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历史上喊出“均贫富”的第一人
真不是我干的的 发表于:2022-3-30 10:01:10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24
北宋初,四川省爆发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首领王小波提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宋史·樊知古传》),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喊出了“均贫富”这个带有农民革命纲领性的战斗口号。

公元993年(宋淳化四年),西川大旱,官府以“榷茶法”“博买务”,垄断茶叶等农副产品的专卖权,使许多茶农度日艰难,甚至破产。这年2月,以贩茶为生的崇州街子人王小波揭竿而起,举行起“均贫富”的大旗,在青城发动农民起义。

王小波把“均贫富”的口号如此鲜明地被写上农民起义旗帜,把农民的斗争目标明确地概括为反对经济上的贫富不均,这是一大飞跃,表明农民不仅仅要求维持生存,而且明确要求平均财产,反对封建剥削,开了全世界政治理论中平均主义的先河,成为了中国农民起义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均贫富”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了不平等的封建分配制度,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积极响应和拥护。起义军从最初的百来人在十天内就迅速扩展到上万人。他们号令严明,对人民秋毫无犯,所到州县,都将地方豪绅家的的粮食及财产,散发给农民百姓。

起义军攻下青城、彭山之后继续北上,遇到宋将张玘阻击。当年的12月,在攻打江原县(今崇州江源乡)的时候,王小波不幸被乱箭射伤,医治无效牺牲。

王小波死后,他的妻弟李顺继任了起义军的领袖。李顺指挥起义军攻打成都周边的县城,将成都包围。公元994年(淳化五年)的正月,起义军攻克了成都,并建国号为大蜀,发布年号为应运,李顺自称“大蜀王”,控制了北自绵州(今绵阳)东南到巫峡的大部分州县,队伍也一下扩充到几十万人。

作为出生底层的起义领袖,他们一开始的愿望都是想让当时的中国来个重新洗牌,消除那种不平等现象,让底层人也过上富足的生活,这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只是在实现理想的时候被现实给摧残了。起义军攻陷成都建立大蜀政权,在声势到达顶峰后,并没有实现他们最初提出的“均贫富”口号,而是派兵四处掠夺,最终起义军在995年2月被宋军剿灭。

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革命斗争,从公元993年青城起义到公元995年张余嘉州被俘殉难。前后持续了2年多,队伍达到几十万人,几乎占领了整个四川。在两年多的岁月里,它把北宋王朝在四川的统治打得土崩瓦解,震动了朝廷。虽然时间不长,范围不广,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中国农民战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明显标志。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都, #四川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