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史上的第1次长征:建立全国第二大苏区,兵力发展至8万余人
去火星三小时自 发表于:2022-5-13 07:58:1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28
提起红军长征,许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中央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如果再要扩大的话,则要加上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等三大主力的长征。



红军三大主力长征

这样说当然没有问题,不过,广义上的红军长征,却不止这三次长征。因为,红军的长征并不仅仅只有这三大主力的长征。

事实上,早在中央红军离开苏区之前的1934年7月份,由红七军团组成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就已经率先离开中央苏区,踏上长征之路。

当时,这支6000余人新组建的红军队伍在寻淮洲、粟裕等人的率领之下,转战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多个省份,历时6个多月,行程5600余里。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虽然在国民党的重兵围剿之下最终失败,但是,革命的火种并没有熄灭。余部在粟裕的率领之下改编为红军挺进师,转战于闽浙赣边等地,并经历了艰苦卓绝的红军三年游击战争,最终成为新四军主力部队之一。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行军路线

所以,行程5000余里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自然应该是红军长征的一部分。

而在红七军团北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1934年8月,在中央革命委员会的命令下,任弼时、萧克、王震等率领红六军团九千七百余人,从江西遂川县出发,开始西征。

红六军团西征途径4个省份,历时80多天,行程5000余里。最终在四川九阳县与贺龙、关向应率领的红三军胜利会师。

红六军团的西征不但打破了国民党的重兵围追堵截,胜利完成转移任务,而且也为中央红军的长征起到了侦查探路的作用。红六军团的西征,当然可以视为红军长征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在红军三大主力长征期间,出发于鄂豫皖苏区的红25军,也创造了红军长征史上的奇迹。这支孤军长征的队伍不但是红军长征队伍中最年轻的一支,而且还是唯一一支兵力不降反增的队伍。

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除了红六军团、红七军团以及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之外,在这之前,红四方面军其实就已经进行过一次长征了。这次长征,就是1932年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苏区,长征到川北地区并建立川陕苏区的过程。

众所周知,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红四方面军的起源地。自1927年11月中共黄麻特委领导黄麻起义,组建工农革命军鄂东军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大别山地区就点燃了星星之火。



鄂豫皖苏区

此后,经过多次艰苦战斗,到1930年4月,随着鄂豫皖边区第一届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苏区正式形成。

而后,鄂豫皖红军更是连战连捷,苏区和红军队伍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到了1931年10月份,鄂豫皖苏区的主力部队——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正式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而这支红军也成为全国红军队伍中第2个成立的方面军的红军力量。到1932年时,红四方面军已经发展成一支拥有两个军6个师、4个独立师、一个少共国际团,总计约4.5万余兵力的庞大队伍。

鄂豫皖苏区也在此时发展到鼎盛时期。当时,鄂豫皖苏区横跨河南、湖北、安徽三个省份,总面积约4万余平方千米,人口超过350万人,建立了26个县苏维埃政府和革命委员会。



红四方面军军旗

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苏区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蒋介石的极大恐慌。地跨鄂豫皖三省、北依淮河、南靠长江,拥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的鄂豫皖苏区,犹如一把插在蒋介石统治腹心的匕首,令蒋介石寝食难安。

因此,面对鄂豫皖苏区的迅速发展,蒋介石从1932年7月开始调集30万重兵,并亲任总司令,开始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4次围剿。

这次围剿与之前三次围剿截然不同,不仅仅调集的兵力更多,重视程度更大,而且,蒋介石也吸取了之前围剿失败的教训。

他不再以杂牌军为主,而是调集了自己诸多装备精良的中央军,也一改之前孤军深入的毛病,开始采用“纵深配合、并列推进、步步为营、边进边剿”的战术。

再加上鄂豫皖苏区推行了错误路线,第4次反围剿打了两个多月,红四方面军虽然取得了歼敌万余人的战果,但却并没能扭转大局。

大面积苏区沦陷敌人之手,红四方面军在第四反围剿作战中面临极为不利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之下,鄂豫皖中央分局在黄柴阪召开紧急会议,对红四方面军的行动方针进行了讨论,而这次会议最终的决定是:



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

留下74 、75两个师与各独立师、团,由沈泽民同志负责,在根据地坚持斗争。方面军总部率10 、11、 12 、73师和少共国际团跳出根据地,到平汉路以西活动,伺机打回根据地。

当然,对于红军主力离开苏区的决定,毫不意外地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因为,红军主力离开,将苏区留给敌人,势必让敌人对革命群众和党组织遭遇巨大破坏,苏区人民也必然会遭遇蒋介石的疯狂报复。这种局面,无论是基于个人感情还是对于根据地的未来,都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当时不少人反对主力离开苏区。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就对这一决定坚决反对,甚至还曾向中央写信控诉,并请求中央命令红四方面军大部主力返回鄂豫皖。

不过,部分人的反对并没有改变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苏区的决定。因为,当时的局势实在是太险恶了。

犹如1934年10月的中央红军一样,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红四方面军面临的不仅是占据绝对优势且如乌龟壳一般坚固工事的国民党军队,而且,此时的鄂豫皖苏区也面临着空前严峻的形势。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

