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新质生产力”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高频热词。面对“新质生产力”这道时代考题,如何走出一条符合蓬安实际、具有蓬安特色的发展之路?在这条“新”赛道上,又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连日来,笔者深入蓬安工业园区实地探访,感受企业竞逐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
8月5日,南充英米派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赶制订单。周亮 摄转型升级
推动传统产业向“新”而行
8月5日,笔者走进位于蓬安工业园区的四川博萨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大型机床整齐排列,一排排机械手臂来回挥舞,伸缩自如地抓取材料,一辆辆叉车不停地运输原材料和成品,冲压设备轰鸣声不断,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笔者在一条正在运转的自动化生产线前驻足观察,只见一片钢材经过机器臂传送,再经过1300吨机床冲压,仅用时9秒,就成为一件汽车配件。
在四川博萨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调试设备。彭圣洲 摄
“这条自动化生产线的优势,一是节约了人力成本,二是生产速度更快,三是生产的产品比较稳定。一天8个小时可生产5000个配件。”四川博萨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田徐东介绍。四川博萨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传统制造企业,提质增效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企业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改升级。如今企业已形成模块化、自动化生产链,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利润空间。成立于2003年的蓬安金坛冶金有限公司是蓬安本土一家专注于铁合金冶炼的制造企业。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落后的生产工艺让这家老牌工业企业一度面临淘汰关闭的境地,技改迫在眉睫。蓬安金坛冶金迁建扩能技改项目适时启动,一期于2020年7月开工建设,2022年6月投产,当年实现产值6.5亿元。“我们的竖炉采取国内先进的处置工艺,可以收集煤气,并对原料进行烘干预处理,降低电耗,提高产品回收率,一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1500多万元。”蓬安金坛冶金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其华介绍,企业通过配建废气发电项目,生产用水循环利用,废渣用于道路铺设、制砖等方式,有效实现了废气、废水、废渣的循环综合利用,既节约了能源与生产成本,也真正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
工人正在检测果汁产品。汪泽民 摄
南充佳美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扎根蓬安16年,累计投资4亿元实施5期技改扩能,持续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年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2023年纳税总额位居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第一。今年该企业计划投资1亿元,扩建100亩、新建生产线13条,实现10余种水果全品类加工、“一果七用”产品全流程生产,打造集原料基地、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冷链物流、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园区。近年来,蓬安县深入实施“工业大跨越”攻坚行动,大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争取中省市技改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企业技改扩能,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质效。
科技创新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8月5日,笔者走进位于蓬安工业园区的南充市旺达饲料有限公司,只见袋装饲料规整地堆满整个库房,工人们开着叉车将饲料运至门口。经自动化传输带,一袋袋饲料被轻松转运到等在门口的卡车上。目前,该企业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学院,拥有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公司采用先进的饲料成套加工设备,实现了从饲料进料、配比、磨粉、混合、出料到装袋的生产过程全自动化。在四川智启贵金属银基多元电接触材料生产项目基地,银基电接触材料广阔的运用场景与市场前景,让人大开眼界。“电触头是由电接触材料制成的一组导电元件,广泛应用于墙壁开关、按钮开关等开关领域。”在产品展示区,四川智启贵金属有限公司董事长滕毅手拿一颗小小的电触头说。小小的电触头蕴藏着巨大的科技含量。四川智启贵金属有限公司深耕这一细分领域15年,已取得不俗业绩:拥有7项核心技术、20余种拳头产品,产品远销海外市场。目前企业已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近年来,蓬安聚焦现代化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积极对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创新合作,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蓬安、建设生产在蓬安。
在四川中兆永烨半导体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定单。彭圣洲 摄
在四川中兆永烨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整齐排列,工人们通过智慧屏幕全程了解生产情况。中兆永烨是一家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和半导体存储设备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创新型科技公司。目前,公司二期项目正快速推进。在南充锐虎电动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新能源电动三轮车订单。公司同时取得电动三轮车一级资质、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以及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证书,拥有实用新型专利20余个,新研发的燃油混合动力车型出口东南亚。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蓬安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将在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同时,重点发展元件制造,智能终端,5G、6G通讯等产业,支持华地云谷、英米科技等企业提升产能、做大产量,推进中兆永烨一期达产满产、二期加快建设,全力招引电子信息类企业25户以上,力争到2026年,全县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人才引领驱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8月5日,笔者在南充英米派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自动化生产线全速运转,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分工协作、赶制订单。“我们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通讯、智能交通、智能零售、智能医疗、智慧家居等领域。”南充英米派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亮介绍,作为蓬安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公司投资2亿元新建4条生产线。达产满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以上。如何有效发展新质生产力?王亮认为,从企业本身来讲,设备的更新升级势必提高生产效率,人才则是企业赖以生存之本,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何川龙是该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的负责人,近期他的研发团队刚刚申请了一份技术专利。“我们非常重视人才培养,经常组织员工外出学习、提升能力,同时有计划引进经验足、学历高的优秀人才,每年投入200余万元用于人才培养。”何川龙说。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劳动者的技能、知识及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新质生产力的成色。
南充隆固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赶订单。彭圣洲 摄
在南充隆固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刘红正在调试设备参数,确保曲轴生产顺利进行。“刘红是公司的老员工,技术过硬。在公司新型学徒制培训中,又系统学习了理论知识和实操知识,并考取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隆固机械负责人卢占盈感慨,“参加过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技术人才,确实有能力。”卢占盈口中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是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原则,企业与职业院校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共同培养学徒的制度。近年来,蓬安县坚持将人才振兴摆在首要位置,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各方资源,先后举办金融创新人才、园区企业家等各类培训班,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先后建成教学科研实训基地、“企业新型学徒制”实习实训基地等校企共育平台;与重庆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加强对接商洽,先后建成隆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旺达专家工作站等企业研发中心;积极筹建西华师范大学博士工作站,培育孵化电子信息、高分子材料等人才。与此同时,该县先后出台《专家人才诉求建议跟踪解决办法》《关于加强人才公寓建设和管理的若干意见》《引进人才试用期管理办法》《蓬安县人才积分制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发放“蓬州人才绿卡”,解决人才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积极争引专项资金,建设人才公寓,保障企业人才拎包入住;推选企业人才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周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