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死后:妻子宁得罪蒋介石,也要大喊13个字,好兄弟建国后起义
凌8乱 发表于:2022-2-20 10:57:2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676
“抗战,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

这是1937年8月7日,刘湘在南京的国防会议上,说的一句话。这一天,距离卢沟桥事变刚刚过去一个月。

与其他军阀相比,城府极深的刘湘不是一个话多的人,但在这次会议上他慷慨激昂,说了整整两个小时。

为何要说?

因为在当天的会议上,主和派明显占了上风。民族危亡之际,各系军阀们仍犹豫不决,手握重兵,却多数都捂紧口袋,生怕抗日会折损了自家兵力。

这种作风,是由军阀的本质决定的。

当然,刘湘最后出兵的人数,跟他在会上说的不完全一致。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此后的8年抗战里,四川人民做出的贡献是值得国人永远记住的。出兵最多、伤亡最大、征收稻谷总量占全国38.75%,“无川不成军”这5个字从那时候起,成为国人共识。

为此,1945年抗战胜利后,新华社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6个大字:《感谢四川人民》。

作为曾经的“四川王”,刘湘没有听到这句“感谢”,因为他在1938年1月20日,突然病亡。死前,他给诸将留下了一则著名的遗言:

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一日誓不还乡。

刘湘的死,给方方面面带来的影响是极大的。

毛主席从延安发来唁电,肯定了他出川抗日的壮举,主席无比痛心地表示:国家失一栋梁,川军失一主帅。一向跟刘湘有诸多嫌隙的蒋介石,也不得不应广大国民的要求,以“国葬”之礼厚葬了刘湘。

如今,刘湘的墓还在,就在成都市的闹市区,与著名的武侯祠相连。时不时,会有家长带着孩子们前来看一看,拜一拜。不少孩子则会问这样两个问题:

他死后,他的老婆和孩子怎么样了?

他那些部下,后来都战死了吗?

本期,魂说便来跟大家说一说:刘湘的战与死,以及他背后的那个四川“凶婆娘”,和他那些争气的铁血兄弟。

一:狠人刘湘

刘湘是个狠人,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和他相熟许久的美国人克鲁说的。这个美国人的原话是:“他有一个绅士的形貌,但其残忍却如一只苍鹰”。

是的,一只“小羊羔”,是无法在军阀割据的年代坐上“四川王”的宝座的。

1905年,不满17岁的刘湘,从成都一个叫大邑的县城,赶到雅安。此次,他瞒着父亲前来,目的是考上四川武备学堂。他成绩很好,一考就考上了。

此时,正是天下大乱,军阀逐鹿之际,年轻的刘湘倒不着急出来拼杀。在此后的几年里,他先进陆军讲习所、后进陆军速成学堂、陆军讲武堂,四川的各大军校被他上了个遍。

当然,读这么多书自然是有好处的,至少他起点高、在部队人脉广,走到哪儿都有他的同学。

到了1918年,他已经敢拍着胸脯对兄弟们说:“将来我们要统一四川,问鼎中原”。

这一年,刘湘 30岁,职位是一个小师长。



刘湘的“豪言壮语”,当然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这个野心极大的大邑青年,开始了自己问鼎“四川王”之路。

想那四川地界,自古就藩王众多,到了近代,各路军阀更是多如牛毛。刘文辉、杨森、赖心辉、邓锡侯、田颂尧等人,都是既有兵又有枪。

这么多军阀挤在一起,谁都不服谁,混战是常有的事。“野心家”刘湘的崛起,没有让战事停下来,而是让这一切愈演愈烈。

据统计,从1912年到1935年,在这片土地上共发生过大大小小400多场战事。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年有17次。

在这20多年里,巴蜀老百姓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咱们可想而知。用“民不聊生”4个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我们为何要消灭军阀?这就是原因。

就这样,你争我打,到了最后,摆在刘湘面前的只有一个头号敌人:刘文辉。

于是,1932年,一场被史学家称为“二刘争霸”的大战开打。

二刘中,刘湘是拥蒋的,而刘文辉则是反蒋的。两人真干起来,蒋介石在其中为刘湘出了不少“阴损”主意。

最后,刘湘在与川中各部密谋后,包围了刘文辉,致使对方10万兵马折损四分之三。此战后,刘文辉败走西康,成了“西康王”。

至于刘湘为何不赶尽杀绝,有人说:应该是念在两人都姓刘,算起来刘文辉还是他族叔的原因吧!也有人说:应该是蒋介石不想让刘湘一家独大,想留下刘文辉做牵制,因此不许刘湘杀他。

