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司马相如研究将转型:从出生地到相如故城
内托体头 发表于:2020-8-31 08:39:0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618


封面新闻 记者 实习生 陈恩凤

“司马相如研究已经持续了30年,这30年研究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生于蓬安,长于成都’。”7月24日,南充北湖嘉湖书院,由中共蓬安县委宣传部、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主办,“马相如研究”在南充举行座谈会,来自西华师大、司马相如研究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济一堂,探索司马相如新的研究方向。

“司马相如,一代赋圣、文宗,文脉绵赓,沾溉百世。”司马相如成功入选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历程艰辛而漫长。“司马相如和相如文化在蓬安的提出及研究始于1989年。2000年,蓬安县决定开展司马相如研究,于2003年成立司马相如研究会。”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魏赤中介绍说,老中青两代人,持续30年,蓬安县正在大力开发相如故城,就是这一研究成果的落实。





四川省侨联原主席、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冯文广表示,相如故城的开发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千万不能变成第二个阆中古城。“差异化竞争,不能千篇一律!”

出版司马相如研究多部专著、原《蓬安县志》主编邓郁章,介绍了“司马相如在蓬安”这一结论的研究过程,回顾了《司马相如在蓬安》这本书出版的过程。

西华师大教授杨小平认为,蓬安、阆中和南充三地对文旅资源的开发,要形成环线,让游客不只看一个点,能够看到一条线上的多个旅游产品。

西华师大徐才安教授表示,川人古巴蜀文化灿烂辉煌,但研究得还不够。包括司马相如、陈寿在内,蓬安和南充,还有很多历史文化名人,都要深入研究。



西华师大王明元教授表示,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历史名人的研究一定要古为今用。“卓文君的京剧都有了,司马相如的川剧都还没得,我们对历史文化名人的研究还不够!”

《南充文学》主编杨茂生认为,司马相如研究会前一阶段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汉代赋圣司马相如“生于蓬安、长于成都”的观点,在国内主流学界形成共识。研究会应该转型到对相如故城的研究。故城的开发一定要做好细节,让游客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可信。

蓬安县委宣传部和蓬安县相如故城建设指挥部表示,一定不辜负专家们中肯的意见,将把专家们的好的建议带回去,用于相如故城的实际建设中。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