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明代白塔起死回生“5.12”汶川大地震十二周年祭
永远爱你冰塘 发表于:2020-5-15 00:22:1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667
阆中明代白塔起死回生 “5.12”汶川大地震十二周年祭




“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阆中明代白塔站起来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0级地震,近7万人遇难。那一年,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见证了人间的大爱。沧海桑田,十二载已过去。5.12大地震已成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一直未成抹去!时隔12年,曾经的那些画面历历在目!



“5.12”汶川大地震,阆中明代白塔拦腰震断,新华社发稿

汶川大地震,川北重镇阆中古城遭受重创。5月13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网以及海内外媒体纷纷报道,阆中成为5.12汶川大地震关注的重点。



“5.12”汶川大地震,阆中明代白塔拦腰震断。新华社发稿

十二周年过去了,凤凰涅槃,灾后重建,震后古城更加美丽。



“5.12”汶川大地震,阆中明代白塔拦腰震断。新华社发稿

当年,是谁拍下阆中白塔拦腰折断的照片? 是谁将这条新闻传给新华社的?



白塔拦腰震断见证者李慧琼(右) 与记者在修复白塔碑记前合影

前几日,记者来到阆中古城,登上白塔山,见到了12年前的今天在白塔山景区的工作人员李慧琼,她向记者还原了当时的情景。据李慧琼介绍,大地震过后不久,她惊魂未定地坐在砖砾堆前,只见从山下上来两个人,气喘吁吁的背着相机在拦腰折断的白塔前拍照片,又向她了解当时的情况。



“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阆中明代白塔站起来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两个人都是记者,一个是华西都市报记者陈勇,另一个是南充日报记者王玉贵。”李慧琼回忆,地震后的第二天,她便从电视上看到了阆中白塔被拦腰折断的新闻。



在白塔临江的一面,落款为:阆中市人民政府的《修复白塔记.修复白塔功德铭》大理石石碑,在碑文上详尽地记录了当年的情景。

原文:修复白塔记(功德铭)

戊子四月初八未时(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级里氏八级,烈度十一度。刹时山崩地裂,楼塌路断,震波殃及数省。阆中乃属重灾区,其时地鸣沉雷,江腾巨浪,古城墙倾瓦坠,新街群楼摆舞,漫天灰飞尘扬,市民惊聚郊外。东山之巅明代白塔,素称名城地标,竟被拦腰震折,十三层垮塌及半。翌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网俱刊播震断阆中白塔图文消息,境内外媒体相继转发。万众瞩目,举世惊叹,更震撼在外乡友赤子之心!家乡遭难,大爱萦牵,竞相吁议捐资,以助修复白塔。尤以北京、深圳湖汕商会诸乡友捐资踊跃,有慨捐20万元之巨者;各地乡友见贤思齐,三五日认捐逾百人。白塔于当年底复建竣工。高标重建,阆苑扬辉,难忘捐资义举,特勒名颂德,与塔山共垂不朽! 阆中市人民政府 二00九年元月

十二年过去了,江河依旧,生者依旧坚强,那些刻骨铭心的痛,深植于心中!回到成都,我们联系到当年拍摄阆中地震灾难图片和撰写这条新闻的记者陈勇。



“我们都是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灾难的人,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逆行,冲到新闻现场,是每个新闻人的职责担当。”



两名记者在灾后重建的阆中白塔顶尖合影

陈勇介绍,12年前他正在家乡阆中采访,大地震发生后,与他同行的那名记者叫王玉贵,是当时《南充日报》的记者,现为阆中市融媒体中心总编辑。



“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阆中明代白塔站起来了。

汶川大地震后,阆中古城被列为重灾区,中央财政下拨了专项财政资金,短短一年里,阆中古城灾后重建夺取全面胜利。当年,陈勇被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市民、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当年评选出的优秀市民在一起交流

如今,陈勇已告别了记者职业生涯,先后在四川某高校担任副院长、宣传部长。今年,新冠病疫情爆发后,他用镜头和笔触,写下了60多篇抗疫日记,并毅然决定放弃高薪待遇,登记注册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传媒公司,如今这家名为“成都封面视界传媒”的公司在他的率领下,以“传播四川品牌好声音,向世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为己任,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阆中明代白塔站起来了。

同时,他还担任了川商联合会融媒体中心主任;四川品牌国际传媒中心主任等职务,以职业新闻人的眼光,为公司、企事业单位及教育系统、旅游美食行业、民营企业等行业作宣传策划,服务于社会大众,逐渐树立了自己的传媒品牌。

讲好四川好故事l传播四川好声音l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夏丽

本文由《成都封面》原创发布,欢迎关注!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