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巨变的时代画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营山路径
银鲜目江探 发表于:2021-4-26 18:38:0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69
□彭杰 赵浩
  营山,因“县城周围山丘起伏,如营垒之状”而得名,1994年被省委、省政府列入省定贫困县,也是革命老区县、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2014年,全县共有15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人口24243户82010人,贫困发生率10.5%。
  向贫困宣战,是历史责任,义不容辞。营山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倾注“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集中力量全面破解深度贫困难题。全县广大干部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倾力奉献,苦干实干,与贫困抗争,同落后较劲,战天斗地,披荆斩棘,奋力书写高质量脱贫摘帽新篇章。
  2019年4月,营山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99.75%”的优异成绩,一举摘掉贫困县帽子。2018 年、2019年,营山获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好”等次,2020年5月、10月,营山分别被评为“四川省2019年度脱贫攻坚先进县”“2020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先进集体”。2021年2月,营山县扶贫开发局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营山教育扶贫、“兰武经验”“千坵样板”“兴云模式”等先后被央视、新华社、《中国改革报》、《四川脱贫攻坚案例选》刊载报道,驻村帮扶工作经验两次登上浦东干部学院讲堂,“全方位、多层次”扶贫开发模式在中国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经验交流会上交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治理做法被财政部向全国推广。
  营山脱贫创奇迹,特色路径是什么?仲春时节,笔者踏上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为这幅脱贫攻坚宏大画卷深深震撼,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探访。

尖刀督战 干部示范带动扶贫力量全部沉入一线
  “组建脱贫攻坚‘尖刀班’,通过进村入户摸情况、对照标准找问题、督促检查抓整改、严肃问责强震慑,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形成了‘水紧鱼跳’的脱贫攻坚态势和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营山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杨光说,发挥“尖刀班”尖刀利剑作用,专啃脱贫领域“硬骨头”,为营山高质量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2018年7月,营山把纪委监委的监督力量和业务部门的工作力量整合在一起,抽调120余名业务精、敢碰硬、能攻坚的干部组成“尖刀连”,下设11个“尖刀班”,常驻乡镇、村组一线,采取“筛筛子”“梳梳子”“篦篦子”的方式,逐村逐组逐户督导政策落实、项目推进、干部作风转变等。累计发现问题1.28万个,督促乡镇第一时间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人员、明确整改时限,确保问题“限期清零”。
  吹响冲锋号,脱贫攻坚没有局外人。营山调动全部精干力量,集中全部优势资源,在全县范围内打响脱贫摘帽大会战。29名县级领导身先士卒,冲在一线;4个省级帮扶单位、20 个市级帮扶单位倾情帮扶、用心用情;281个帮扶单位、655个驻村工作队(组)、388名“第一书记”、1.3 万余名干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汇聚成脱贫摘帽的磅礴力量。
  营山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新路子,推行“挂图作战”,推出“任务清单”“工作清单”“进展清单”“问题清单”4张清单,分县领导、分行业、分单位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出台脱贫攻坚“铁十条”“严十条”等规定,推动干部作风转变,抓铁有痕促落实。践行一线工作法,县级领导分片每日蹲点督导,部门负责同志“白天当村长,晚上当局长”,驻村工作队对贫困村实行“五个包干”,让各种疑难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展现了尽锐出战、昼夜兼程的攻坚状态。

教育扶贫 改变落后习惯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扶思想之贫、扶能力之贫,提高教育水平是帮助贫困人口从根本上脱贫的关键。”营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铮说,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先进的知识教育,改变落后的观念和习惯,提升发展素质与能力,从而彻底拔除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宽敞明亮的教室,高标准配置的电脑室,整洁美观的膳食中心,和谐温馨的学生寝室……笔者走进营山县新店镇千坵村小学,漫步校园,心旷神怡。“我们用上了电子白板、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学条件不比县城学校差。”该校教师陈中秋说。
  据悉,截至2018年,营山改造农村薄弱学校61所,全面完成标准中心校建设,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如今,全县乡村最漂亮的房子是教学楼,最美丽的环境是校园。
  营山建立健全集“免、奖、助、贷、补”为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实现了各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据统计,2015年以来,“让梦想启航—金秋助学”活动累计发放助学金1554万元,帮助3108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金秋助学”成为教育扶贫的一张名片。此外,还累计发放各类教育扶贫资金2.17亿元,真正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营山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人们掌握一技之长,不仅点亮了贫困家庭子女的人生梦想,也改写了贫困家庭的命运。“过去贫困户、低保户,如今拿高工资”的故事越来越多。
  为解决基层薄弱学校学科不配套问题,营山从 2018年春季起全面实施“梯度支教”,先后选派944名教师参与,构建起“城区学校辐射农村薄弱学校、农村强校辐射片区薄弱学校、乡镇中心校辐射村小”的梯度支教模式,让偏远山区孩子同样享受到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营山成立教育振兴基金会,建立9个“城区优质+农村薄弱”学校发展联盟,组建国培县级培训团和16个学科工作室,常态化举办新任校长论坛、校长上示范课等活动,探索形成了“质量兴教”模式。

发展产业 壮大集体经济夯实基层治理物质基础
  笔者来到营山县黄渡镇兰武村柑橘产业园,一派热闹繁忙景象映入眼帘:村民们正在地里忙着除草、施肥、修枝、杀虫,技术人员忙着对柑橘实生苗进行嫁接。“2017年,兰武村成立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将全村2000亩土地统一集中,建设脱贫奔康柑橘产业园,村民则按每亩每年400元的租金作为股金入股。”该公司负责人陈方国说,2020年,柑橘产业园大丰收,产量约15万公斤,收入近百万元,入园发展的村民实现户均增收近3000元。
  “脱贫根基在产业,难点在增收。我们必须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产业兴脱贫才有保障,产业强脱贫才能长效。”营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敬健说。
  按照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思路,营山坚持党政引导、龙头带动、群众主体、金融支持、专合组织“五方联动”,区域布局、流域连线、全域连片“三位一体”,围绕构建现代农业“2233”产业体系,市场化运作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全县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167个、专合社和家庭农场达1700余个,发展花椒基地7.5万亩、晚熟柑橘4.75万亩、道地中药材3万亩、现代水产2万亩,2020年出栏生猪66.1万头、山羊39.8万只。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加到7933元,是2015年的2.8倍。
  营山还探索了“一企一村+梯度经营”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义登记注册村资公司,走“盘活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兴办经济实体、经营农业服务”等发展路径,实行“总—分—子”梯度经营管理模式,促进集体经济财务管理规范化。截至2020年,全县组建村资公司177个,实现了脱贫村全覆盖,并逐渐向其他村延伸,累计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收1.3亿元。
  “仓廪实而知礼节。”产业发展,增加了百姓收入,带动了乡村治理。营山探索建立起以基层党建为核心、民心联动+新风联塑+平安联创“三项发力”的“一核三联”乡村治理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脱贫攻坚使昔日的贫困山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住房差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彻底改变。产业培育实现了大变化,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脱贫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文明新风得到广泛弘扬,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在农村蔚然成风。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形成了和谐、信任、血浓于水的新型干群关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我们将大力弘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苦干实干,攻坚克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营山县委书记罗明远信心满满。

审核:冯晓刚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营山, #四川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我放心你带套猛 发表于 2021-4-26 18:38:46 | 阅读全部
条件限制,愿营山乡村更好!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