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敢干闯新路 同心同德奔小康——南充市高坪区擦耳镇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飘渺九月 发表于:2020-6-25 00:44:5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90
南充高坪擦耳镇位于高坪区北部,左靠龙门、右临蓬安,幅员面积37.47平方公里,辖14个村(居),总人口1.6万人。全镇共有重点贫困村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650户1960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按照高坪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结合实际、科学谋划、用心干事、快速推进,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致富奔康迈出坚实一步。

一、围绕两个产业,因地制宜、连片发展,找准脱贫奔康路径

(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基于擦耳镇现有产业基础和地域实际,镇党委、政府反复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后提出: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区。近年来,擦耳镇围绕“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旅游兴镇”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强力助推脱贫攻坚。

擦耳镇“十里桃花”旅游专业合作社牵头继续举办桃花节和油桃采摘节系列乡村文化旅游休闲活动,以重点建设以新拱桥村为核心,四面山村、天井沟村、石佛沟村等为支撑的“擦耳桃源”乡村旅游AAA级风景区,迄今已成功举办八届,乡村旅游态势火爆,有力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进一步发展1万亩伏季水果基地,共涉及场镇周边6个村(包括4个重点贫困村、2个非贫困村),涵盖贫困人口261户732人确保全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00万元,持续增加群众收入。

截至目前,全镇已建成游客接待中心和省级达标民宿各1处、大型生态停车场1处;建成景区环线道路和产业园区道路15公里、产业园区生产道路80余公里实施产业带沿线和示范村风貌治理300余户;完成3个村“三室”(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整体改造、启动建设文化院坝和休闲广场2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有序完善,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实施产业扶贫,助力脱贫奔康

紧紧抓住区委、区政府打造双叉河流域农旅结合产业带建设的重大契机,巩固1.5万亩花椒基地,实现绿色产业全域覆盖、贫困群众全面受益。

一是巩固1.5万亩花椒基地。巩固玉润木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擦耳村、村子坡村等十村连片1.5万亩花椒基地,基本实现“绿色产业全覆盖、贫困人口全涵盖”,真正确保了村村有园、户户入园。新完成对赵排沟村、大金垭村、冬笋沟村栽植高标准产业园1000亩以上。新建玉润木泽公司花椒产业烘干加工房一个,提高初加工能力,进一步带动群众务工。新拱桥村新增花椒栽植400亩以上,切实提升产业扶贫的质量和可持续性,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二是通过“租赁土地创建园区、返租倒包统分结合、龙头兜底互惠共赢”的运作方式,首先确保农户初期收益,即土地租金和工资,其次再让一部分掌握技能的贫困户返租进行生产经营,从中获得持续性收益。加强产业园区日常管护工作,结合实际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良性运转,建立贫困村产业周转金入股花椒产业公司的机制,进一步充实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是以大带小、滚动发展。采取“业主大户+基地+农户”的模式,回引返乡成功人士郭裕毅租赁土地1000余亩,创办金呈康农园,新建“金秋红”冬桃基地700余亩、莲藕观赏园300余亩、省级达标民宿1处;回引刘俊、李建林等本地业主,积极发展油桃、枇杷等伏季水果1500余亩。通过“大户租地建园、传授农户技术、农户自建果园、以大带小分成”的运作方式,以大带小、联户发展,促进果园逐步辐射扩展,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参与其中。

四是发展到户增收产业。在充分征询有意愿贫困户的基础上,利用好区镇发展生猪产业的机遇,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调动贫困户251户发展生猪635头、母猪23头,贫困户人均增加收入1000元。

二、实施三大扶贫,整体推动、加压激活,增强脱贫奔康动力

(一)实施基础扶贫,改善发展条件

一是交通建设方面。采取群众自建方式,新建村组道路窄改宽9.2公里、便民桥2座,进一步解决贫困群众出行难题;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动员业主新建产业路5公里以上,进一步完善脱贫奔康产业园路网体系。二是水利建设方面。维修整治山坪塘5口、维修赵排沟水库除险加固1座;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动员业主新建蓄水池10口以上,基本满足产业基地需要;争取区农业农村局项目资金,维修集中供水站8处、分散供水32户,解决部分村人饮困难,确保贫困户100%饮水安全达标;三是住房保障方面。脱贫攻坚以来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CD级危房改造390户,易地扶贫搬迁124户,五改三建476户,确保贫困户住房户户都有安全保障。

