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农业的西充实践
飘渺九月 发表于:2020-4-23 10:45:32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108
近日,走在西充仁和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但见挖掘机在整理土地。放眼远眺,经过整理的土地,田成块、地平整、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在西充县青狮镇青狮村,田里栽下的油菜,绿油油一片,田野仿佛披上了绿毯。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如何解决劳动力短缺?如何破解农村土地撂荒问题?西充县大胆探索,一方面按照“产业基地发展到哪里、高标准农田就配套到哪里”的思路,集中连片打造高标准农田;另一方面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实行“稻油、稻菜、稻麦”轮作,使得土地产出效益翻番。

田成块地平整 机械化耕作“零撂荒”

随着一台台挖掘机、碾压机等开进西充县仁和镇仁家沟村,平静的村子热闹起来,机械轰鸣声从早响到晚,忙着整理土地、夯实路基、开挖水渠。

仁家沟村村民一天天看着村子面貌发生变化:昔日东一块西一块、分散的田地变成了整块,产业路、水渠、蓄水池出现在田间地头。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仁家沟村,千佛寺村、莲花村、小陵寺村……同时发生着变化。仁和镇老百姓惊喜地发现,世代耕种的田地,小田整合成大田、坡田变成了平田、瘦田变成了肥田、零田变成了整田,收割机、播种机等机械可以直接开到田地里。

“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的大多是老人。”仁和镇党委书记张杰说,这导致劳动力短缺,一些土地荒芜无人耕种。在征得村民同意后,政府统一进行土地调型整理,不仅实现全镇土地“零撂荒”,还新开垦荒山荒坡1211亩,占总耕地面积2%,耕地面积实现增加。

“对土地进行集中连片打造,打造成高标准农田,是一石多鸟的效果。”西充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站长李华介绍,一方面,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另一方面,土地经调型整理后,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实行“机耕、机播、机防、机收”全程机械化,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在对土地进行整理时,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了肥力,有利于农作物增产。

仁和镇仅是西充县打造高标准农田的缩影。车行西充乡野,进入金太线万亩柑橘产业园,满眼是青翠欲滴的柑橘树苗。沿着石板台阶,登上东太乡鱼池寺村一制高点举目远眺,漫山遍野的春见、爱媛柑橘树苗映入眼帘,横成排、竖成行,整整齐齐。田地成片相连,灌溉渠系纵横交错,产业路如玉带般缠绕。

四川天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永红拿出手机,轻点屏幕,10分钟左右,安装在柑橘树苗根部的管道流淌出肥水。“依托安装在园区地里的监测设施,我们可随时知道土壤干湿度。依托智能浇灌设施,即使人在外地,也可远程管理。”朱永红说,实行智能浇灌技术,按有机农业生产标准操作,可确保农产品有机品质。

走在西充县龙滩河流域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可看到,新栽植的柑橘树苗一片连着一片,乡村道路点缀其中,与粉墙黛瓦的农家房舍和谐相融。西充县农业农村局一名负责人介绍,龙滩河流域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涉及5个乡镇91个村,占地面积10万亩,其中有机水稻基地1万亩、晚熟柑橘基地1万亩。在高标准打造中,按照“水田网络化、土地平整化、灌溉设施化”原则,推广高效节水和喷灌、微灌等水肥一体智能化灌溉技术,结合物联网远程控制、GIS地理控制系统等信息技术,构建起“互联网+农业灌溉管理”服务体系,园区水肥一体智能化灌溉率达50%以上,亩均节水50%以上、节肥30%以上、节成本1000元以上、增收30%以上。

坚持高标准打造,夯实粮油产业基础,西充县围绕“东桃西橙、南薯北禽、中部粮油”现代农业发展布局,近5年来,整合农业、发改、水务、国土、财政等涉农项目资金近20亿元,集中连片新建高标准农田26万亩,全县高标准农田规模达40万亩。其中,有机农业基地21万亩,13万亩基地、100个品种通过有机认证。

