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的丝绸厂变成热点旅游区,你想去看看吗?
术数古籍专卖疤 发表于:2020-7-4 01:09:25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40
南充丝二厂”,这个昔日“世界缫丝业大厂之最”、“亚洲最大的丝绸厂”,曾经在四川乃至中国许多地方,只要说出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庭都会几件丝绸产品。



?
但如今,已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厂区变成了一个比较热门的旅游景点。

?


说起“丝二厂”的历史,算是比较悠久了。?1912年,西充县占山场富商傅骏三在南充县都京坝创办兴隆丝厂;1917年,张澜等人集资白银5万余两,创办六合丝厂,1929年迁至南充县都京坝。1931年,六合丝厂和同德丝厂合并更名为同六丝厂;1936年,同六丝厂更名为四川丝业公司第二制丝厂,简称“南充丝二厂”。


?1915年,南充缫制的蚕丝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头等奖;1924年,丝厂缫制的‘金鹿牌’生丝获得国际博览会金质奖;曾经年蚕丝产量,占四川总产量的50%以上。



“幺妹幺妹快点长,长大好进丝二厂,伙食巴适工资高,军官干部随便挑”,从这些昔日的歌谣标语中,不难看出这个厂在南充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高,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昔日的辉煌。



厂区的建设,在那个年代可谓是比较前卫,砖木结构的用料与外观设计,都显得那么古典古色。



亭台楼阁、雕花木刻,染就红色的墙面,无不透露着中华文化的植入与印迹。



即便是生产车间,其外观也别具风格,红砖、青砖混合搭配,承重柱与墙体不在一面上,凹凸有致,十分美观。



房顶也不是现在常见的平面设计,而是倾斜一定有度,屋顶漏雨等人们烦心的问题,可能不会经发生,车间空间变大,易于安置机器设备,室内空气变好,外面也更有看相。



以人为本,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从现保存完好的4栋职工楼可以看出,在当时经济条件下,普通工人都能住上4人间的寝室,可算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奢华。



科技的不断发展,生产设备会断推陈出新。但这些旧的机器设备,在当时也是比较先进的,生产的丝缎远销东南亚乃至全球。



最有特色可能就算厂区内的“小火车。铁轨环绕于车间、宿舍、仓库,既是原材料运出和成品入库工具和通道,提高动生产率,是先进科学技术的缩影,如今更是旅游观光的亮点,是小孩和怀旧者体验过去的必选项目。



六十年代,每天都有2000多名女工在这个厂上班,七八十年代,南充数百万农民一半的经济收入来源于栽桑养蚕,财税收入也占据半壁江山。2012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还批准对南充丝绸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在,六合集团全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但离昔日的辉煌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期待有重新崛起的那一天,你对此有何看法?有兴趣来旅游观赏吗?(昌斌视觉/图文原创,部分资料数据来源于网络和景点介绍)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南充, #四川, #西充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