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革军在《红旗文稿》发表署名文章:奋力走好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路
我爱霍启刚掖 发表于:2022-5-10 22:43:20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23
来源:《红旗文稿》杂志







奋力走好新时代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路
中共达州市委书记 邵革军



编者按:5月10日出版的第9期《红旗文稿》杂志发表中共达州市委书记邵革军的署名文章《奋力走好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路》。《红旗文稿》为求是杂志社主管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政治理论半月刊,是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宣传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现全文转载如下。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走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之路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殷切希望革命老区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新生活。革命老区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牢记嘱托、砥砺奋进,促一方发展,惠一方民生,保一方平安,努力走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走好红色铸魂之路 凝聚振兴发展磅礴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进程中,革命老区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好优惠政策,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振兴发展,满足革命老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奋力走好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路。“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要充分发挥老区红色文化的多维功能,继承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不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不断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坚持红色教育强化思想引领。红色是革命老区最鲜明的底色,红色基因是革命老区最独特的内涵,红色资源是革命老区最宝贵的财富。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围绕革命历史创作一批文艺作品,将红色经典、革命故事纳入中小学教材,在干部培训中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奋进新时代,必须让其绽放时代光芒、焕发时代活力。坚持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送红色教育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让思想政治教育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和行动自觉。通过观看实物与图片、聆听讲解、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使党员干部自觉学习革命先辈先烈,增强党性意识。充分利用红色基地资源,让党员干部在体验中思想受到震撼,心灵得到洗礼,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发扬红色传统激励担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培育的一大批伟大精神,凝结着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辛探索和责任担当,是我们新时代党员干部赓续光荣、走向未来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坚定传承、模范实践、争做示范。在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中,坚持“好干部”标准,通过“提拔能干人、重用老实人、培养年轻人、调整闲耍人”,努力造就“对党忠诚、务实肯干、担当奋进、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 注重红色文化集聚优秀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离不开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优化、作用突出的人才队伍,必须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有效的举措、务实的作风,走出一条革命老区人才引领振兴发展的新路子。要坚持以红色文化为统揽,打好资源富集牌、政策红利牌、区位特色牌等“组合拳”,引进培育各类乡村振兴人才,让更多有情怀、有志向、有能力的千里马竞相奔腾,着力集聚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振兴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走好借势发力之路 抢抓振兴发展战略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取得脱贫攻坚的胜利,就要有勇有谋,既要有志气,也要讲智慧,既要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意志,也要有因地制宜、施之长远的方法。中央将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纳入了“十四五”规划,《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强调,“到2025年,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高,红色文化影响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我们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先行示范。 依托国家发展战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必须牢牢抓住当前战略机遇期,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不断夯实振兴发展的底部基础。要深度对接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扶持政策,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破除思维观念的固化,精准谋划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大项目好项目,创造条件率先启动建设,进一步缩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拓展城乡发展新空间。 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培育产业长板。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强则经济强。要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体系,提升创新能力,培育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动能,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革命老区产业大多数是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能级不够,中高端产业发展滞后,必须沿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发展方向,融入现代产业体系大局之中转型升级。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我们有什么”“政策是什么”“市场要什么”,做足传统产业“存量”文章、新兴产业“增量”文章、未来产业“变量”文章,集中引进一批创新型、引领型龙头企业和产业契合度高、创新互补性强的配套企业,努力形成链条完整、优势明显、特点突出的产业体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筑牢自然生态底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是全方位变革,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相得益彰,统筹推进革命老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要紧抓碳达峰、碳中和变革变局中的经济版图重构机遇,坚持以“双碳”战略为引领,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绿色能源、壮大绿色产业、倡导绿色生活,以数字化赋能绿色低碳转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生态经济,加快一二三产业绿色转型,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高品质生活的支撑点。
走好共享发展之路 推动振兴发展成势见效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增强革命老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全体老区人民共享乡村振兴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推动革命老区共享发展,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新的征程上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和把握共享发展。 积极探索创新融合发展新模式。产业形态偏低、产业业态单一、资源配置较差等问题已经制约了老区“三农”发展,要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积极探索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借鉴产业融合成功经验,创新产业重组模式,放大产业优势特色,建立产业融合利益共同体,建设产业融合先导区、示范区,进一步加大农业与信息、文化、旅游、工业等产业的相互融合力度,创新融合方式、壮大融合主体、丰富融合内涵,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条、重组供应链条、完善利益链条,形成全新的农村产业融合体系,快速衍生和创造多种多样的新产业、新业态。 超前谋划城乡规划“一盘棋”。规划是乡村发展建设的蓝图,老区要坚持城乡融合、整体设计、多规合一的理念,积极探索“多镇合一”“镇村合一”“多村合一”的规划编制模式,将区域位置好、产业基础好、资源禀赋好的乡镇以及“多合一”村优先列入规划编制范围,对生产生活形态相近的片区进行统一规划,形成乡村空间规划“一张图”。老区坚持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通过做片区规划,实事求是、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引领国土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同步考虑建设发展与管理维护。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切工作落脚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是推动老区发展的强大动力,要让广大老区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一件一件接着办,一年一年接着干,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做大做好蛋糕、切好分好蛋糕,积极打造“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安居、弱有众扶”的幸福之城。(转自《红旗文稿》2022年5月10日第9期)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