从刘湘一路走来的“狠劲”来看,目前多数史学家认为第二种可能性更大。

但不管怎么样,刘湘终于在壮年时期,完成了基本统一四川的梦。

二:狠人遇“悍妇”

刘湘的发达,有人悲,自然也有人喜,比如他那个厉害的“四川婆娘”。

她叫周玉书,听起来名字很文雅,感觉像是个书香门第的大小姐。但事实上,她跟“书香”二字是一点儿边都沾不到的。

刘湘娶周玉书时还没发达,而她也只是乡下一个穷裁缝的女儿。初次见面,刘家人问:“姑娘叫什么名字?”周家人说:“乡下丫头,要啥名呀?”

这话在那时候,倒也在理。于是,从此她在刘湘家就叫周氏!

刘湘发达后,觉得发妻没有个像样的名字,终归是说不过去的,便特意请了个“高人”,给周氏取下名字:周玉书。



那么周氏后来的言行,是否对得起这个十分雅致的名字呢?笔者个人认为,这事要一分为二来说:

其一,就生儿育女、照顾家中老小来说,周玉书其实是担得起“贤内助”之名的。

她给刘湘生下了3儿1女,把刘湘的老母亲伺候得舒舒服服。对丈夫,她更是事无巨细。刘湘胃不好,却偏偏好吃,只有周玉书能逼他忌口。

至于刘湘赚回来的那些钱,她也从不乱花。她不像别的军官太太那样,爱打麻将、爱买各种高级脂粉往脸上涂。

她总爱穿一件旧的蓝色布衫,把头发往脑后一盘,用大锅大灶亲自烧茶煮饭。以至,有些不明情况的人到刘家来,总把她当成一个下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这种能吃苦、懂节俭的作风,才是周玉书能在丈夫早逝后生存下来的根本原因。

其二,从另一方面来说,周玉书与那个时期军阀们眼里的“贤妻”是有差距的。

周玉书很善妒,丈夫在外的其它事她都可以不管,唯一的要求是:决不允许他近女色。

对川中的军阀们来说,讨小老婆早已成了一种“潮流”。甚至,有些军阀是打下一城讨一个。遇到喜欢的女伶人,更是不惜重金“砸”回家养着。

刘湘有没有这个心思,外界很难猜测出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算他自己不想要,部下们也会送。

有一次,电务处长王用宾,特意从外面物色了一个女大学生。同僚们看过后,都觉得此女长得比周玉书好看千倍万倍,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说和。

谁知,这名女大学生听说要嫁的人是刘湘,居然要死要活,就是不肯答应。至于原因,当然是因为整个成都地区都知道:谁要敢进他刘家门,不出几日就会被周玉书收拾得骨头都不剩。

就这样,此事只能作罢。久而久之,刘湘便得了一个“耙耳朵”的名声,时常被人拿出来嘲笑。

不过,刘湘自始至终都没有动过休妻的念头。这说明:在贤妻与悍妇之间,刘湘很清楚什么样的女人最适合自己。

三:夫死妻闹

作为军阀,刘湘多年雄霸一方,为了一己野心,数次发起大规模军阀混战,对当地百姓造成了极大伤害。

期间,他更曾多次与人民子弟兵为敌。因此,如果没有号召并亲率川军出川这一壮举,刘湘绝对担不起毛主席唁电里的那“栋梁”二字。



遗憾的是,1938年1月20日,出川不久的刘湘便死在了武汉。第二天,部下们收拾遗物,在他的书桌上发现了一张字条,上写14个大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老大死在川外,他那些忠心耿耿的部下们,一下子慌了神。想来想去,他们把去接周玉书到武汉来的重担,交给了刘湘的女部下秦德君。

秦德君早就听说过周玉书的厉害,平日里也从来不愿跟她接触,但此时却也无法再推脱。她迅速乘机赶回四川,却支支吾吾不敢跟周玉书说实话,只说刘湘病了,让她去看看。

下了飞机,周玉书被直接送到设在汉口的刘湘治丧处。一进门,她就看到堂屋正中间的一口大棺材。

一开始,周玉书并不认为这口大棺材跟丈夫会有什么关系。她走进了礼堂旁边的一间小屋,因为她一眼就认出了小屋里铺着的那床朱红色绣花被。这是丈夫临行前,她特意给他做的,说是天冷的时候用得着。

被铺还在,却不见人,周玉书问秦德君:“他人呢?”

