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周推送作品④ | 优秀经典诵读作品推送
崔炫俊献 发表于:2021-9-18 07:50:3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05
9月12日—18日是第2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本届推普周主题为:普通话诵百年伟业,规范字写时代新篇。

推普周期间,校语委和校宣传部将联合推送我校师生的优秀经典诵读作品。

本届推普周期间将推送由各二级学院和部门推送的八位教师的朗诵作品。本期推送施燕薇陈轶吴永芳吴慧伶四位老师的作品。

《回忆我的母亲》(节选)

朗诵者:施燕薇(校语委推送)



回忆我的母亲(节选)

作者/朱德

(向下滑动查看原文)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施燕薇

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丽水市朗读团导师、丽水学院学生处就业创业科主管。



《种子的力量》

朗读者:陈轶(校学生处推送)

种子的力量

作者/夏衍

(向下滑动查看原文)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力量最大?”五彩缤纷的答案纷纭而来,有说“人”,有说“大象”,有人开玩笑地说“金刚”,金刚到底为何物有多大力气?我们不得而知,那也不过是艺术家虚构的一个物种罢了。

当然了,以上的答案都不对,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小小的种子蕴含的力量是巨大的,简直超越了人们的想象。

人的头盖骨结合的非常紧密与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想把它完整的分离出来,可是用尽了一切方法,都是徒劳。后来,有个聪明的学者看到种子破土而出,灵感忽至,想到利用植物种子发芽的力量分离头盖骨,结果这些看似渺小的种子,以它们不可抗拒的生长力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的分开了。所以不要忽视任何渺小的事物,它们一但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渴望,就会突破极限,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

小草的种子到了惊蛰就会萌动生命的渴望,几场春雨就会使它们接到破土的信号,这时它们的力量是令人惊讶的。无论这些种子在重重的瓦砾下,还是在悬崖峭壁间,亦或在曝露的墙头上,不管生长的环境如何的艰辛,只要它们收到春天的信号,任何困难都不能阻碍它们破土而出的信念。这种顽强不屈的意志,使它们的根牢牢抓紧土壤汲取能量,它们的芽倔强的向上挺,突破泥土的封锁,不管上面压着多么沉重的负荷,留给它们的空间是多么的狭窄,它必定要曲曲折折的,不屈不挠的生长,直到它的叶片迎接到阳光的抚爱,否则这种对成长的渴望,对希望的信念,不达目的不止。

野草的种子随风四处散播,如果没有落入肥土而落入石灰或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悲观失望,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砺。生命开始的那一刻就带着斗争的草才是坚韧的草,才是充满勃勃生机的草。才可以傲然面对风霜的洗礼,才能焕发震慑人心的希望的力量。

陈轶

丽水学院学生处处长,党委学工部、人武部部长,创业学院院长,副教授。



《一辈子,他就是一只粉笔》

朗读者:吴永芳(职业技术学院推送)



一辈子,他就是一只粉笔

作者/胡有琪

(向下滑动查看原文)

当初,他的老师在他眼里,就是一截粉笔。

越教越瘦,越教越短。

但只要一站上讲台,平时木讷的人立即就变得象一个大将军,威风八面,吐吞风云。

黑板上纵横捭阖,那只粉笔,精彩。

没有想到,老师的长衫子没有传给他,粉笔却传给了他。

同时传给他的,还有老师的固执,或者说是执着。讲台上一站,就是几十年。

当年的同学,有的成了叱咤风云的领导;有的成了手握商机的富商……

就他,还是一介布衣,还在一本书里慷慨陈辞,感慨激昂。面对妻子的渴望,却不能慷慨解囊。

但他对无数的学子,从不吝啬自己的粉笔。

总是把粉笔用到极致,无法再在黑板上板书,才依依不舍地丢掉残存的粉笔头。

在他的粉笔指点下,一只只蛹结为茧,又破茧化蝶,迎风而舞。

他自嘲:一辈子,他就是一只粉笔。无法招蜂引蝶,只能为他人指指点点,直至被他人抛弃。

临终,他还要人把他抬到一块黑板边,让他最后一次回味粉笔的味道。

他说,下辈子,他还要当一只粉笔。干净的来,干净的去……



吴永芳

副教授,《普通话》课程授课教师,省级普通话测试员;丽水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月光下的中国》

朗读者:吴慧伶(工学院推送)



月光下的中国

(向下滑动查看原文)

我一直想为月光下的中国写一首诗

我喜欢她宁静的样子

喜欢她温柔中的强大力量

在夜色里她银装素裹

仿佛无数雪花的绽放

散发着梅的清香

在我的故乡,在江南的古镇

我曾经生活的那个老街

就像一片茶叶

浸泡在如水的岁月里

即使到了子夜

在银色的月光下

青石板上依然有异乡的游客

用稀疏的脚步独自品尝



明月当空,其实无需举头仰望

只要透过柳树的发丝

看一看小桥下的流水

月亮就会与你脉脉对视

让你感到怦然心动

让你情不自禁、流连忘返

近处的长亭,远方的古道

那些美丽的传说

真挚的友情、纯贞的爱情

那些临别折柳、相逢一笑

就像一首无谱的音乐

在月光下随风起伏

我想为月光下的中国写一首诗

月光下的中国,大河奔流

白浪溅起满天的星星

月光下的中国,长城巍峨

绵延万里的巨龙

砖的鳞甲闪着银光

如果你站在城墙上

还依稀可以听得到遥远的回声

那些兵器的撞击

那些战马的嘶鸣

英雄逐鹿,万丈豪情快意人生

壮士报国,一腔热血化剑为犁

五千年,仿佛就是一夜之间

衰草枯杨淹没了多少王朝的背影

明月清风中走来的是家国的兴盛

再悠远的历史,折叠起来

不过就是一本线装的古书

不必红袖添香

因为在月光下会阅读得更加清晰

因为月亮还是那轮月亮

千年万年她都始终高悬天空

我一直想为月光下的中国写一首诗

这个夜晚

我在北京,在一家酒店的房间

凭窗眺望

我感觉到了中国的心跳

我看见了车水马龙流光溢彩

我看见了月白风清一扫阴霾

我看见了崛起的城市万家的灯火

在月光下

做着同一个晶莹的梦

我在憧憬着

一个纯净的崭新的黎明诞生

这个夜晚,在北京

我为月光下的中国写着一首诗

窗外的月亮正在上升

如挂起的云帆

驶入我的心海

吴慧伶

丽水学院工学院数学系副教授,丽水学院教育督导员。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四川, #仪陇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