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的5月8日,我在厦门大学逸夫楼的一个房间里,电视里一则新闻。邓丽君去世在泰国。那时我并不了解她。只记得看过一个她的日本演唱会的录像带。那年我11岁。
成熟的女人 邓丽君
由于家里有香港的文汇报,密集地报道了很多纪念邓丽君的专题,我喜欢那些她穿旗袍的照片,都一一剪下来,贴在我的剪报本里。
由于好奇,我问家里的大人要了几盘邓丽君的磁带听,渐渐地,我每天画画时,都是环绕着“靡靡之音”了。记得一个做客家里的叔叔笑我说我中了邓丽君的毒了。
邓丽君 红白歌会
那是一个早年邓丽君在香港的演唱会的录音,里面有很多她讲话的声音,很有意思的广东话,很软,很甜,那是“邓式广东腔”的风趣,虽然“麻麻地”,但是好听。
那都是极早期的邓丽君的歌。
有一天,我看着我最喜欢的一张邓丽君的照片,画了一张肖像,题上了《红楼梦》里给妙玉的判词,“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后来,这张画,通过一位邓家的世交转给了邓妈妈,她把画郑重地挂在了金山纪念馆里。还专门写了一封信谢谢我,说非常的喜欢,想不到有如此年纪小的歌迷爱她的女儿。她也喜欢我题在画上的字,说那是对邓丽君最好的赞美。
台湾的报纸报道了这件事。之后第二年我去巴黎办画展的时候,当地的华侨还跟我说起。买来《十亿个掌声》的LD送我,现在已经都没有地方可以播放这种格式了吧。
化蝶
在巴黎,我去了邓丽君常去的新敦煌餐厅吃饭,老板娘是她的好朋友,说我的神态和邓丽君很像。
我去了范曾先生家做客,他说他最遗憾的事情之一就是没有请邓小姐回大陆演出。
巧合的是,后来我跟李祥霆先生学琴,他曾在法国教过好长时间邓丽君学书法。有一段时间,邓丽君在巴黎时,也跟李祥霆先生学书法,藉此练习静心。因为要清静度日,邓丽君的巴黎生活并没有主动与巴黎侨界往来。
碰见费翔的妈妈,据说她算命很神,她曾经给邓丽君算过命,她说,邓丽君的歌声里都是一个个温柔的小勾子。
我在每一个地方打探邓丽君的消息,勾勒她的形象。
我觉得她很有才华,却很寂寞。
从十一岁,到十五岁,几乎是邓丽君的声音陪伴了我的成长。几乎她的每一首歌我都会唱,我收集了她全部的唱片。算是我成长中唯一的一次追星的经历。
现在,我不大听她的唱片了,但是每次去k歌都唱很多首邓式金曲。
视频里,美人笑颜如花。
我觉得邓丽君是中国女性美的代表,有种很有力量的温柔。
那么美的一个人,没能亲眼见到,很遗憾。
愿她在天堂象嘉陵频迦鸟一样歌唱,没有放不下的遗憾牵挂,没有对这个世界的失望。
我记得,15年前的那个平常初夏午后,窗外的阳光和被风摇晃的绿叶。
2010年5月5日 北京吹大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