旁人指了指堂屋的那口大棺材。周玉书不信别人的话,只问秦德君:“是不是真死了?”秦德君只能点头。

周玉书没哭,她让人把副官叫来量尺寸,做丧服。待到一切都确认清楚后,她才走一步步走向堂屋,放声大哭。

早前,部下们只知道嫂子是个“善妒”的女人。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才真正见识了她的“凶”。

此后的几天里,周玉书哪里都不肯去,见人就打,见东西就砸,并不断嚷嚷:“带我去见蒋介石!”

周玉书虽然不清楚刘湘的死因,但她很清楚一点:丈夫跟蒋介石一直有嫌隙,蒋介石始终想用中央军控制刘湘,一直想夺他的权。因此,她认为丈夫的死跟老蒋脱不了干系。

在这种情况下,没人敢送她去。部下们都不敢见她,任由她在屋子里砸东西,像泼妇一样骂人。到最后,周玉书便冲着院子里喊: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甫公在时,一呼百诺,而今甫公不在了,就没有人理我了!



同样是女人,秦德君听不下去了,她好心劝周玉书:要搞清楚刘司令死的原因,你就不能再这么闹下去,我把最后伺候他的陶护士找来,让你问问。

这下,周玉书才停止了“撒泼”。此后,陶护士的到来,让周玉书全面了解了丈夫死亡的真正原因:

原来,刘湘一直有胃病,生冷的食物他是不能碰的。但在病亡前,他却跟同僚张群等人,吃了一顿螃蟹,还喝了点小酒。回来后,整个人就不对劲了。不久,便住进了汉口万国医院。

对于刘湘因胃病入院的消息,周玉书并非不知,早前她还打算到医院来看看丈夫。但一方面家里老人小孩杂事太多,她脱不开身;另一方面,丈夫的胃病是老毛病,早前也曾找大夫来看过,她始终认为这不会是什么大问题。

因此,周玉书想从护士陶小姐嘴里知道的事,其实是:为何明明住了院,他还会死?

关于在医院发生的诸多事宜,陶小姐都一一跟周玉书作了汇报。周玉书也细细地听着,希望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最后,陶小姐的这样一番话,让周玉书觉得自己找到了答案:

每天晚上何应钦都要来找他谈国家大事,一谈就是通宵。这样,就把他搞得精疲力尽了!

何应钦是老蒋亲信,而且是个实打实的亲日分子,而刘湘是积极抗日的,他们俩有什么好谈的?

周玉书认为,何应钦和老蒋就是故意的。

四:宁可得罪老蒋,也要当众大喊13个字

搞清楚这一切后,周玉书终于在1月25日,也就是刘湘的追悼会当日,见到了匆匆赶来的蒋介石。

蒋介石早前,就已经派人打听过周玉书的情况,知道这个“悍妇”要找自己麻烦。但那么多将士看着呢,出于做面子的需要,“接见”周玉书成了蒋介石必须做的事。

哪怕,他再不情愿。

一见到蒋介石,周玉书就一下子跪在地上,开始放声大哭。她也不管多少人在场,门外挤了多少老百姓、爱国学生,只是一个劲地边骂边哭。她谁都骂:骂蒋介石、也骂何应钦。

当着众人的面,蒋介石急得直冒汗,却硬是不敢叫士兵们拖她走。他不得不求助于站在一旁的秦德君,让她去扶。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此时的秦德君,对这个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嫂子早就佩服得很。她不听蒋介石的,就站在那里,任由嫂子哭闹。

最后,老蒋在尴尬了好一阵后,才结结巴巴地保证:以后甫澄兄的后事及子女问题,兄弟负全权责任,保证对得起嫂子全家!