田地轮排轮用 提升产出效益

虽然已是冬季,但在西充县广袤农村,却有丰收的景象。在青狮镇青狮村、大石坝村,成片成片的田里种植着油菜,绿油油的一片,一眼望不到尽头。“这些田,以前就是冬水田,一年只种一季水稻。”西充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何文斌说,打造成高标准农田后,新增排水设施、灌溉设施、蓄水设施,水稻成熟后立即排水,水稻收割后,开始种植油菜,实行稻油轮作,一年新增一季油菜种植。何文斌算了一笔账,以2019年油菜收成与市场行情为例,一亩田可产油菜籽160公斤,每公斤油菜籽售价5.4元,就相当于每亩田增收864元,大大增加了土地效益与收成。

西充县属浅丘地区,过去,农村田地零星散乱,导致耕种困难、荒草丛生,西充县通过实施综合整治,将义兴、青狮、凤鸣、槐树等乡镇110个村田地进行综合整治,打造了义青观十万亩优质有机粮油基地,基地主导产业以水稻、小麦等有机粮油和西充黄心苕为主;建成观光大道35公里、产业路137公里、配套排灌渠系93公里,实现农田排灌渠系、蓄水池、提灌站全面配套,机耕、机播、机防、机收全程机械化;安装监控探头100个、设立智能监测点15个,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监管。目前,有1.5万亩基地通过有机认证,成功创建有机油料品牌35个,产出的菜油单斤高出市场价25元以上。同时,基地大力推广粮油产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建成230平方米智慧农机服务中心,整合农机专合社28家、农机1万余台(套)、机手45人,通过手机APP发布和接收作业供需信息,通过网上信息服务实现农机、机手、园区网络高效对接,成为全县“互联网+农机”智慧社会化服务示范点。

义青观十万亩优质有机粮油基地建成,带动老百姓增收。“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我家2亩多水田流转给农业公司,每年租金1000余元。我还在基地务工,每天工资50元至60元之间。”义兴镇村民刘正波说,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照顾了家。

“基地最大特点是实行轮排轮用,农作物种植一季变多季。”何文斌算了一笔账,十万亩优质有机粮油基地以前绝大多数是冬季蓄水田,仅能种水稻一季农作物。经高标准打造,实行稻油轮作,或是稻麦轮作、稻菜轮作,以及套种豆类等经济作物,实现土地增效、村民增收,老百姓还通过务工、流转土地等方式,户均年增收2300元。

大力提升土地效益,西充县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编制50万亩特色产业总体规划,连片规划有机粮油10万亩、充国香桃10万亩、晚熟柑橘10万亩、西充黄心苕10万亩、二荆条辣椒5万亩、木本油料5万亩。目前,建成特色产业基地33万亩,打造农业联合体16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5000家以上,西充县农业机械化水平达65%。在建成的5万亩设施农业基地中,可视化农业基地达2万亩。

高标准打造 有机农产品迈向精深加工

如今,在西充富饶的田野结出的有机蔬菜、瓜果,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等地,“身价”倍增。

随着现代农业基地建成,如何有效延长农产品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带动力、补足农业短板,实现一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全县农产品加工体系?位于西充县的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给出了答案。

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坚持低碳、循环、高效、绿色发展目标,探索智能化、精细化、现代化加工新模式,打造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园区规划精深加工、仓储物流、营销展示、科技研发、综合配套五大功能区,占地4500亩,概算投资100亿元。建成后,可入驻企业50余家,实现年产值超150亿元,税费超1亿元,带动就业万余人,填补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空白,成为覆盖川东北、辐射成渝西、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研发展示中心。

为最大程度吸引企业入驻,园区招商、运营和管理全面按照“一站式”“保姆式”服务理念,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条件。“通过开展强有力的招商活动,实现对外开放连战连捷。”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负责人说,县上相继出台财税、土地等优惠政策13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招商领导小组组长,县级领导担任项目秘书,一对一跟踪服务,限时答复企业需求,项目审批只跑一次。西充县组建了4个常年驻外招商分队和8个部门招商团队,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西,主动敲门,精准发力。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成功签约项目21个,正式入驻开工建设项目16个,总投资36.7亿元。

偏居西部,放眼全球。如今,西充正依托自然生态良好、农业基础厚实的优势,加快“中国有机农业第一县”建设步伐,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精彩答卷。(南充日报记者 李奎 实习生 刘颜滔)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