座美丽、壮观的城市,它给我带来了艺术创作灵感,带来了心情愉悦,带来了生命活力,近年来重庆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深受鼓舞,期待重庆的文化艺术氛围更加浓厚。”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嘉陵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