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池书院(散文)
ffycxyw2274436 发表于:2020-7-29 08:39:02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70
黎杰

西溪河从嘉陵江分支,绕藏珠山挽一大句号,随之潜入浅丘不见。

藏珠山,不名,且小。四面环水,草木葱茏。

朝阳罩顶,漫山金光。

有说金光是由山中所藏金、银、砗磲、玛瑙、琥珀、琉璃、珊瑚等七种宝藏诱发出来的,故山顶一寺,曰七宝寺。此寺前身相传为何氏家庙,何氏在四川省嘉陵区七宝寺镇属大姓,其老祖信佛出家,择其最顶房屋为庙,后因家庙香火鼎盛,遂被收归为关押云贵川等区域的高级别犯戒和尚的戒律院。

是先有七宝寺,后才有南池书院的。

南池书院,坐落在藏珠山上。寺前院后,寺庙书院并存。

说到南池书院,须提到一人:王灏。捐资者,创建者,离退休官史。

清康熙初年,王灏出生于离藏珠山不远的王家嘴,庚子年中举(1720),雍正甲辰年(1724)进士,授官初任湖南耒阳,再令粤东归善、博罗、阳春、石城、东莞诸邑,后任广东直隶连州知府,陛奉直大夫。

这官做得够大了。乾隆七年(1742),七旬王灏解绶回乡。

荣归故里,植桑东篱,悠然南山。归隐的王灏,本打算静心捧读千里迢迢驮回的书,然而,他静得了心么?他望着堆在屋角的满厢书,谁能与之分享?

家乡贫穷,寒士们入学无门,贫穷代际传递!

办私学!心念只一闪,就在王灏心中生根,势不可挡。

三千余金!王灏将岁俸所积的真金白银摆上桌面,说要办学,家人皆赞。

先选址,王灏早瞧上藏珠山,此山是悬于溪中的小岛,清幽宁静如桃园,仅一石拱桥与世外相联,自己年少时也曾于寺内读书游玩,而寺庙只占据山顶北面小部分,南面空芜,杂草丛生,山势呈梯级向上,其势如一本叠加之线装书,没有比在此建一座书院更合适的了。

乾隆庚申年(1740)8月正式开工,最先名龙台院,王灏长子王元臣督建,他带领家人和帮工先梯次铲平南面后山,在第一层级建四合小院文星楼,然后依山势开建第二层级,辛酉年(1741)4月两级完工。

书院既成,谁为先生呢?

原任云南河阳令的庚子举人杜厚庵够格吧,他来掌院!

博士杜润可以吧,作教务!

私学不比公学,没影响谁敢将子弟送来。

两位先生立马提升了龙台院的逼格,求学人众,连锁反应,声誉日隆。

二位先生离世后,王灏又亲自解囊相授,并命其长子初学。至此,龙台院办得风生水起:“环南邑庭州县,文风丕振,蒸蒸乎有白鹿之风焉。”

良好学风得承袭,王灏既殁后,延己卯年(1759)举人何立成先生任主讲。又十余年,再聘先生门人乾隆丁酉年(1777)举人杜如川掌教。如川一边讲学,一边向上级官府申请褒扬王灏,还同增生张寰集旧时馆友并同义士各捐资培修一次,恢复旧贯。至今书院内还有残碑详载其事。至道光癸巳年(1833)又培修一次,欲立题名碑未遂。

书院坐北朝南,布局整齐,规划井然。所有房屋全木结构抬梁式屋架,单檐歇山式屋顶。采用传统均衡对称方式布局,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分布,再以厢房、廊庑连接,形成封闭性较强的四合院式建筑群。同治壬申年(1872),龙台院据此意正式更名为南池书院。

南池书院的开办也由此达到鼎盛:“将前后山长,来学群贤,自大科而下,凡明经食饱与游泮者,共百余人,皆详载焉”。贡生王秉缙曾为之详叙。

南池书院于清乾隆18年(1753)才完全建成,前后跨度11年。阶砌黝垩,床窗儿席,焕然大备。房屋47间,两廊4间,厨厩4间,建筑占地面积2600平米,建筑面积1800平米。可能连王灏都没想到,高峰期学生有300余人,这应算是创造了一个杏坛奇迹。清代诗人盛英作诗盛赞王灏:

