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拼”出发展新气象
Jacqueline季 发表于:2022-8-2 11:25:55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364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跨越】

光明日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

敢拼善为,实干兴川。

7月18日,四川公布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半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6176.47亿元,同比增长2.8%。在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散发多发的疫情冲击中,四川经济承压前行,发展韧性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四川考察指导,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四川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积极发挥独特优势、主动服务国家发展全局,着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

自2011年突破2万亿元之后,四川经济总量不断攀升,近五年更是连跨两个“万亿元”台阶,从2017年的3.79万亿元迅猛增长到2021年的5.38万亿元,“增长极”“动力源”的特征凸显。两跨“万亿元”台阶的背后,是四川始终保持“拼”的勇气、“拼”的劲头、“拼”的状态,踔厉奋发、跳起摸高,推动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大踏步向前迈进。

四川:“拼”出发展新气象-1.jpg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拍图。资料图片

主动融入国家战略

时光荏苒,又是盛夏。作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主枢纽和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核心机场的天府国际机场,以航班起降超9万架次、旅客超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5.6万吨的成绩,迎来了一周岁生日。

走出盆地,融入全局,始终是四川发展的主旋律。自2010年四川第一条高铁成灌铁路开通以来,四川大踏步跨入高铁时代。2021年,四川高铁里程达到1390公里,全面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当前,进出川大通道已增至40条,使地处内陆深处的四川,站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新态势正加快形成。

“确保年年有新变化、五年见大成效。”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四川抢抓机遇,主动融入,着力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强力推动国家战略实施全面提速、整体成势。

2022年前6个月,160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已有152个实现开工,完成投资1069.8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58.3%,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当前,川渝合作机制高效运行,成都都市圈加速建设,300余项服务事项实现异地通办,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四川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位势不断提升。

7月21日,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开幕。作为我国首个世界级动力电池行业盛会的举办城市,宜宾已构建起从上游基础原材料到正极、负极等6大组件,再到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池回收循环利用的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成为名副其实的“动力电池之都”。

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四川各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一个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呼之欲出。

四川:“拼”出发展新气象-2.jpg

汶川县映秀镇映秀小学,学生们在课间玩耍。新华社发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在脱贫攻坚战中,四川尽锐出战,推动全省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5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面摆脱贫困,特别是聚力攻克大小凉山彝区深度贫困堡垒,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随着脱贫攻坚不断取得胜利,四川还在2019年年初启动了一场涉及面广泛、群众关注、影响深远的重大基础性改革,即全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调乡、合村、并组、优化社区”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全省乡镇数量减少三分之一,建制村、村民小组分别减少四成,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干部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多年想干的大事,终于干成了。”

在此基础上,四川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牵引城乡基层发展治理格局深刻重塑。

“关起来、锁起来,不如想点办法用起来。”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桂花镇金井村,因生源减少而闲置多年的小学校舍,在“两项改革”中得以盘活,摇身成为一座矿泉水厂,每年带来数万元分红的同时,还为村民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2021年,遂宁船山区盘活镇村闲置公有资产97宗,盘活率达100%。

随着建制调整的完成,“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也深入推进。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资源更加集中,农民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安逸,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优化,四川作为农业大省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了。2021年,四川粮食产量突破七百亿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575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至2.36∶1。

四川:“拼”出发展新气象-3.jpg

凉山州,群众在采收草莓,脸上洋溢着笑容。资料图片

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5天完成苗木移栽、10天完成场坪工作、7天完成土方挖掘……四川德阳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建设工地上,工人们挥汗如雨,正抓紧推进主体施工。3月开工建设,预计9月封顶,三星堆出土的新文物,很快就将在这里与观众见面。

四川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存璀璨,红色资源丰富,拥有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按照把握导向、立足学术、着眼传承的思路,扎实推进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等17项重点工程,着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三星堆再次震惊世界的新发现,就得益于“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的推动。

2017年,苏轼等10人入选首批四川历史名人。作为三苏故里,四川眉山抓住契机,把传承发展东坡文化纳入城市发展战略,构建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东坡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格局。《眉山市三苏遗址遗迹保护条例》《眉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等对东坡文化传承发展做出制度性安排,100多名东坡文化讲师活跃在城乡各地,把东坡文化送进了群众生活。

2022年4月,四川发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23项重点项目涵盖了巴文化保护传承工程、三国蜀汉文化研究传承工程、古籍文献保护研究利用工程等多个领域,每个项目还明确了具体任务和实施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四川大地上不断发扬光大,激发出四川人民愈发强大的文化自信。

【2012】

●地区生产总值23922.4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22.0亿元

●进出口总额591.3亿美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0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32元

●城镇化率43.35%

数据来源:四川省统计局

【2021】

●地区生产总值53850.8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33.2亿元

●进出口总额1473.2亿美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44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75元

●城镇化率57.82%

数据来源:四川省统计局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