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全媒体 记者 万家利 蒲星宇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2月9日,顺庆区委七届三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南充市顺庆区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决定》提出,要大力实施临江新区创新示范行动,大力实施产业创新升级行动,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行动,大力实施创新人才集聚行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惠民行动;打造先进制造业示范区,实现现代工业转型升级,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行“人才+项目+资本”协同引入机制,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筑牢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
蓝图已绘就,目标已明确,实现目标的路径何在?
科技创新 引领农业转型升级
现代化智能设备应有尽有,全力满足农作物要“风”有风、要“雨”有雨、要“暖气”有“暖气”的生长需要……在位于顺庆区渔溪镇集凤寺村的渔溪蔬菜现代农业园区,新建的全智能育苗大棚科技感十足,一株株草莓悬挂在大棚上空种植槽中,绿意盎然。
“这是园区探索的立体栽植新模式,‘空中草莓+时蔬’充分利用光照、温度、湿度可控的优势,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组合的方式有‘草莓+生菜’‘草莓+南瓜’‘草莓+芹菜’等。”项目现场负责人吴渊宗介绍。
在立体种植新模式下,如何培养新品种呢?
记者跟随大棚管理人员来到大棚控制室看到,由物联网技术设置的一个“农业大脑”,只要工作人员在办公室触动鼠标或手机远程控制,便可知道育苗大棚内蔬菜苗生长情况,并根据需要,适时执行创造出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指令。
“相比传统的‘靠天吃饭’种植方式,在大棚内育苗不受天气等因素影响,我们自己就可以调节温度、光照、湿度。”现场技术人员一边介绍,一边操作,要“光照”,育苗大棚顶上的遮阳篷便缓缓打开;要“通风”,大棚两旁的排风扇便开始工作;要“浇灌”,大棚顶上的喷灌系统便开始全方位洒水……
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育苗工厂采用了穴盘育苗技术、人工光培育技术和水培技术,工厂化、规模化、智能化生产各类蔬菜种苗。单次可育各类蔬菜苗100万株,日清洗各类蔬菜600余吨,仓储各类蔬菜5000余吨,实现综合产值4.5亿元,有效的带动本村及周边地区标准化蔬菜产业的发展,社会效益显著。
渔溪蔬菜现代农业园区
“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创新发展决策部署的顺庆方案、顺庆行动、顺庆实践,更是我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庆的迫切需求。”顺庆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周大勇表示,该区将按照“一区三线多园”农业产业布局,围绕“一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生物种业、智能农机、智慧农业等为重点,大力推动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应用,加快推进李家优质粮油示范区建设,确保全区粮食生产稳面保产、提质增效。围绕“三线”大力实施“农业+科技+旅游”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桃李春风、西溪花谷、七坪寨等项目建设,联动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村电商、农副产品深加工、生态康养、乡村旅游等农业新业态,积极争创全省农旅结合、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围绕“多园”大力实施农业园区建设行动,鼓励园区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支持园区自主组建专家、技术创新团队,深入推进川渝柑秸种业现代产业园、渔溪蔬菜现代农业园、万亩晚熟柑秸产业园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力争“十四五”末,将川渝柑桔种业现代园区、渔溪蔬菜现代产业园区创建为国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全区建成市星级以上农业现代园区10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30个,园区总面积达到10万亩。
培育创新主体 积聚创新人才
经济发展,项目为王,企业创新成为强力支撑。
位于临江新区顺庆片区的南充凯普松高新电子产业园,是一家以电子产品研发、生产为主的科技型企业,项目占地300亩,总投资28亿元,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尽管项目厂房仍在建设,厂区还在试生产,但是已经接到超过600万元的订单。
2月15日,记者走进南充凯普松高新电子产业园生产车间,只见一台台智能化设备正在运转,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个不停。
南充凯普松高新电子产业园生产车间
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容器、电极箔作为电子信息产品必备元器件和专用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卫生、新能源等领域。目前,该园区己安装生产线60条,月产能在4000至5000万颗,预计在3年内生产线将增加到800条,届时每个月的产能达10亿颗以上,营业额3亿元以上。
企业发展靠创新,创新关键在人才。
“温度多少、湿度如何?充电、放电、隔直、通交是否可观?良品率如何?……”在生产车间,电解电容制造部生产总经理蔡敏昌正在主持本部门的日常工作。
蔡敏昌毕业于台湾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曾在日本、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地从事电容器研发工作30年,拥有电容器生产专利和核心技术15项,现为南充凯普松高新电子产业园生产技术研发团队的首席专家。