(二)实施新村扶贫,建设美丽家园

一是大力实施安居工程。按照“小聚居、微田园”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新村规划,打造以乡村振兴、国土土地挂钩项目建设为重点,实施易地搬迁配套项目(新建护坡3处,新建2.5m宽产业路6.5公里,新建产业便道3公里,土地调形500亩,新建蓄水池5口,新建高位水池2口,水肥一体化500亩),采用“飞地扶贫“模式,覆盖大金垭村、芋河沟村、双叉河村、吕家沟村易地扶贫搬迁对象53户194人,计划将园区年纯收益的30%作为预期效益分红,预计搬迁户人均可分红1000元以上/年;二是大力整治人居环境。结合“五改三建”,发展庭院经济,改善全镇94户群众生活环境,做到“外观基本一致、风貌整体协调”。三是大力实施美丽乡村行动。落实专人加强村社道路清扫和管理,新建垃圾池8口、对聚居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包括水渠、水沟、庭院、绿化、涵管、护坡等,优化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群众生活环境和农村基础面貌。

(三)实施能力扶贫,拓宽致富门路

一是鼓励外出务工。通过技术培训,让农村年轻人掌握至少1门就业技能,鼓励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确保今年脱贫的贫困户中劳动力输出100人以上。

二是就近安排务工。利用两大产业园区平台,让留守农村的可用劳动力就近入园务工(70岁以上均可),每个劳动力年收入3000元以上。三是提供公益岗位。充分整合山林防护、保洁员、交通劝导员、河长制、文化协管等公益性岗位,尽可能多地安排在家贫困户参与村级公益事业管理,领取固定工资。

三、突出四个重点,对症施策,多管齐下,提升脱贫奔康实效

为确保今年所有贫困户稳定脱贫,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会同第一书记和村社干部,深入到每户贫困户,再一次逐一摸清家庭人口组成、生产生活现状以及具体收入情况,核实基本信息,和困难群众面对面商量脱贫路径、实打实开展帮扶工作,确保每条措施清清楚楚,每项收入明明白白。重点突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生产务工。包括生产经营、就业务工、转移培训三项主要内容,着重于解决家庭经济支柱的问题。从技能培训、转移就业、扶持发展养殖业、公益性岗位等途径入手,让贫困家庭中的每一个可用劳动力都找到一条具体门路,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二是环境改造。包括住房保障、环境治理、生活设施三项主要内容,着重于解决家庭生活条件的问题。住房保障上,通过异地搬迁、地灾搬迁、危房改造等途径解决安居问题;环境治理上,通过整合到户资金,对部分破旧房屋进行维修整治,包括翻盖屋顶、硬化院坝、改水改电、改厨改厕、水沟疏通等;生活设施上,为部分特困户购买桌椅板凳、家用电器、铺盖棉絮、米油肉菜等生活必需品。

三是救助救济。包括教育医疗、民政救济、社会捐赠三项主要内容,着重于解决因病因学造成的家庭实际困难。通过整合教育、卫生、民政和扶贫协会等资金,更多地给予现金资助,帮助贫困户渡过眼前难关。

四是思想帮扶。包括思想转化、法制教育、新风倡导三项主要内容,着重于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针对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卫生习惯差、个别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等传统陋习,通过思想教育、广播宣传、个别约谈、问题曝光等方式,教育引导贫困户树立“勤劳致富光荣、贫困落后可耻”的思想观念,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倡导孝老敬亲、邻里和睦的好风气,进一步提振脱贫摘帽精气神,弘扬致富奔康正能量。

截至目前,全镇已有650户1960人贫困人口有序脱贫。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下足“绣花功夫”,再接再厉、对标推进,绝不让一名贫困人口落后掉队,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确保全镇人民与全国一道同步小康!(南充市高坪区擦耳镇人民政府 供稿)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