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充70名残疾人组团取经,学一名残疾人的“志和智”
音乐之家1 发表于:2020-7-4 02:15:1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95


鲜成才(中)介绍他的立体养殖。

衡欢 封面新闻记者 汪仁洪

近日,四川南充西充仙林镇华光社区“华光成才家庭农场”一下来了近70名特别的游客,他们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戴着助听器。华光成才家庭农场场主兼导游鲜成才也是一名残疾人,他带领残朋友伴们在农场走走、看看,还不吝金玉,向他们详细介绍农场如何赚钱。

原来,这些游客都是西充县残疾人创业互助协会的成员。当日该县残疾人联合会组织该协会近70名成员来到鲜成才的家庭农场学习他的“志气和智慧”。

残疾非残废 回乡建农场

与大多数农村青年一样,鲜成才年轻时一直在外打拼。当过绑钢筋的钢筋工,干过月薪上万的焊接工作,当过能够服务上百人的大厨,承包过建筑工程……走南闯北,赚到了些钱。但一次意外受伤导致右眼、右耳残疾。

鲜成才没有抱怨命运不公。2015年,鲜成才回到家乡,重拾自家土地,并流转土地200余亩,建立“西充县华光成才家庭农场”。

“时代不同了,只有走循环种养、立体套养才能降本增效,提高土地产值。”鲜成才在外面见了一些世面,他的农场走上生态循环种养殖的道路。农场让他腰包鼓了起来。“去年养猪赚了24万,套养的鱼卖了4万,农家乐收入4万,鸡鸭10来万,莲子卖了2万……”算起去年的收入帐,谋划未来的发展计划,鲜成才笑容满面:现在市场是供不应求啊,“我准备再扩大养殖规模,做好生态养殖的牌子,发展起乡村旅游,今年预计能收入80万。”



农场美景惹人爱。

传授残疾人 绝不“留一手”

残疾朋友来学习技艺,鲜成才亲自当导游、当解说员。“同是天下残疾人,我传授技艺,绝不留一手!”鲜成才说。

鲜成才带着残疾朋友参观农场里的生态循环种养殖模式。走进农场油葵园,葵花朵朵正迎着太阳怒放。“油葵即‘油用向日葵’,是世界第二大油料作物,油葵的葵花籽提取出的油脂,可榨出低胆固醇的高级食用葵花油。”鲜成才介绍时,一群嬉戏觅食的珍珠鸡跑了过来。鲜成才接着介绍,珍珠鸡正在油葵园里啄虫,减少油葵病虫害,提升了珍珠鸡的肉质。

鱼塘里莲花亭亭玉立,争奇斗艳。莲叶下,成群鱼儿欢快穿梭。一会,鱼塘边传来垂钓者的笑声,原来垂钓者钓起一条大鲫鱼。鲜成才又念起他的“生意经”:莲池中套养鲫鱼,鲫鱼改善水质,利于莲蓬生长;油葵、莲花美化农场,游客垂钓鲫鱼,农家乐收入增加;还有采莲藕、莲子的收入。

猪舍内,一头头黑土猪长得油光水滑。“黑猪吃的是有机蔬菜,猪粪作为农家肥还于土地,‘回报’有机蔬菜。黑猪肉和有机蔬菜又都能卖钱。”鲜成才说。

志气加智慧 致富不是梦

家住西充县金泉乡的何福刚下肢残疾,在村上承包了4亩的鱼塘。他没有生态养鱼的概念,鱼儿老是“一日不喂,三日不长”。“受益匪浅呀!回去我要把我的鱼塘好好改造一番。”何福刚说。

“残疾人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要争取自主创业。”西充县残疾人创业互助协会负责人杨国和介绍,该协会共有成员近80人,大部分为肢体残疾。为了使残疾人摆脱自卑心理,该协会每年组织参观残疾人创业基地、参观红色景区10余次。

“残疾人要致富,除要有志气外,还得要有智慧,至少要有一门技术……毕竟致富的大门要靠技艺去开启。”该县残疾人联合会党支部副书记王小猛说,组织70名残疾人组团学习鲜成才的家庭农场,就是希望残疾朋友不但要学习他的创业精神,更要学习他的创业技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