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威海泽上村“一门八廪生”,父子8人领俸读书名动天下
晚景入寒窗 发表于:2023-1-11 07:57:3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70
威海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远古至今,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为讲好威海故事、传承威海文化,政协威海市委员会主编出版了《故事中的威海》一书,从地域记忆、家族印记、历史往事、文化名人、政界良吏、沙场铁骨等主题入手,收集整理了一系列好故事。即日起开设专题,对书中故事进行连载,欢迎关注!

第二章丨家族印记丨

《乳山张氏

文字:辛明路

张氏是威海的一个人口大姓。威海境内的张氏有诸多来源,其中,除了荣成港西与崖头张氏这一支外,乳山张氏也是重要的一支。

明洪武年间,原籍江苏省赣榆县柘汪镇柘汪村的张孝宣从军宁海卫(今烟台市牟平区)。正德年间,他的玄孙张珂来乳山境内的泽溪安家。泽溪当时是一片沼泽,张珂带领家人筑河坝、挡漫水、排内涝,并把泽溪易名为泽上。《易经》中兑、节等卦用“丽泽”“泽上”具象,释义博学好德。《张氏谱书》确定辈分范字为“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和平为宝贵,孝友得安详”,这其实是简明易记的家训。建村不久,张珂之子张文举就延师训子,并为后人建造了具有学校功能的“南学舍”。到了清代,族中很多以诗文著称的饱学之士,设教乡里,教授生徒。在他们的不断调教和影响下,泽上人才辈出,读书成才成为家长、孩子的人生追求。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泽上张氏家族考取功名者多达111人,其中进士1人、举人8人、贡生14人、监生16人、廪生12人、增生7人、庠生53人。



◎泽上村丨来源:乳山午极发布

泽上村“父子八大廪”的故事,在胶东盛传不衰。清康熙年间,张僴一家是远近闻名的崇文尚德之家。张僴对儿子自幼管教很严,教导他们读书种田。张僴本人考中廪生之后,他的7个儿子也先后榜上有名。

长子需譓,康熙廪生;

次子需讱,康熙乙酉举人;

三子需谦,康熙廪生;

四子需讷,康熙进士;

五子需詂,康熙贡生;

六子需调,康熙廪生;

七子需谘,康熙廪生拔贡生。

张僴家庭被誉为“父子八大廪,天下第一家”,远近闻名。

有一年春忙时节,张僴扶犁,7个儿子拉犁,父子齐心协力地在耕地。这时有个外地人路过,他见地里的8人个个气宇不凡,哪像是庄稼人?不由得感叹:“世上哪有这样的一台好犁犋!”八大廪同犁耕地,成为一段久传不衰的佳话。更可贵的是,张僴设教乡里,对族中从学者不管能否交得起学费,都像教自己儿子一样用心。张僴有一篇教育后代的文字,后人称为《毅卿公彝训》,其中有段话:“大抵前人善为创,后人当善为守。知自奋,则可以为士,可以为宦;知自守,则可以免于饥寒。若自暴自弃,则为乞丐、为饿殍矣,可不畏哉!可不戒哉!”他从正反两方面对后人进行激励、警示教育,恳切之情,跃然纸上。张僴的后人,四辈做官,都能严守祖训,勤政爱民,两袖清风,家中没盖一幢官宅。民间称赞泽上张氏家族为“书香门第、清白家风”。

张僴的四子需讷任四川西充知县,孙辈有才子清官张崧,曾孙辈有廉儒治邑的张启愚等德才兼备的著名清官文人。

张启愚是张崧之子,与他四爷一样,也到四川为官。民国《牟平县志》中载:“张启愚:乾隆甲子举人,官四川大邑知县。居官悃愊无华,曾云‘欲维风化,先饬学校’。故大邑有青霞、鹤鸣两书院,悉捐膏火,为延师席,公余辄进诸生课之。旋以不能媚上官,谢病去,宦囊萧然。改就莒州学正,日以吟咏自遣。晚抵里门,教授生徒,亦多所成就焉。”直隶灵寿县知县李洪祖撰文称赞张启愚:“为文操纸笔立就,兼工诗赋,人争延为师。其入词垣掇巍科贡成均者济济然,门墙桃李也。晚得大邑令,方正不随时趋,惟以爱民好士为务。”

