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打底,不断谱写美丽四川的时代新篇章
云山千叠885 发表于:2021-12-29 08:12:0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98
2021年3月6日清晨,数千只黄鸭、赤麻鸭、藏鸳鸯、棕头鸥、斑头雁等珍稀飞禽在光影交错的若尔盖花湖嬉戏翱翔。 尹钢 摄

四川在线记者 王成栋 殷鹏 王代强

12月24日,若尔盖花湖,四川最大的高原湿地。风雪咆哮了一夜,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生态管护员阿郎次郎就跨上了马背,“这里是黑颈鹤等珍稀鸟类的栖息地,巡护工作松不得!”

冒雪巡湖的背后,是四川的坚定态度: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奋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不断谱写美丽四川的时代新篇。

“黄河九曲第一湾”全景。 吴聃 摄

坚定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持续高位推动、建章立制,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一滴污水都不能有!”12月17日起,泸州市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开始顺江而下,挨个排查境内入河排污口。正是靠着这股劲头,长江泸州段出川断面水质已连续五年保持优良。

与每一滴污水较劲的背后,是四川强化上游意识的责任担当,更是推动美丽四川图景走进现实的坚决态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地处长江黄河上游、肩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使命的四川牢固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加快推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破局,从创新改革开启。2014年2月,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深化六大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位列其间。“十三五”期间,四川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关方案31个。

立制,从凝聚共识入手。2016年7月,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作出《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着力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融入治蜀兴川各领域全过程。2018年6月,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始终。今年12月,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作出《中共四川省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推动全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四川未来发展积蓄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成都市郫都区两个楼盘中间望见的幺妹峰。 何海洋 摄

如何贯彻?一个细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历次省委全会、历年省委经济工作会和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生态文明工作均被摆在突出位置。

共识,更要转化为全民行为规范。2013年以来,四川在生态文明领域先后审议实施地方法规规章5部、修改7部、废止4部,省级生态环境法规体系基本形成。

高位谋划、建章立制,在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中,四川踏出鲜明节奏——

新机制新模式落地生根。今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正式建成,若尔盖国家公园建设加速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导的保护地体系加速建设。

党政责任层层压实。2014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县级党政负责人离任生态环境审计评估试点,随后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出台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目标绩效管理办法。2017年至今,陆续启动实施河(湖)长制、林长制,各级党政一把手出任河(湖)长和林长,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

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伴随“环保警察”“环保法官”陆续上岗,环保执法不再没有“牙齿”,林业、环保等部门专项执法行动已成定制。

既做减法,也做加法,在污染防治与生态治理中实现发展动能转换

“开始!”12月4日上午,宜宾三江口长江生态公园内,全国首个以经济区为名义启动的“双碳”行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启动仪式如期举行。

三年前的6月底,启动仪式举办地对面,爆破声中,原化工厂内一根120米长的烟囱应声倒下。三年后,宜宾给出的成绩单是:凭借动力电池、智能制造等新业态,前三季度实现GDP增速10.3%,继续领跑全省,出境水质和蓝天数量等关键指标稳步提升。

炸烟囱、育新机、打造新平台……加减之间,宜宾不断摒弃生态负资产,探索着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放眼全川,将负资产清零的号角,始于2016年。这一年,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精神,四川在全国率先开启的省级环保督察,全面打响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铁腕,直指突出环境问题。2016年至2020年,全省累计压减粗钢产能497万吨,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3.3万家。

行动在加码。连续多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等研究部署重点工作,构建涵盖省督查、市抽查、县自查的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环境监管执法,对污染破坏环境行为“零容忍”。如今,每月向社会公开大气、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对排名靠后、环境质量改善不力的市(州)进行约谈已成定制。

南充营山县清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李向雨 摄

既做减法,也做加法。连续7年,四川均在年初下达大规模绿化全川指标,切实强化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2019年,再次启动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长江两岸造林绿化等生态治理专项行动。

出重拳也出长拳。

长拳,起手式指向树立绿色政绩观。2014年,全省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不再考核GDP。2017年,42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市)出台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一票否决”。2019年,编制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三线一单”,同样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说“不”。目前,地方政府年度绩效目标考核中,环保指标权重已提高到13%。

长拳,重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013年,省级划分川西高原生态区和川东开发区,确定开发红线;2018年,省级层面划定生态红线,明确红线即是“高压线”;去年,全面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现一张图上落实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资源利用管控要求。

长拳,重在转化经济发展新动能。陆续重启碳排放交易、试点水资源“税改费”改革,不断激活发展新要素。2018年以来,全省“5+1”现代工业体系、“4+6”现代服务业体系、“10+3”现代农业体系加速成势,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去年,疫情冲击之下,全省实现GDP增长3.8个百分点, 重压之下依然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推进,美丽四川画卷不断铺展

“不好意思,周末的房间已经订满了。”12月24日,雅安荥经县龙苍沟镇发展村“元素客栈”老板高奎拒绝了5个订单。

2016年,借助省级环保督察,发展村一口气关闭六处矿山、拆除12座水电站。随后,一手绿化荒山,一手吃上“旅游饭”。全村农家乐从5家增长至64家,村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4倍。

封矿山、拆电站、绿化荒山和开办农家乐,汇聚成发展村蝶变的故事。背后,是四川坚定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更是向生态文明跃升之路。

青山就是美丽。2012年至2020年,全省累计造林900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从35.3%提高到40%。在攀枝花马坎森林公园,借助植树种草,2013年以来共修复地表生态1000余亩,实现荒山变“绿肺”。

稻城亚丁 何海洋 摄

蓝天也是幸福。唐代,住在浣花溪边的杜甫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如今,在朋友圈晒“推窗见雪”成为成都市民的习惯举动。蓝天白云下的雪山身影,让特大城市与自然更加贴近。今年前11月,全省环境空气优良天数率为90.3%,较2018年同期增长5个百分点。

水更清。去年全省87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8.9%,较“十三五”初期提升26.5个百分点,水质改善程度位于全国前列。

把视野放宽。2016年至2020年,四川全面完成“十三五”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考核任务。在2019、2020年度中央开展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四川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优秀”等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每天吃完早饭,遂宁大英县退休职工龚海荣,就要到郪江流经大英县的3公里河段去走走看看。作为该河段的民间河长,他最感到自豪的是,自己守护的清澈河水和绿树,成为当地最热门景区和“网红打卡地”。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012年至2020年,全省经济增速跑赢全国。去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4.86万亿元,较2012年翻一番。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近年来,全省节能环保、风光水电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迅速崛起。去年,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分别达到86.6%和94.2%,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53%以上,再创新高。目前,科技对经济增长率贡献突破六成,跨过了创新型经济体门槛,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2012年到2020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13.8:52.8:33.4优化到11.4:36.2:52.4。

更绿、更蓝、更清,绿色发展稳步提速,巴蜀大地上,一幅幅美丽四川画卷正不断铺展!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