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行走|蓬安的妙处
123456868 发表于:2023-7-27 16:47:11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931
贵在行走|蓬安的妙处-1.jpg

钟正林

蓬安的美妙,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有关,前不久去了趟蓬安,自然就领略了蜀中有名的才子和才女的才气和爱情佳话。话说司马相如去朝廷供职后也非圣人,如现代人一样情意思迁,有一路上导游给我们讲的他写给卓文君的诗为证:

“一别之后,二地悬念;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 ,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尔怨。”

民间传言说这首“从一到万”的诗没有写到“忆”,“忆”同“意”,没“忆”就是没意思,对曾经恩爱的佳人卓文君已经没意思了。这首诗实际上是一封休书。卓文君是何许人,蜀中难得的才女也,他当然明白郎君这首诗的意思,读后心里虽然十分难过,还是以诗为信回复了相隔遥远的郎君,表达自己矢志不渝的情感。

“万言千语说不尽,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几断,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卓文君的诗是以司马相如的格式而从 “万到一”倒着写的,是有自己的用意的,就是要把郎君的意思给颠覆。据说司马相如看了卓文君传过来的诗后,很是后悔,马上就启程回到了她的怀抱,可见这首诗的魅力。真是很有意思。但我怀疑这两首诗都是后人杜撰的,即使相如真的是有想休妻这么回事,那首诗也不至于那么神奇。当下各地都在争夺名人,提高本地区知名品牌。重要的不是司马相如是出生在邛崃还是成都,而是两个人的这两首诗调起了我对蓬安的兴致。

也就来到了蓬安的凌云山,时间已是中午。山不高,树木也不多,看得出是近些年退耕还林后长起来的,过去的滥砍乱伐留给山的光秃依然存在。好在山上有一座三清殿,三清殿门前有四块形似乌龟的大石头,殿前的阔地上镶有乌龟和蛇组成的玄武图案,弥漫出浓郁的道教气氛。三清殿的背后有块特大的乌龟石,石上有个汤圆大小的小洞,离山路有两人多高。导游介绍说,这龟石特灵,凡是想求子的,只要是背对着把石子甩进去了,回去后愿望自然就会实现。一行男女就都嘻哈着捡起路上的石子朝里甩,自然是甩进去的少。

登上小山包,导游说三清殿的位置乃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是这一方水土难得的宝地,更难得的是,站在殿后的小山包上,可以看见对面山上的两尊睡佛。我们顺着道士手指的方向庄重的去看,果然就看见了对面逶迤的山形极像仰卧着的佛,并且稍微移动下视角,另一端的山形也像一尊仰卧的佛,与前边的睡佛抵脚而眠。

一同行朋友昂着头眯着眼看了会说,看来你们这凌云山有两尊睡佛的书要重新写,我们这些有福之人看见的是三尊睡佛。边说着他就从望佛亭的檐角指给那位道士看,我们几位也循着他指的方向看,果然就看见在两尊抵脚而眠的睡佛的中间还有座起伏的山包。他说,你们把细看,她的头,尤其是下巴极其圆润,下巴下没有喉结,这尊睡佛就是观音。他这一说,几个女士都惊颤了地说,就是,就是,好像呵,好像呵!我偏着头,左看,右看,山包是有些像一个人的大头,但却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朋友所说的观音的效果。看来,我这个一生清苦伺奉小说的人不会那么有福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蓬安, #成都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