有了蒋介石的当众保证,周玉书缓缓地起身,老蒋这也才松了一口气。

老蒋及何应钦等人,原以为事情就算了结了,毕竟25号这天的追悼会结束,周玉书将会在26号扶灵柩回四川。

谁知,在第二天的启灵路上,周玉书的一个行为,再次让老蒋和何应钦下不来台。

当天,何应钦作为老蒋的代表,在队伍前扶棺。周玉书、秦德君及刘湘的其它部下们,都在后面穿丧服跟着。

本来,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着,但让何应钦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周玉书会一路哭、一路喊着这样13个字:

亲日派成功,逼死我的抗日英雄。

刘湘是抗日英雄,那逼死他的亲日派又是谁?一时间,沿途老百姓都议论纷纷。何应钦急了,他没想到这个村妇居然会宁可得罪蒋介石,也要来这么一出。

于是,他赶紧对身边的士卫们说:“快劝倒,快劝倒!”

可是,谁又敢劝呢?或者说,谁又劝得动呢?

周玉书就这样一路喊、一路闹,何应钦也只能一路听着,直到把刘湘的灵柩送上了轮船。



此后,周玉书一直尽力照顾4个孩子。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4个孩子仅有两个最终活了下来。其长子和次子后来都死于战乱,第3个儿子刘康怀最后留洋国外,成了一名商人。女儿刘蔚文则在大学毕业后,去了文莱。

周玉书的晚年,一直跟这两个孩子生活,直到1971年病逝。

五:好兄弟关键时候起义

刘湘死后,川军出川的事并没有被耽误。而且,在他死后,四川民众的爱国热情被迅速点燃。

那么,当年那些追随刘湘率军出川的将领们,在此后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对川军实施的是积极派中央军渗透、并陆续将他们分散到各军部的政策。

对于这些川军将领的抗日功绩,毛主席是非常欣赏的。早在1938年,主席就曾说过这样的话:“诸将领到每一个战士,无不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这话,就是送给川军的。

抗战结束后,川军的将领们发生了很大的分化。有些人,成了老蒋在内战时的“炮灰”,甘心与老蒋为伍,与人民为敌。

但与此同时,川军中也有大量进步将领。对于这部分人,毛主席曾与民盟的张澜先生进行过多次会谈,请他:一定要做好对川军的统战工作。与此同时,我军四川籍的刘伯承等将帅,也一直在做积极的努力。

我军的政策很简单:川军将领抗日有功,你们要是愿意起义,我们双手欢迎,并一定厚待。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刘湘的多名部下终做出了明智选择。

比如,刘湘当年的好兄弟潘文华将军。



当年,潘文华曾在刘湘危难之际以1.5万两相赠,两人从此成生死之交。刘湘死时,曾特意给他留下遗言:

蒋介石这个人无论嘴巴说的多甜,决不能信任,只有联合与我利害相同的力量,与之周旋,才有活路!

潘将军牢记这句遗言,此后始终与蒋介石保持距离。同时,也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因他不是嫡系,要撤销其集团军总司令的职务。潘将军只能称病,率旧部回到四川。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把去中国台湾的机票送到潘家。潘将军不为所动,坚决留在大陆,并于1949年12月,即将中国成立后不久,率部起义。跟他一起起义的,还有当年他跟刘湘带出川的不少将领。

对于这样的抗日将领,新中国当然要厚待。起义后,潘将军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常务委员。1950年11月他病逝后,中央人民政府发唁电,高度评价了他的一生。

此后,四川人民按照潘将军的遗愿,把他葬在刘湘墓旁。如今,两人的墓地直线距离仅300米,当地人都说:这个距离,他们能一眼看见对方。

尾声:

刘湘身上有着旧军阀的诸多问题,但其抗日壮举,是担得起毛主席唁电中的“栋梁”二字的。

其妻周玉书,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知书达理的妻子,但她绝对是一个有胆识的奇女子。

而以潘文华为代表的诸多川军起义将领,他们是新中国的功臣,人民不会忘记。

至于四川人民及所有出川抗日的巴蜀好汉,新华社在1945年的那份报纸,道出了我们想说的话:感谢。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四川, #成都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