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坪:“一户一策”为贫困群众精准铺就奔康路
井底燕雀傥 发表于:2020-6-28 12:37:0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88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围绕推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高坪区坚持量体裁衣、因人施策、一户一策,精准开展帮扶,不断巩固脱贫成效、提升脱贫质量,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老张,前几天下暴雨,你家的蔬菜有没有受损?……”6月24日,青居镇烟山村驻村工作帮扶队员赵清梦再次来到联系脱贫户张道建家走访,动态了解其生产生活状况,并送去生活物资。

49岁的张道建一直与87岁的老母亲共同生活,由于母亲体弱多病,自己缺乏技术,母子俩一直没有固定经济来源。考虑到张道建家实际情况,帮扶干部精准施策,帮助其就近发展种养殖业,就近务工增收,2017年张道建一家成功实现脱贫。



“村上把闲置土地集中整治,给我分了3亩多,种的花生、油菜等作物,不需要投入太多劳力,一年能收入5000多元。平时在村上柑橘产业园修枝剪叶、除草施肥等,加上在附近打零工,每个月有三四千的收入。而且离家近,既把钱挣了,也照顾了家里的老母亲。”说起如今的收入,张道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最初我们也考虑介绍张道建外出务工,但他本身没技术,而且家中有老人需要照顾,不适合外出务工,所以我们和他本人商量后,决定帮助就近发展种植、务工增收。”赵清梦表示,将加大对张道建一家的帮扶力度,针对性制定后续帮扶措施,确保其持续增收不返贫。



据青居镇烟山村村委会主任蒋新民介绍,按照“一户一策”的思路,目前该村已引导有劳力、懂技术的贫困村民外出务工200余人。对于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村民,村上集中整治撂荒地110余亩,划分给留守贫困户发展水稻、玉米、花生、油菜等特色作物。同时引进业主规模发展柑橘种植3000余亩,带动25户贫困户入园就业。2017年,全村336名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



走马镇,当地则在抢抓建设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的机遇,“一户一策”引导当地贫困群众积极投身特色产业发展增收奔康。

走马镇小武场村已脱贫户刘壹明过去在福建一家鞋厂打工,今年受疫情影响,务工受阻。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具有生姜种植的经验和技术的刘壹明,发展起了“周期短、见效快、收益高”的生姜种殖产业。

“按照今年行情8元/斤来算,我种的这4亩生姜收入五六万不成问题,如果窖藏错峰销售收入会更高。”刘壹明说,如今在家种植生姜,不仅可照顾正在上学的儿子,收入也比外出打工翻了一番。



“走马镇正全力建设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这也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脱贫奔康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据该村第一书记李金坪介绍,按照“一户一策”的思路,该村结合全镇产业发展规划,已建成李子树产业1200余亩 ,带动周边4个村80余户已脱贫户稳定增收。其中,培育有发展意愿、有技术、有经验的村民发展等特色种养殖5项。

近年来,高坪区在全面落实政策兜底等措施的基础上,坚持“一户一策”、精准施策,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行动。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300余个,实现了村村有脱贫奔康产业,户户有持续增收渠道。今年该区安排到户产业增收资金1175万元,持续加大产业资金和项目扶持,持续推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不返贫。

杨巧玲 报道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