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坪:创新实践“3+2模式”公共文化扩面升级
白刃玄衣及 发表于:2021-7-19 22:57:50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85


行走在高坪,城市书香弥漫,图书馆、文化馆静静伫立,全民阅读正成为风尚;数字化便民设施不断升级,智慧借阅更普及,自助图书馆更方便;在社区,图书室、活动室、舞蹈室、书法室应有尽有,居民生活更舒心;在乡村,文化活动室全面覆盖,文化大院各具特色,更有坝上草原非遗展演基地、长乐竹编传习馆、龙林码头群众文化大舞台等,让乡村单调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一幕幕场景,无不展示出如今高坪区公共文化服务日渐丰富的鲜明特征。



如果要对高坪公共文化服务的经验进行解读,那么“3+2”模式显然是使其成功的密码。“3+2”模式即以提升阵地服务效能为目标,在探索品牌化、多元化、特色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形成的区、乡、村+院、户“3+2”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模式。
近年来,高坪区不断夯实“3+2”模式,做强、做实区级图书馆总分馆制,以文化和旅游基础较好的区域为试点,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布局,升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方式,延伸服务触角,增强服务吸引力,实现基层文化连点成线、以线聚面、全域开花,为全省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了“高坪模式”。
建设区、乡、村“三级阵地”
日前,高坪区创建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评估验收工作反馈会召开。评估组一致认为,高坪区通过创建工作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推动地方公共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成果丰硕、成绩突出,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而高坪公共文化服务之所以获得肯定,“3+2”模式中的区、乡、村“三级阵地”建设尤为重要。
升级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水平,聚焦区、乡、村三级文化阵地建设,高坪区加大对城镇化过程中新出现的居民聚集区、农民新村的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建设力度,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形成免费开放为基础、惠民活动为抓手、文化品牌为亮点、志愿服务为补充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最大程度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



着力提升传统阵地,高坪升级区文化馆功能室15个,在区图书馆新建户外阅读平台1个,新(改)建安汉广场、金融北广场等城市广场6处,建成南充唯一的公共文化服务智慧云平台。改造乡镇综合文化站19个、村文化活动室91个,新建农家文化大院27个,新增室内活动面积1500平方米、室外活动面积27万平方米,2020年区文化馆再次成功创建国家一级馆,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成功打造老年大学、欧风小镇等特色文化馆、图书馆分馆26个,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受益人群不断扩大,区、乡、村“三级阵地”建设卓有成效。
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亮点纷呈
区、乡、村“三级阵地”建设卓有成效,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亮点纷呈。
坐落于高坪区走马镇的黄辉文化园,是高坪区以黄辉文化为依托而打造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景点。黄辉文化园聚焦黄辉文化,打造黄辉传习所、展示馆、文化长廊等独具特色的文化设施,增设户外素质拓展区、儿童娱乐区、亲水体验区,融合川北剧院、川北民宿,集历史文化和休闲娱乐为一体。虽然项目还在建设中,但作用已经初步显露。



依托2000亩晚熟柑橘园和黄辉文化园,邻近的大石庙村因此获益。凭借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今年3月以来,大石庙村就吸引了游客两万多人。4月,该村党支部还与游客联合举办了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活动。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不仅丰富了周边村民的生活,更带来了游客,带来了好生活。
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丰富全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上,高坪在全面加强城区文化“核心区”建设的同时,大力优化农村服务网络布局,做优“中心院”,做活“中心户”,将公共文化基础建设与旅游服务、乡村振兴、城乡建设统筹协调推进,科学配置文化资源,拓展建设新型公共文化阵地,以项目为抓手,以公共文化提质增效赋能社会经济发展。



创新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高坪谋划重点项目42个,撬动社会资本2.8亿元,建成六合丝博园、黄辉文化园等非遗展演馆5个,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与产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长乐坝上草原景区凭借川剧坐唱、竹编传习、火龙表演等非遗和传统文化,月营业额增长到4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田园风光游、工业遗址游、非遗展演游、研学体验游等多种业态全面植入文化要素,全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得到提升,一大批公共文化服务新业态、新空间、新场景不断涌现。
高坪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陈洪霞 报道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