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上最后的码头古镇,吴道子曾在此绘画,周敦颐曾在此讲学
晚景入寒窗 发表于:2021-8-25 08:23:4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57
大家好,我是逐日远行,带着思想去旅行,很高兴与您分享遇见的美。

这座古镇很特别,精美别致的古老建筑只是其外壳,真正打动人的却是她背后的故事。古城古镇我也走了一些,但如这座古镇那样充满感恩情愫的还真是少见。她因感恩建立了祠堂,还改了千年古镇的名字,因感恩改了上百年的街道名字,因感恩塑立起了巨型雕像和定格了传统文明的“薪火”……一座延续古风,多情而懂得感恩的古镇,让我们一同去感受!



濂溪祠

对,这就是有“嘉陵江第一桑梓”之称的周子古镇。

纪念周子而挖池、建祠、改古镇名

在古镇下河街居委会的后面,有一个荷池和一座祠堂。祠叫“濂溪祠”,池为“爱莲池”,均是后人为了纪念宋朝理学鼻祖周敦颐曾在此开筵讲学而建。濂溪祠是一座纪念性祠堂,面积不大;爱莲池也是小巧玲珑,但里面的荷花荷叶长势非常好。

据文献记载,周子在这儿讲学与古镇结缘还真是一个偶然事件:



濂溪祠

宋仁宗庆历年间,周敦颐在合州任通判时,他准备到南部访好友蒲宗孟,就在途经当时的“舟口”时,被仰慕已久的蓬州文人墨客(现在应该叫“周粉”)“劫持”了下来,就在这古镇的下河街设坛讲了一段时间的学。讲学期间,他很爱到水井湾的莲花池畔散步、吟诗,于是就写下了那篇脍炙人口的《爱莲说》。



爱莲池

周子虽然不久就离开了,但周子的思想、学问和做人的精神却一直被流传了下来。后来的人们就因有了这段美丽的邂逅,不仅为周子建了祠、修了潭,索性连沿用了数百年的地名也改了。用如此的“深情厚爱”来纪念和回敬周子当初的“深情厚谊”!



下河街

为了纪念红军而改街道名

从下河街一直顺坡向上,过丁字路口,跨上几级台阶没几步就来到一个刻着“周子古镇”的牌坊前。这就是盐店街的入口,街道大约200米长,曾经这里盐商云集盐店众多所以有了“盐店街”的名字。1933年,红四方面军的红九军曾在此驻扎,并留下许多革命标语。如今,高大的石墙上还留存有“武装保卫苏维埃”、“取消一切苛捐杂税”等石刻标语。1980年,为了纪念红军,盐店街正式更名为红军街。看来,这个古镇还真有改名字的传统啊,不过这也是人们最朴素的爱的表现!



龙角山牌坊

穿过红军街,一路向上就能到达蓬安县城的至高点龙角山。龙角山的名字也是有来头的,据说就因它所在的山脉,犹如一条卧伏于嘉陵江东岸饮水的巨大青龙,龙角山恰似其龙角,尖锐挺拔,直插云霄,所以就有了这个名字。

山上有一棵叫“红军树”的大树,背后也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听当地老人讲,当年红军为了不扰民,就把部队驻扎在了龙角山上。为下山挑米,一位红军战士掰下了一根黄桷树枝作扁担,挑米上山后随手将树枝插在土里。不曾想,这根树枝竟有顽强生命力,数十载光阴过去,如今长成一株参天大树,当地群众亲切地将其称为红军树。



红军树

这株黄桷树因为红军的故事,被当地群众视为传奇加以保护,成为当地红色记忆的一个见证。

纪念吴道子传扬嘉陵美名

古镇人们为纪念唐朝大画家吴道子把嘉陵江的美景美名传扬天下,在龙角山的半山腰给他塑造了巨型雕塑、修建了休闲广场、建起了一个丹青长廊。吴道子与古镇结缘这里边的故事挺有意思,竟然是因为一个“命题作画”,据文献唐代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家》记载,吴道子是奉唐玄宗之命在此观江作画的。



吴道子雕塑

吴道子广场是一座纪念性的休闲观光广场,占地有近4000平方米,广场旁边的吴道子头像雕塑,长30米,高15米,采用红砂石建造,强度高,色泽鲜艳,神态飘逸,画风伟然。

再现古码头和农耕文明

古镇下河街街口嘉陵江边屹立着一座风水楼,是一座始建于唐初的古楼,人称“财神楼”。清时加以培修,为了纪念画圣吴道子,后人又命名为画江楼。这是一处观赏江景的好位置,登上楼顶,迎着江风举目眺望,嘉陵江波光闪闪,百舸争流,对岸湿地绿草如茵,令人心旷神怡 。



从画江楼上下来沿着江边休闲步道向下游,先穿越古码头,再继续向下路旁就是反映嘉陵江农耕文明的耕、桑、渔系列雕塑。江边漫步,细细欣赏这些精美的雕塑,仿佛一下子把人拉回到了历史的那头,昔日码头的热闹与繁忙又浮现在了眼前,远去的农耕文明的特殊情调又激荡在了心头。



远处,奔流的嘉陵江变得越发舒缓,泥沙堆积形成了两个沙洲岛,一个圆一个弯。所以分别叫做太阳岛和月亮岛,由于土肥水足,上面的青草长得非常茂盛,是牛儿的盛餐。每当晨曦初露和太阳下山就能看到几十上百头牛泅渡过江,场面极其壮观,活脱脱上演一场现场版的《动物世界》节目——“百牛渡江”。

周子古镇,历史积淀与现实美景都令人陶醉,值得去玩上一两天。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嘉陵, #蓬安, #南部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