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南充国省贫困县全部摘掉“贫困帽”
David902 发表于:2020-6-4 02:02:10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913
乡村振兴 南充国省贫困县全部摘掉“贫困帽”


今年是个丰收年。


摘柑橘咯。


倡导依法治村。


发展农村产业。

360截图20200604153527319.jpg
欣欣向荣的新农村。

二十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一个奋斗目标:通过2020年、2035年、2050年“三步走”,实现“奋力推动南充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五个着力重点:突出产业振兴,建成“实力乡村”;突出人才振兴,建成“活力乡村”;突出文化振兴,建成“文明乡村”;突出生态振兴,建成“美丽乡村”;突出组织振兴,建成“和谐乡村”。

南充,是四川第二人口大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是革命老区,曾经也是贫困地区。2014年底,全市共有1290个贫困村、19.1万贫困户、57.8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居全省第三位,占全省贫困总数十分之一、占南充农业人口十分之一。

发展产业,助农增收,振兴乡村。南充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统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走出一条具有丘区特色、符合南充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场场硬仗打下来,截至2018年底,南充所有国省贫困县成功摘掉“贫困帽子”,1217个贫困村“出列”,56.9万人告别贫困。

1023个脱贫奔康产业园助农增收

仪陇赛金镇潮水坝村,村民李春秀没有想到,她今年收入能比以前翻3倍。2017年,海升集团在潮水坝村建现代农业柑橘产业园,李春秀承包了柑橘产业园的部分劳务。现在,她每月可获得2000元的工资。李春秀算了一笔账:今年流转4亩土地得租金2000元,承包劳务年入24000元,相比以前,总收入翻了3倍。产业园建到“家门口”,当地600多名困难群众通过土地流转获得股金、租金,通过务工获得稳定收入,甚至通过劳务承包、返租倒包等方式,成为产业园的“半个主人”。

正值金秋,一样忙活在柑橘园里的,还有南部东坝镇打鼓山村的村民们。打鼓山村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金融+保险”的模式,由村“两委”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引进龙头企业建立脱贫奔康产业园,根据利益联结方式分为“创业园”“托管园”“就业园”,吸纳全镇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近万人。其中,“创业园”每年每亩纯利润达9000元,“就业园”贫困户年人均务工收入约6000元。

这样的产业园还有很多,南充坚持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举,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为载体,带动贫困群众入园发展、稳定增收。南充1290个贫困村,有1023个脱贫奔康产业园建设到村。还有一些村农村耕地少、经营主体少、劳动力少、特色资源差,则采取“飞地扶贫”模式建设产业园:产业扶持基金或贫困户的小额信贷资金,跨村组、跨乡镇、跨区域、跨行业入股到产业园区。企业或专合组织保底分红加二次返利,实现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高坪区黄溪、万家等乡镇,就是这样。

还是柑橘产业园,但黄溪、万家等地的贫困户,则是以返租倒包、扶贫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到位于阙家、永安、青居等乡镇的百公里柑橘园区的建设管理中,企业或专合组织保底分红加二次返利,实现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建园到村+飞地扶贫双管齐下,南充所有贫困村全覆盖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截至2018年底,带动贫困户9.1万户,户均增收1.2万元以上;全市共退出贫困村1217个、脱贫56.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2%。

“90后”职业农民为返乡创业打call

乡村振兴首先是人才的振兴。农业要发展,乡村要振兴,离不开心系乡土的带头人、领路人。

西充东太乡一处黑水虻饲养基地,返乡创业大学生鲜小芬,用农具扒拉开均匀铺洒的鸡粪,烟雾腾腾的热气中,密密麻麻的乳白色虫子在蠕动。她俯下身,双手捧起一捧黑水虻虫子,凑在眼前细细打量,然后笑了起来:“我的虫宝宝长得真好,白白胖胖的。”2016年3月,学美术的鲜小芬辞掉设计师工作返乡创业。黑水虻生产蛋白饲料,蛋白饲料喂鸡,鸡产蛋,又产鸡粪,鸡粪再喂养黑水虻,黑水虻再喂鸡……这是鲜小芬选择的循环养殖之路。在变粪为“宝”过程中,鲜小芬挖掘最大效益:黑水虻既能用于生产蛋白饲料,也能直接喂鸡。水虻黑鸡比普通鸡售价高出15元/斤,水虻鸡蛋比普通鸡蛋售价高2元/个。黑水虻产生的粪便及残渣是优质的有机肥,可用于有机农作物的生产。

如今,鲜小芬及其团队办起了黑水虻养殖基地和黑水虻饲料厂,解决村民就近就业。她还被清华大学评为乡村振兴领头人,她的黑水虻养殖基地被省级部门评为优秀创业服务机构,被市妇联评为女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鲜小芬呼吁更多年轻人为乡村振兴尽一份力。

一样为返乡创业打call的,还有四川省人大代表、南充市顺庆双桥镇黄楝沟村的陈蓉,是位“90后”。23岁时,身家百万的她,带着在广州打工20年的父母,带着丈夫和公婆,一家6口,一起回到了黄楝沟村,成为返乡创业农民工。2017年,通过村民推选,陈蓉成为黄楝沟村村主任。走马上任不到一个月,村里流转土地100亩,建起了鱼塘,并引进业主,仅土地租金就可为村里带来4万元的集体收益。筹备农货节,她把土特产收集起来,做产品包装,做信息归档。举办龙舟节,村民卖出了十万元左右的农货。6年过去,陈蓉笑称已经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90后、00后:农村也是年轻人梦想的沃土。

