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这里有速读版②
luly靓 发表于:2022-5-30 10:39:0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85
党代会报告速读⑤|力争到2027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八万亿元



5月27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王晓晖代表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王晓晖说,经过今后五年努力,我们要实现以下奋斗目标:综合发展实力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新提升;美丽四川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进步达到新高度;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展现新气象。




王晓晖在报告中提出了今后五年四川发展的一些具体目标: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到2027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八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九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城乡收入比持续缩小;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党代会报告速读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确保年年有变化、五年见大成效;省域经济副中心这样布局



王晓晖说,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总牵引。我们要坚决扛起党中央赋予的战略使命,以更高站位和更实举措,强力推动国家战略实施全面提速、整体成势,确保年年有新变化、五年见大成效。



王晓晖在报告中提出,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聚力抓好川渝高水平合作的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办成一批具有标志性牵引性的大事要事,建成一批具有支撑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平台。深化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聚焦交通基础设施、现代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创新、国土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强化举措、重点突破,加快建设内联外畅的双城交通网、协同互补的双城产业链、高效便捷的双城生活圈。
报告提出,要顺应空间结构变化新趋势,着眼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和可持续性,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加快提升乐山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持续做强重要节点城市特色功能。
报告明确,要进一步增强成都平原经济区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其在全省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推动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和内自同城化发展,高水平建设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支持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建设东出北上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打造成南达万沿线经济走廊,推进嘉陵江—渠江绿色生态经济带建设。支持攀西经济区走特色发展之路,以更大力度促进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打造“天府第二粮仓”,带动大小凉山彝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支持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更多生态产品,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实现优势区域更好发展、生态功能区更好保护。


党代会报告速读⑦|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四川要这样做



王晓晖说,今后五年,四川要依靠创新驱动塑造发展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健全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王晓晖说,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扎实推进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和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支持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高标准建设天府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四川基地,加快建设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建设中试熟化平台。实施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发挥国家超算成都中心作用,打造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王晓晖说,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铁公水空”全面发力,大力实施川藏铁路、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渝昆高铁、西渝高铁、宜攀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打造国家综合立体交通极;加快推进引大济岷、安宁河流域水资源配置、长征渠、毗河二期等重大水利工程,增强跨区域、跨流域水资源调配和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建设,打造世界优质清洁能源基地。





党代会报告速读⑧丨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王晓晖说,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促进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王晓晖在报告中提出:
——持续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岗扩岗,大力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实施中等收入群体递增计划,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设教育强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深入落实“双减”政策,补齐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短板,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深入推进健康四川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卫生健康强省。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施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多措并举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兜紧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和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加大城乡特殊困难群众帮扶力度。从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多途径解决新市民、低收入困难群体等的住房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岳诗蕊责编:白马
审核:黄良富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阿豆学长长ov 发表于 2022-5-30 10:39:10 | 阅读全部
四川,加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幸福341 发表于 2022-5-30 10:39:53 | 阅读全部
加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