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行时」乡村振兴看高坪 广袤田间展活力
掌舵的鱼1987 发表于:2021-7-20 01:23:0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46
“又是一个丰收年,今年梨子个头大、水分足,好卖得很……” 盛夏时节,会龙镇打铁坳村梨园内,牛皮纸套着的梨子挂满枝头。村民杨秀银将一个个拳头大小的梨子摘下,汗珠从额头划下,脸上却满是笑意,“我从2015年就在梨园打工,平均一年下来差不多有1万多元的收入呢!这比以前靠天吃饭有保障多了,心里开心得很。”
在打铁坳村,甜甜的梨儿不仅改变了杨秀银的生活,更让300余户村民依靠土地租金、入股分红、入园务工等实现户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成为了村民心中的“幸福梨”。



从靠天吃饭、背井离乡到实现家门口就业,打铁坳村村民一步步走向幸福生活,其背后折射出高坪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光辉历程。
近年来,高坪坚持产业先行,聚焦基础设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全区91个精准识别贫困村全部出列,14528户、44560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交出了脱贫攻坚的高坪答卷。
今年上半年,高坪区预计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4.52亿元,同比增长4.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26元,同比增长13%。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坪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机遇,结合实际提出乡村振兴“633”行动方案,持续用力抓产业、抓基础、抓收入,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广袤乡村大地,一幅乡村振兴的活力画卷正徐徐展开。
科技支撑 产业兴起来
近日,记者踏访擦耳镇尖山沟村青花椒产业园,漫山遍野的花椒林里,一串串花椒果实饱满。椒农们三两人一组,手持花椒采摘机器穿梭其间,不一会儿就采摘了满满一背篓。



曾经的擦耳镇,产业基础薄弱,交通不便,村民经济收入单一,主要收入来源于传统种养殖。
2017年,擦耳镇引进四川省玉润木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片发展花椒产业,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形成2.2万亩青花椒基地,常年务工村民达一千多名,人均增收超过4000元。
擦耳镇尖山沟村村民杨云华是当地的花椒采摘老手,提起产业园,她喜上眉梢。“今年花椒收成很好,价格涨到40元每斤。农田还都是水肥一体化,天气一干设备就自动浇水,工作更轻松,日子越过越好了!”
在擦耳镇,天知椒和九叶青品种更优质,新增的2000亩水肥一体化农田,每亩平均可收约1千斤。在江陵镇中法农业科技园,800亩基地的管护,只需点击手机APP就知道何时施肥、浇水……
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有力支撑。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足不出户”智慧管理农田,农田宜机化、农业全程机械化有序推广。2020年,高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2%,累计兑付补贴343.06万元,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208兆瓦。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从星星点点到规模成片,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聚焦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提升农业技术培训,高坪区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壮大特色产业。擦耳镇成功申报2021年全国产业强镇建设名单,在6月份,还成功承办了全省青花椒丰产高效关键技术培训会。
今年上半年,全区巩固提升花椒基地0.52万亩、柑桔基地1.2万亩。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05家,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3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2家。
基础夯实 效率高起来
在江陵镇某产业基地,村民刘全芳说起近几年村里生产生活条件的变化,感慨颇深:“以前种田出门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现在村里的水、路、渠等基础设施建好后,不仅居住环境变好了,农业生产也更加方便高效。”
近年来,江陵镇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化和设施装备集成,推动田网、路网、渠网、电网、讯网“五网”配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耕作条件及抗风险能力,让农民种上“放心田”。其在龙江路环线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5000余亩,建成标准化晚熟柑橘基地8000亩,配套建成水肥一体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高效节水灌溉管网2000㎞,采摘道、产业路等路网30km,带动7个村3000余人就近务工增收。
东观镇白岩店村村民王会林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田能手,由于受地形限制和天气影响,过去种粮效益一直不高,自从村里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后,王会林说:“我们这些田以前都是小块小块的,杂草也比较多,现在一改造出来看起也漂亮,机械下田耕种也很方便,明年的收成至少增加10%以上。”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20年高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7500万元,项目区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为重点,水利措施、农业措施和田间道路有机结合,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25000亩。
“高标准农田建设可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为全区乡村振兴和粮食增产打下坚实基础。” 高坪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股股长唐斌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区小春粮食播面12.6万亩,实现小春粮食总产3.6万吨;大春粮食播面41万亩,大春粮食总产达17.26万吨;撂荒耕地治理0.95万亩,预计增加粮食总产0.2万吨,农业生产平稳推进。
收入增加 农民富起来
“我和老伴儿都在园区务工,每人月收入至少2000元,一年四季都有活干,一年到头还有土地分红,生活真是一天比一天好。”走进走马镇金凤山村,大片大片蔬菜映入眼帘,绿意盎然。村民杨国辉正穿梭其间小心“伺候”,“这可都是我们的金元宝啊,肯定得用心管护!”
走马镇金凤山村种植有蔬菜和特色菌类1800亩,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领办、农户入股等方式,创新入股分红、劳务承包、飞地扶贫等利益联结机制, 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2万余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12.5%,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样板。
看到乡村振兴广阔前景,长乐镇空洞坳村村民田启忠,从养鸭人摇身一变成“创业主”。“2017年螺溪河禁养后,我决心上岸发展蔬菜种植,这一决定看来走对了。” 如今,田启忠承包土地200多亩,建成年产200吨的蔬菜基地,并聘请村民入园务工,年人均增收7000多元。
目前空洞坳村引进了六个蔬菜种植业主,有近千亩蔬菜,蔬菜基地推行“公司+农户+技术+市场”的新型运作模式,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种植规程,确保蔬菜绿色有机,年产新鲜蔬菜达500多吨,产值达600多万元。



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高坪持续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农村改革纵深推进,加快构建新型经营体系,不断扶持农民、提升农民,助农致富,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今年上半年,全区蔬菜种植18.3万亩,产量29.3吨,完成全年任务53.9%。水产养殖面积5.7万亩,产量5574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21吨。截止目前,今年全区新申报省级示范合作社7个、市级示范合作社20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农民合作社达到529个、新增20个,家庭农场达210家、新增25家,有力地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高坪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陈洪霞 报道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