山水徜徉娱晚年,水情山意两缠绵。

林泉人在羲皇上,诗礼身为党塾先。

济济诸生侔鲁国,皤皤一老继苏仙。

他时归去如公否?此日凭君卜未然。

这评价,高山仰止。

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之下,王灏慷慨解囊捐资兴学,又尽其擅长的经学与诗文教化于人,其遗风流韵延续百余年,在川北一带,遐迩咸知,生徒众数,考取功名者,皆效仿先生,回乡谢师访友,捐资助学,已成风气。

只是后来书院规模因势缩小,然而延师授徒,始终未废,直至清朝末年书院制度彻底废止。

书院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时期,发展于宋代,当时基本上是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提起书院,肯定大家都知道,湖南长沙千年岳麓书院最为著名,一代理学宗师朱熹曾在此讲过学。清朝康熙49年的粤秀书院虽为书院之首,但它属于官办书院。

私学书院能有如此规模和保存277年还完整如初的,在全国,在四川已不多见,南池书院在川当数首位。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时,南池书院已正式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

去南池书院,就从南充嘉陵城区出发,走G75兰海高速转遂西高速,差不多30分钟就能到达。

站在藏珠山下杨公桥上,能瞧见绿树掩映中的南池书院飞檐翘壁,灰墙青瓦,一派庄严与神圣,隐约有寺钟幽幽响起,静,深,远。

衣袂飘飘,捋须踱步,背手昂首的王灏一定还站在院中那株遒劲古柏之下,是的,这位世上最儒雅先生一定还在颔首微笑,亲切慈祥地迎接你的到来。

古寺藏书院,七宝寺再添一宝了。

拾级而上,进入左右内院,书院建筑层层迭进,错落有致,层与层之间有一小平台,形成内小天井,敞亮通透,光线极佳。南池书院上一级即为文昌楼与奎星楼,楼的下层是学子斋舍,上层兼作藏书和祭祀之功,院内通道均由青石板铺就,清爽干净。建筑全为木架结构,重重叠叠摆布,为防火,天井内都放有一长方形蓄水池。

与文昌楼平行推进的是后院,出后院是大殿,也叫后讲堂,两侧有数十间禅房。穿过中院,到达前殿,即前讲堂,这是一个敞厅,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增修。推开两扇沉重木质大门,进到前院,穿斗式木结构山门,条石台基,檐柱下有石雕瑞兽形柱墩,前院门上一扁牌,上书“七宝庄严”,是由南充籍明代进士杜伯宣时任陕西布政史左参政时题书的。

往前是山门,上有时任中央警卫团的七宝寺校友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同志题写的“四川省南充市七宝中学”几个字。

南池书院能如此完整保存,就多亏了这新学的举办。

1912年,三次进京考举不中的金宝人何淦侯先生在张澜先生支持下,在南池书院旧址上兴办金宝高小,接上书院香火。1925年,吴季蟠奉中央之命,在南充建立中共北川支部,这是川北最早党组织,也是四川最早党组织之一。教师苏俊成为南充第一个地下党,随后他在教师和学生中发展任济民、任白戈等党团员,苏俊还在校成立川北地下党第一特殊支部,以南池书院为中心,轰轰烈烈开展抗捐、游行等活动,成立武工队,烧哨棚,武装夺枪,迎接解放等,学生党团员、刘胡兰式的女英雄赵全英在被敌人杀害于西桥河畔时,年仅18岁。

1948年,罗克正、何伯庄、李询刍等社会名流在南池书院旧址办南池中学,从此校走出过3名两院院士,和无计其数的社会贤达。

至此,历经百年的南池书院到达了最辉煌。

书院作为中国文化传播与传承的有效载体,一千多年的书院史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教育组织,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保留下来的书院遗址越来越少了。南池书院能完整保存,除了地理位置较偏僻外,重要的是因为它合并和增强了其学校功能并作为现代学校的补充而幸免于损毁,这才有了今天的古原貌呈现。

前不久,一位七宝寺籍的有识之士计划投资千万对七宝寺和南池书院进行原貌维护和打造,但愿这位先生能先行考察,将寺内各种古物古迹作全面登记,或修复,或收藏,然后完整保存,建博物馆,以长久展示。

站在藏珠山巅,可看到,昔日四面环水的藏珠山现只有三面环水了,其中一面在七十年代学校建设中,因扩建操场而填平。

这多少有些令人遗憾和失落。

但前寺后院的格局依然,庄严仍然,神圣依然。

太阳斜斜地照在藏珠山上,树影婆娑,古色古香,清幽雅静,隐现的南池书院远离了尘世和喧嚣,是一个读书清修的绝佳去处。

侧耳静听,似有朗朗的读书声从参天古木、幽篁蔽日的圣境中舒缓传出。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