史料记载,张启愚是位清廉儒雅之人,想通过教育来改良社会,不与歪风浊流合污。他敬畏黎民百姓,热爱传统文化,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清廉文人。大邑是蜀之望县,东不远是成都,西不远是都江堰,是比较富裕的地区,但张启愚从不增加税赋。在大邑5年时间,他几乎把薪俸全用在书院里,用在扶贫助弱上。书院的扩建、购书、延请老师都要用钱,全靠他和乡贤们的捐助。他居无陈设,衣旧食淡,人们纷纷劝说他别那样清苦。再怎样清苦,他也不接受任何人的赠予,怕坏了自己的清誉。每次往书院捐赠,富户乡贤罗邦彦都另外替张启愚出一份,但张启愚次次都是照捐不误。他不但重视教育,也重视人文传承。他主持重修三国名将赵子龙祠,作长诗《重修汉顺平侯祠墓》,满篇透出正直正义、清雅清秀之气,并刻立诗碑,期望以忠育人、以文化人。张启愚刚正不阿、廉洁勤政、百姓拥戴。然而,世事难达君子意,他常感到迷惘。做不了中流砥柱,也绝不与丑陋现象同流合污。后来,张启愚递交辞呈,辞去知县之职,改就莒州学正。

观张启愚的一生,聪明达观,只做对社会、对民众有益之事,羞与欺压百姓、中饱私囊者为伍。他辞去知县之职,看似在退却,其实是在积极进取。他的进取就是开启民智,尽快使社会文明进步。他有公而忘私的廉洁精神,有德俊才美的人格魅力。他著有《南行集》《入蜀集》《遂初稿》《遂初驿程记》等著作传世。



◎泽上村丨来源:乳山午极发布

先人垂范、规约,后人弘扬、传承,这是家族文脉绵延的关键。泽上张氏十五世的张圻,博学,工诗文,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其父早年讲学京师,他跟随父亲寄居顺天宛平县读书。道光二十三年,由庠生考中举人,凭才华被一位亲王聘为家庭教师。《泽上张氏族谱》称他“平生俭以持己,和以与人,谨慎处事,方正敦品”。

张圻在王府十几年,教学认真,诲人不倦,德行文学,备受王府众人好评。在教学过程中,他不但传授书本知识,还自编教材,耐心辅导,扩大学童的知识面。在王府期间,他结识了许多清政府要员。清同治年间一甲进士张之洞初在京城为官时,到亲王府串门遇到张圻,互问起祖籍,当张之洞得知张圻为山东宁海州泽上村人后,欣喜万分,告诉张圻,他远祖就是宁海州泽上,明万历年间迁直隶郭县红河店(今属河北省南皮县),次迁南皮县双庙村。张圻为此特回村查张氏谱书,确有张氏六世添禄于明万历年间迁居红河店的记载。随后,泽上张氏族人亲去南皮县双庙村查访,该村张氏亦有先祖由宁海州泽上迁居之说,双庙村也曾有人来泽上村拜宗祭祖,但在双庙村只是口头传说而已,并没有家谱等文字记载。因无文字记载,张之洞祖籍泽上之事就无法确定。

这事给张圻深刻的启发,使他感到编修族谱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家修史、地方修志、家族修谱,都有承载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张圻萌生回乡修谱的念头后,便辞职回到家乡后。他以文养文,自设书屋,招纳学生,边教学边收集修谱资料。资料收集得差不多了,他把学生分流到别的私塾,自己集中精力续修张氏族谱。几年后谱书定稿,全书16卷,17万字。他所编写的谱书,语言顺畅、记述客观、书法秀丽。谱书记载了张氏族人的血缘世系和业绩,展现先辈们的嘉言懿行,秉承他们耕读为业、勤俭持家、从政为民、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张圻没有子女,临终前,他把自撰的碑文,交给白石村一位有书法功底的学生,嘱其书丹,并负责找人勒石。他对村有功德,族人举全村之力为他操办了极为隆重的葬礼。他一生敦品修德、诲人不倦、无私奉献,有《桐轩文集》《桐轩尺牍》《桐轩外书》等著作传世。



◎来源:《故事中的威海》

因为读书明礼,泽上人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保家的前提是卫国,这是真正的读书人都明白的道理。明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之难,清兵围宁海州,泽上儒生张瑨虽没有官职,家又在南乡,远离战场,完全可以避难,然而他却承担守城之责,分守州城东南隅,直至战斗到壮烈殉国。

如今,张氏或从戎卫国,或从政为民,或从教育人,泽上人忠实地践行着中华传统美德。张鹏翼虚廪活饥者,张应旐悬壶济世人,泽上村感动乡里的善德故事有很多。从泽上分出的张姓村庄亦很多,仅乳山境内就有20多个村,乳山之外的尚未统计。

(3月21日-3月27日)

奖品:大天鹅U盘

布鲁蓝

阿海~奇经疗法传承人

*中奖粉丝请于下方留言处留下联系方式

本周福利:

《威海导游》1本



参与方式:

1.在本周任一文章下方点击“赞”“在看”并留言,即有机会获取福利。

2.“留言”获得越多,获赠机会越大。

注意事项:

1.每周发放3份。

2.获奖名单将于下周一公布,请保留好点赞、在看、留言截图,届时小编将回复您领奖方式。

3.每人限领一份,赶紧参与哦~

监制:殷洪军

值班总编:王岚

复审:孙美玲

文字:辛明路

编辑:周宗玥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四川, #成都, #西充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