优良乡风民俗成为新农村最美风景

入秋后,南充天气渐凉。阆中市洪山镇良善垭村村民陈秀,和往常一样烧好热水,给母亲洗脚。陈秀的母亲已经80多岁,随着年龄增大越来越离不开女儿照顾。陈秀便不再外出打工,选择在家陪伴母亲。良善垭村村民们对陈秀好评不断。2018年,陈秀的家庭被村民推选为“良善人家孝老敬亲家庭”,她孝老敬亲的行为赢得一片点赞。

走在良善垭村,可见每家每户墙上都贴有以“思想品性良、长存善心,志向梦想良、永立善志,担当责任良、力行善举,敬业发展良、早成善事,家风家规良、多积善德”为主要内容的“五良五善”村规民约。村民介绍,村里以良善文化为纽带,以善治兴村为抓手,开展传家风、淳民风、树新风活动,启动“良善人家”、新乡贤评选活动。村里还修缮、修复了良善祠,改建了良善书院,变祠堂为课堂,将在家村民、适龄学童聚集于此,讲传统美德、经典国学、良善祖训。如今,良善垭村已形成了克勤克俭、诚信友善、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良善文化。

仪陇县芝兰坝村的民房外墙上,文明标语格外醒目。院坝四周的围墙上,还张贴着“二十四孝故事”。村委会公告栏里,张贴着全村“清洁家庭”和“2018年度好人榜”等名单。2017年和2018年,该村先后获得“四川省最美乡村”“四川省卫生村”“省级四好村”“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成为仪陇县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并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优良乡风民俗传承培育工程,是南充“乡村振兴十大工程”之一。7月31日,南充召开全市乡风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强调乡风文明建设是培根铸魂、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也是提升民生福祉、推动乡村振兴的惠民工程。会议要求扎实抓好建设乡风文明的各项工作,让文明成为新农村最美风景,为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

蓬安正源镇红豆村,突出爱情文化、怀古文化,打造爱情湖、月老祠、牵手栈道、爱情谷、玻璃吊桥等景点,让红豆村成为大家争相打卡的浪漫之地。红豆村发展以爱情文化为主题的民俗婚恋特色乡村旅游,成为南充乡村振兴示范村。

9月9日,秋雨濛濛,西充凤鸣镇双龙桥村杨家大院,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的果园里,满眼尽是累累硕果和有机蔬菜,环境清幽美丽宛若景点。

杨家大院是西充县2019年率先启动建设的“义兴至凤鸣乡村振兴示范带”节点之一,坚持“拆、改、建”结合,重点进行厕污共治、沟渠疏浚、道路硬化、空地见绿、产业延链和村落文化建设,着力打造“美丽西充、宜居乡村”建设示范样板。

行走在西充的乡村田野,一个个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的宜居新村逐渐成形,乡村振兴之气扑面而来。

嘉陵区,国道318线上的三会镇因传承300多年的蛴蟆节,成为近年来的“网红打卡地”,每年正月十四,都迎来百万游客。送蛴蟆之余,嘉陵区三会镇的美丽新村建设,也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新村聚居点整齐划一,一座座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不少村里民房外墙都绘制有蛴蟆主题壁画,村民们或围坐一起聊天,或庭前散步,日子好不惬意。

夯实基层基础共建和谐乡村

1998年,仪陇县日兴镇九湾村决定修一条村道公路,开了无数次会,花了多年时间,公路款也没筹起来。2005年5月,村“两委”把村民组织在村会议室外的院子里,让村民投玉米粒决定村里的发展事项。村党支部把“水”、“路”、“产业”等13个选题贴在13口碗上,村民认为哪个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就往哪个碗里投玉米粒,每人一颗,并依据玉米粒多少,决定各项事务排序。两个月后,8公里长的村道公路建成。

实施村民民主自治,九湾村的民主实践,经过提炼、总结、完善,很快形成以“强化村党支部的领导权、规范村民会议的决策权、落实村委会的执行权、保证村民小组的议事权、保障农民群众的监督权”为内涵的“五权”模式。

打造过硬队伍,陇县日兴镇黎明村第一件事就是按照“带班子强队伍、带群众强主体、带发展强产业、带真情强服务、带新风强治理”工作法,建强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埋头苦干。仅用了两年多时间,黎明村便成立了柑橘、食用菌、莲藕水产3个专业合作社,建起3个产业党小组,引领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如今,“五带五强”工作法在南充农村多地推行,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带领驻村工作队用实招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

倡导依法治村,顺庆区灯台乡任家祠村是由原任家沟村、雍家沟村两个村合并成的一个行政村。由于姓氏不同、家族观念陈旧等原因,该村邻里不和谐、矛盾纠纷突出。2016年来,任家祠村采用法治思维,坚持以法治为基、以德治为要、以自治为本,解决村里矛盾纠纷问题,使干群关系、邻里关系更加密切。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南充地处丘陵地区,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市,近年来,南充通过实施村民自治、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开展乡村法制建设和平安建设等途径,构建起科学、完善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农村的有效治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谢杰 摄影卜兵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