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那些叫喀斯特的景观(二)
xinting_6ym 发表于:2022-5-10 16:56:08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37





川南:喀斯特集大成



四川盆地西南,是四川喀斯特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乐山、宜宾、泸州皆有大量喀斯特景观。这一区域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结合部,纬度偏南,气候温暖多雨,奥陶纪、二叠纪、三叠纪灰岩均有广泛分布,以天坑、石林、落水洞为特色。





兴文县天泉洞的天窗景观 杨建|摄



天坑是一种特殊的喀斯特类型,是继石林、峰林和峰丛之后,第四个由中国人定义,并用汉语和拼音命名的喀斯特地貌术语。


在全球的天坑分布图上,中国以数量多、规模大、分布集中而瞩目,但大多数分布于广西、贵州、重庆等地。


四川的天坑并不多,属于稀缺性资源。之前,仅在兴文县发现三个天坑,2019年开始的全省文旅资源普查,又新发现多处天坑。





乐山沙湾飚水岩破天坑 杨义东|摄



硝斗岩天坑,位于乐山市沙湾区大渡河畔,为塌陷型天坑,天坑陡壁上的悬瀑宛如天河。


请横屏观看



位于大渡河畔的硝斗岩天坑 王洪|摄



阿咔洞天坑位于泸州市古蔺县,是四川发现的第三处天坑,发育于三叠系嘉陵江组灰岩。周长近980米,面积近3万平方米,初步判断为冲蚀型天坑,洞底地下洞穴系统复杂。







兴文天坑群位于宜宾市兴文县,共发现小岩湾、大岩湾、楠星三处天坑,均发育于二叠系灰岩。其中,小岩湾天坑最为典型和壮观,是天坑理论的发祥地。





小岩湾天坑 杨建|摄



天窗,是洞厅顶部的岩层因重力崩塌,洞顶与地表相通,所形成的孔穴,称之为“天窗”。泻玉流光是最著名的天窗,位于兴文县天泉洞,黝暗之中一束天光,从崖顶直泻而下。







石海,石林,石峰,石柱是常见的几种喀斯特地貌,锥状、柱状、剑状的岩石兀立地表。梅硐石林是奥陶纪宝塔组灰岩形成的古老石林,因表面发育龟裂纹构造而称奇。





林卡|摄



这种石林,常分布在兴文县的太安。





兴文县的太安石林 周江陵|摄



美女峰石林位于乐山沙湾,奇峰异石,千姿百态。







夫妻峰位于兴文石海,是喀斯特溶柱的典型代表。





夫妻峰 李忠东|摄



地下喀斯特,主要为落水洞、溶洞、洞内沉积物等。飞雾洞位于兴文僰王山景区,由两个落水洞组成,两洞之间以一段地下暗河连接。





飞雾洞 秦钢|摄



万佛洞位于泸州市叙永县,当洞穴顶部泉水滴落到地面之后,一层层钙华的沉积,像极了一排排海浪奔涌,抚摸着细细的海滩。点点亮光轻撒在它们的身上,被洞中的微晶方解石反射,形成淡淡荧光效果。





万佛洞“荧光海滩”








横断山东缘:地表钙华



钙华是一种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富含碳酸钙的岩溶水溢出地表,当环境适宜时
水中二氧化碳大量逸出,碳酸钙随之大量析出、沉淀,并附着在固体表面上形成钙华。


钙华边石坝彩池是钙华沉积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横断山东缘,有一条罕见的钙华景观带,北起九寨沟,南至云南香格里拉县的白水台,长达数百公里,其大部分位于四川省。





九寒沟县神仙池 杨建|摄



九寨沟是四川标志性景观,冰川改造过的宽谷中,形成阶梯状的钙华湖群“层湖叠瀑”,与九寨蓝的组合,令人惊叹。





九寨沟地表钙华层湖叠瀑 杨健|摄



黄龙沟有世界上最壮观的露天钙华彩池群,是地表钙华的经典,长达3.6公里的沟谷中层层叠叠分布着3400余个彩池。







神仙池位于九寨沟县,藏语“嫩恩桑措”,意为仙女沐浴的地方,地表钙华分布于长约3公里的宽谷,且被林海包围。





神仙池钙华 杨建|摄



玉龙西位于贡嘎山西坡,钙华滩流发育于玉龙西河西侧的莫日查且沟,钙华堆积层长2135米,宽285-650米,面积达1.4平方公里,共有大小钙华彩池200余个,形成三个池群。





贡嘎山西坡玉龙西地表钙华 李忠东|摄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四川, #美女, #嘉陵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