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果读乡镇之低调的马鞍
乔微博 发表于:2020-3-29 05:31:47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623
马鞍,原本是套在马背上的一个用于载人的凹形物什。它是一个低调极了的设计。因为,人坐在这样的凹槽里边几乎没入了半截子腰身,比直接骑在马背上要稳当和安全得多。也许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启发,所以在全国各处,“马鞍”这样的地名俯拾皆是。比较知名的有安徽的马鞍山市、内蒙的马鞍山森林公园、湖北石首市被誉为“绣林十景”之一的马鞍山景区……要是全部统计出来,恐怕至少也得几十个了。

5558001495.jpg
(图为马鞍全景)

可是,我说的马鞍与这些并不搭边,它仅仅是仪陇县侯家梁山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如果不是这里曾经出过一个响当当的人物(“红军之父”、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朱德),恐怕你永远也不会想到在川东北的穷乡僻壤还有如此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的马鞍既无身处大漠的马鞍山森林公园那样独秀一枝的风景,也没有马鞍山市那样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它甚至是在大旱之年解决饮用水都成为奢侈的“洪荒之地”。但是,世世代代的马鞍人却从未嫌弃过这片贫瘠的土地,他们与天斗、与地斗,同时与不公平的命运展开顽强的抗争。

我对马鞍比较熟悉。仅2004年以来的十余年间,我就数十次途经或驻留过马鞍。我的总体印象是:马鞍不大,但马鞍有特色、有个性、有底蕴、有发展潜力。重要的是,马鞍有故事。享有“西部客家第一古镇”之称的马鞍,是“川北大木偶”的发源地,是龙岗气田的“洼池”,同时也是我最敬重的朱德总司令的故乡。从古至今,嘉陵江流域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以及众多的民间民俗文化在这里交汇传承,铸就了特有的马鞍符号和马鞍个性。我想,像这样贴满“金字招牌”的地方,如果不在老区而是在沿海,恐怕早就是人们趋之若鹜的观光圣地了。

然而,革命老区的马鞍向来是低调的,像这里的百姓一样——不要大富大贵,也拒绝大起大落,他们所要的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稳当与坦然。有一句时髦的话,叫“低调中的奢华”,我曾对此很不理解。毕竟,低调与奢华怎么着也搭不上调啊!但后来看了新闻总算弄明白了。原来,很多堪称“低调”的人和事,当你捅开那层“低调”的外壳,里边的奢华程度竟是如此的惊人。 比如:有贪污上亿的官员上下班骑个破自行车的,够“低调”了吧?有公务接待拿矿泉水瓶盛茅台酒的,这显然也够“低调”的了。说到这,忽然想起十多年前,我在一个战友家中见到过一幅蛮有意思的对联,上联是“做杂事兼杂学当杂家杂七杂八尤有趣”,下联是“先爬行后爬坡再爬山爬来爬去终登顶”,横批是“低调做人”。这人后来一鼓作气噌噌噌当上了一个部门的主要领导。 现在想来,他的低调原来是有“阴谋”的。我虽然不太欣赏这样的人品,但我佩服他为了实现个人“阴谋”而付诸的超常定力,重要的是,他的观点与孔孟所主张的为人处世观竟也如此相似。孔孟主张“中庸”之道,讲“谦受益、满招损”,“三人行,必有我师”,以及他们终其一生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国学精髓。仔细想想,所有的这些观点其实都可以用“低调”来加以概括,说到底不就是教育人们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在不间断的精神重塑中完善自身的人格与品质么?

在最近的一次文学采风活动中,我有注意到,在马鞍老街上,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客家会馆”,相当的有规模。据一位知情的长者介绍,这座会馆是当时从广州迁居过来的客家人集资修建的,会馆落成以后,除了用于本族集会和开展活动以外,它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用来接济和收容吃不起饭、穿不起衣的穷苦之人。这在物质普遍匮乏、人们生活极其艰难的当时,显然是低调而又冒险的举动。他们走的是“下层路线”,关注的是社会底层的冷暖,体现了富贵不淫的高贵品质。这不禁让我联系起时下城市里星罗棋布的所谓“会馆”来,在一块块光鲜的招牌之下,里边都干的是些什么营生?有几家还在像“客家会馆”那样接济穷人、帮助弱势的人们渡过难关呢?

历史发展到今天,怎么做人,早已成为一门泛众化的学问。因为,做人不低调会导致很多恶果甚至会惹出杀身之祸来。历史上,曹营的主簿杨修可以先知主公曹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策,却不明白“大智若愚”的道理,最终导致“杨修之死”。和珅的高调为人也直接激怒“龙颜”,致其头断午门、尸首难全。这都是些血的教训呀?再联系一下当今浮躁的社会,一些人衣兜里刚刚有了几个银子就不得了啦,有通宵达旦在美国排队买“苹果6”的,有在日本疯抢马桶盖的,还有人跑到别国首都大开音响跳广场舞被警察带走的……老天!丢人都丢到国外去了,我一向韬光养晦的手足同胞啊,列祖列宗予我们的低调传统都去哪儿了?哎!远了远了,不说也罢,还是继续讲马鞍好了。

近年来,受益于党的系列扶贫和惠民政策,马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代主事农耕的马鞍人也逐渐富裕起来。走进今日的马鞍,蓝天白云之下,一幢幢崭新的农家小院掩映在万绿丛中,忙碌的车辆往返于乡间,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生态让人们早已淡化了“做个城里人”的优越与冲动。但是,马鞍毕竟是马鞍。习惯了低调的马鞍人依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朴实着、矜持着、奋斗着,就像当年低调的朱老总一样。据一项统计显示,说马鞍在县城和市里买房的人家是全县所占比重最小的。我相信这是真的。因为马鞍人从来就不认为安逸和享乐是人生的终极目的,他们顶多会执着地认为,在马鞍同样可以实现全面小康,同样可以找到生存与生活的价值。

乘上了时代快车的马鞍,随着一大批投资和扶贫项目的落户,早已是一个沸腾的大工地了。它没有因为“伟人故里”的光环罩着而沾沾自喜,也没有因为“国家贫困县”的帽子盖着而养尊处优。勤劳勇敢的马鞍人依然在默默无闻中承关怀而奋起,泡蘸浓墨,书写未来的华章!(2015年4月7日晚于南充



作者简介:吴显果。1965年12月出生于四川仪陇。中共党员。本科文化。曾做过教师、图书馆员、新闻记者、新闻发言人。现任中共仪陇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精神文明办主任、仪陇县作家协会主席。系南充市十大优秀青年,仪陇县中青年拔尖人才,仪陇县首届劳动模范。2007年加入四川省作家协会。著有长篇报告文学《血热土红帅乡路》、《十年方州》、《笑问客从何处来》、《人民的光荣》、《破茧之旅》、《朱德的青少年时代》等作品200余万字。其中《朱德的青少年时代》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第四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之一。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