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锄头挖地,放下镰刀写诗 四川西充有个“农民诗社”,年龄最大86岁
我是的十八簿 发表于:2020-11-5 03:53:1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56
马玉竹 衡欢 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

“潇潇洒洒胜霓裳,执扇美人降我庄。曲曲秋歌金色里,我随旋律与风扬。”深秋时节,银杏飞舞,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站在自家院坝前,面对眼前的乡村秋景,不禁吟诵出句句诗词......

这位老人便是西充县首个“农民诗社”创始人陈劳生,今年82岁的陈劳生与诗结缘60余载。2017年以来,他带领诗社成员行走在西充广袤田野,在泥土中寻找诗意,在稻香中酝酿灵感,使土地不仅产粮食,更产诗词,他以发展乡村诗词文化为己任,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陈劳生(左)指导诗歌写作

返乡老人成立诗社挖掘家乡文化

初见陈劳生,耄耋之年的他虽已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正神采奕奕地为30多名“学生”讲解诗歌创作技巧。“学生”中,有在职教师、退休教师,有中小学生,还有农民,他们一边专心致志地听讲,一边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

2017年,陈劳生从湖北省十堰市辞去老年大学教师的职务,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西充县槐树镇。作为全国中华诗词协会会员的他,时隔30年回到家乡,家乡的一草一木无不触动着他的乡愁情结和创作灵感。

“回到家乡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有打算。广阔的农村才是我创业作的源泉,那里有我创作的无限素材和灵感。”返乡后,陈劳生每天奔走在家乡的小路上,联系以前的学生、昔日的旧友和左邻右舍挖掘家乡的特色文化,以诗词的形式展现出来。

接手槐树片区教师退休协会的《夕阳诗刊》后,陈劳生在镇政府争取到每年1万元的资金支持,在2017年立夏这一天,发起“立夏吟诗会”,正式成立“槐树诗社”,将刊物改名为《槐树诗词》。



3年来,陈劳生经常带领诗社成员出没在西充县各乡镇采风,现场教诗,现场改诗。通过诗歌进校园、进村社、进社区等方式开展诗歌培训活动,让农村群众对诗词创作不再有距离感,鼓励他们“敢写”“多写”。

诗社成员已从成立之初的20余人发展到120人,有教师、有农民、有个体户、有学生……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仅10多岁。

带领农民变诗人 ,助力乡村振兴

“过花甲,逾古稀,庆八旬,恰逢金婚添异彩。经苦难,历坎坷,喜健在,尚有老伴似顽童。”这首对仗工整、平仄讲究的对联是诗社成员文克瓒在老伴80大寿时所作。文克瓒是陈劳生早年在槐树镇任教时的旧友,也是该镇合成寺村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2017年,在陈劳生的极力邀请下,文克瓒加入了槐树诗社。“我一直就爱对对子,但是对格律、形式完全不了解,在诗社听了陈劳生的课之后,才晓得还有这么多讲究。现在我不仅对联越写越好,还能写诗了。”今年86岁的文克瓒已成了村里出名的“农民诗人”,再加上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村民们每到逢年过节或者老人过寿时,总会在他那里来“讨”几幅喜庆的对联拿回家。

66岁的蒲德伟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平时除了下地干活,总是爱穿一件黑色的西服,村民们戏称他为“文绉绉的农民”。然而在加入槐树诗社前,他还是个对诗歌一窍不通的“泥腿子”。“近水楼台先得月,我跟陈老师是邻居,每次他讲诗词课都喊我去听。一开始确实不好意思,年纪一大把了还学诗,后来看到那么多人都在学,比我年龄大的还多呢,我怕啥!”谈起学诗的经过,蒲德伟津津乐道,“孙子上四年级了,以前一二年级时,辅导作业还不成问题,后来就越来越困难了,拿起一首诗问我,我啥都说不出来。现在就不一样了,我不仅能给他讲课本上的诗,还让他学习、朗读我和其他社员们写的诗。他觉得这些爷爷们好厉害,还说自己也要学写诗。”蒲德伟骄傲地说,现在他成了孙子的榜样,这都是加入诗社给他带来的变化。如今,蒲德伟已经创作了诗词百余首。

在槐树诗社实现农民到诗人身份转变的,除了文克瓒、蒲德伟,还有很多。他们在陈劳生的带领下,拿起锄头搞生产,放下镰刀吟诗歌。如今,《槐树诗词》已出刊7期,共计2100余册,收录诗词近1800首,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认可和喜爱。

槐树镇党委副书记蒲智说,通过陈劳生的带领,该镇的农民诗人越来越多了,村民们学诗写诗,视野开阔了,心情开朗了,精气神也越来越好了。槐树诗社日益壮大,写诗作画的多了,打麻将打牌的少了,讲文明礼貌的多了,打架滋事的少了,社会风气越来越好。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将用我的余生继续与诗同行。”陈劳生说,为了更好地为社员讲诗,现在他除了日常修改社员诗作。“我准备组织社员们走遍槐树大大小小每一个村,用手中的笔将各个村庄的风土人情、特色景观都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编订成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西充, #槐树镇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