蔡敏昌(右)
“通过研发的新技术,制造电容器时,不但节省了能源,还增加了产量。”蔡敏昌介绍,研发团队组建以来,专注于电容器行业多年面临的技术瓶颈,成功解决了“有油封口”密封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难题,将“有油封口”变为“无油封口”,用水量仅为以前的1/60;成功解决了“电解液”只能“机上含浸”作业的技术难题,将“含浸”变为“直接注入”作业,含浸时间从3分钟降至3秒钟;实现了清洁保养,攻克的“负压封口”技术,将产品使用寿命由1000至2000小时,提高到3000至5000小时。
三项颠覆性的国家专利技术,让公司产品优良率从85%的行业平均水平提高到了99%以上,奠定了公司在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和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地位。
如何加快推动临江新区的传统产业蝶变升级,以“创新转型升级”引领,打造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实施技术改造创新,实现传统产业走向高端化之路?
在临江新区顺庆管委会主任王波看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大力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行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支持中科九微、华讯方舟、凯普松等高新企业牵头建设国家和省级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合作共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承接重大创新项目。重点关注带专利、带项目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全力引进高端人才、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努力用好领军人才,着力构建高端人才引智、创新人才引育、领军人才引资的人才工作格局。细化完善人才安居、子女就学、家属就业、医疗保障等服务措施,建立人才“一站式”综合服务机制,对重大创新平台和重点用人单位给予人才计划配额,探索特殊人才直接认定机制,打造创新人才聚集高地。
深化医共体建设 科技惠民见实效
近日,南充市中医医院组织医疗专家到“医共体”成员单位潆溪中心卫生院开展坐诊、带教查房等活动,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流动,优质资源向基层下沉,缓解基层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
“阿姨,你哪里不舒服?”早上7时许,南充市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熊丽穿上白大褂,在潆溪中心卫生院给群众看病。
“自从与市中医医院建立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后,以前是把病人‘转上去’,现在是把技术‘请下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服务,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潆溪中心卫生院相关负责人说,建好医共体,有助于提升卫生院医疗卫生专业技术水平,把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带到群众家门口,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潆溪中心卫生院
顺庆区常住人口近90万,医疗资源较为丰富,辖区有医疗机构789个,编制床位10974张,医计人员1.4万人,但资源分布不均、区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缓慢、基层能力薄弱等问题长期存在,特别是城区三级医院“一号难求”、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尤为突出。
2019年9月,顺庆被确定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后,该区卫健局通过走访调研、研究论证和综合研判,于2020年4月正式启动试点工作,通过点线面串联,强力推进“三个融合”,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有效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实现区域医疗抱团错位发展。
“医共体”不仅仅是医院的“联合”,它更像一条纽带,连接了老百姓的心。据了解,顺庆为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建设,组建了南充市中医医院医疗卫生共同体、南充市顺庆区人民医院医疗卫生共同体、南充市顺庆区妇孺医院医疗卫生共同体、南充市顺庆区公共卫生共同体,对22个医共体成员单位完成授牌。
顺庆区将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国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为契机,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创新发展“3+1”公共卫生共同体,积极构建专科联盟、数字化医疗协作体系,加快建设芦溪、李家医疗次中心,科学布局村级卫生服务站,深入推进城乡医疗一体化,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诊疗和重大疫情防控救助体系,积极打造区域智慧医卫中心,筑牢健康顺庆科技支撑。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顺庆正处于高质量赶超发展的重要关口,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将继续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奋发有为不懈怠,加快发展速度、加快转型深度、推动跨越强度,为建成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充贡献更多顺庆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