一方面,经过从未停歇的多次反围剿战争,频繁的军事斗争让苏区的经济已经近乎枯竭。

鄂豫皖苏区位于大别山地区,而大别山地区历来是土地贫瘠,经济落后的地区,供养4万余脱产的红军主力部队本身就已经十分吃力,再加上国民党的频繁围剿和封锁,使得苏区的经济越来越糟糕。

再加上当时执行了错误的经济政策,使得“苏区没有粮食,白区的粮食又进不来”,根据地的经济十分困难,“商业凋敝,甚至连日用生活品都买不到”。当时,红四方面军的困难在其9月份给中央的一份电报中就能看得出来,电报中写到:

医院中现有近万战斗员,3/4系烂脚病,生烂脚病者仍在增加,缺医生缺药。

烂脚病正是因为缺乏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导致的。也就是说,红四方面军造成伤员的大部分原因,其实就是因为粮食和蔬菜不足导致的营养不良。



而另一方面,由于执行错误的政策,也严重地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以徐向前元帅的回忆录为例:

当时,将近三个月…肃掉了2500名以上的红军指战员,十之六七团以上干部被逮捕杀害,极大地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

所以,当时的红四方面军不是想离开苏区,而是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不得不撤离。

同时,当时大家也没有想永远离开鄂豫皖苏区,红军向外转移,目的是让主力跳出包围圈从而打击敌人,保卫根据地。

1932年10月,决定跳出鄂豫皖苏区时,红四方面军总部率领的4个师及少共国际团总兵力约2万余人。按计划,红四方面军主力跳出鄂豫皖苏区,到达平汉路一侧作战。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由于国民党兵力极多,即便在平汉路一侧也放了几个主力师。同时,担心红四方面军前往湘鄂西,与贺龙率领的红军部队汇合,蒋介石在洪湖地区也派出了几个师的兵力。

所以,在敌人重兵包围之中,红四方面军既无法回到鄂豫皖苏区去,也不能向贺龙的湘鄂西苏区挺进,无奈之下,只得继续向西和向北行动。

红四方面军的西征毫不意外地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所以,红四方面军一边行军,一边打仗。经过随县走京山到达枣阳后,就在枣阳的辛集与国民党爆发了一场十分突然的遭遇战。

不过,这场遭遇战虽然突如其来,却也使得红四方面军主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也正是在枣阳一战之后,红四方面军决定不再回被敌人重兵包围的鄂豫皖苏区,而是向西北地区的豫西发展。



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苏区

很快,红四方面军经枣阳、襄樊进入豫西,还在鄂豫陕三省交界之处打垮了国民党的一个旅。而且有趣的是,在到达豫西重镇南阳时,他们在这里发现了红二方面军的标语。听当地老百姓讲:贺龙队伍的服装不如你们整齐,破破烂烂的。

也在此时,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的几名师级干部,由于一直用担架随军行动,既不方便行军,也不方便治疗,更存在目标过大被敌人发现的危险。

所以,到达南阳之后,为了更好地治疗,也为了减轻部队负担,红四方面军领导决定,将负伤的陈赓、刘英等同志化装送离部队,送到上海治病。这也是陈赓第二次到上海治病的原因。

送离负伤的同志后,公司方面军轻装前行。然而,到达豫西之后,由于敌人依然穷追不舍,再加上当地军阀势力顽固,因此,红四方面军并未在豫西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向西出发。

为了摆脱敌人,一路上红四方面军经过的都是崇山峻岭,高山峡谷,路程十分艰难,经常有力竭或受伤的战士掉队。离开豫西大山后,红四方面军进入陕西的关中平原。



到达关中之后,1932年12月11日,红四方面军在陕南洋县召开会议,而会议的主题就是讨论在何地建立根据地。最终,大家选择了四川北部地区。

因此,红四方面军继续从洋县出发,并经历荒无人烟的巴山,最终到达川北。

至此,历时三个月,途经湖北、河南、陕西、四川4个省份,总转战里程3000多里的红四方面军西征,终于胜利结束。

到达川北时,出发2万余人的红四方面军主力只剩下15,000余人,枪支则是11,000多支,所幸的是,4个师的建制仍存。

到达川北之后,利用四川军阀之间的矛盾,红四方面军很快站住了脚步。他们一方面准备打仗,一方面发动群众,在当地打土豪分田地,建党,建政,建立了红军在四川的第一块根据地。

终于有了自己的根据地,红军指战员们穿上了棉衣,有了鞋子,住上了房子,吃到了饱饭,睡了好觉,伤病员也有了医院治疗,因此士气十分高昂。



川陕苏区

因此,虽然到达川北后依然面临国民党的重兵围剿,但是,红四方面军却连战连捷,迅速建立起以通江、南江、巴中、仪陇营山、宣汉、达县、万源8座县城为中心的川陕苏区,建立了一块儿纵深200多公里、横250余公里,总面积高达4.2万余平方公里,人口超过500万的全国第二大苏区。

随着川陕苏区的建立,红四方面军也有了猛烈的发展。红四方面军从刚刚进入川北时的1.5万余人,仅过了半年多的时间,主力部队就迅速扩大到8万余人,红四方面军的编制也由4个师发展为5个军15个师。红四方面军已进入最鼎盛的时期。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四川, #仪陇, #营山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