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下乡 村民家门口上班
462710480 发表于:2020-7-29 12:41:15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31
第A8版:八版

铣磨、抛光、胶合、调校、总装……7月22日,笔者走进位于嘉陵大通镇蒙东场社区的南充市嘉豪光电有限公司就业扶贫车间,只见数十名工人正认真地进行望远镜生产。“我们扶贫车间让73名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27人,平均月工资近4000元,最高达6000多元。”该公司负责人杜永庭介绍。

近年来,嘉陵区通过企业下乡、车间到村、岗位到人、奖补到位等办法,建起老百姓看得见、进得去、稳得住的就业扶贫车间120余个,带动4600余人脱贫奔康。

A扶贫车间进村 村民就近就业

7月22日一大早,家住嘉陵区大通镇蒙东场社区的申素蓉同往常一样,在安顿好家里年迈的公婆和年幼的孙子后,于8:30之前准时赶往离家不远的南充市嘉豪光电有限公司上班。

站在镜片铣磨机前,她熟练地对望远镜镜片进行铣磨、存放。现年已51岁的申素蓉,前些年在深圳一家电器厂上班,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现在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务工,每月能拿到4000多元钱,收入不但提高了,而且还能照顾家人,真是一举多得,比在外打工强多了。”谈及现在的生活,申素蓉感慨万千。她说,该公司落户大通镇后,明确提出招收本地村民到车间上班,考虑到家里有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顾,她便立即报了名,经过培训后,在就业扶贫车间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据了解,南充市嘉豪光电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生产、销售玻璃材料、光学零件、望远镜、放大镜等各类光电产品,主要销往广东、浙江、河南、重庆等国内市场, 以及美国、德国、日本、智利、澳大利亚等国际市场,年产值700余万元。

2018年,该公司紧紧抓住东西部劳务协作这一机遇,在嘉陵区就业部门的牵线搭桥下,对接浙江澳翔光电、托普光电、圣竹光学等20多家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建设订单式来料加工“东西部就业扶贫车间”,共发出1000多万片产品,吸纳73人就近务工,其中带动27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增收。2019年,该公司被授予浙川东西部劳务协作就业扶贫车间。

今年,嘉陵区启动实施“2020年浙江武义县对口帮扶四川嘉陵区就业扶贫车间建设管理项目”,鼓励继续创建就业扶贫车间,推出新建车间一次性以奖代补资金、管理服务及成本补贴、岗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系列优惠政策。目前,已建成9家东西部协作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188人,人均增收2.2万元,实现了贫困人口稳就业、促增收、助脱贫的目标。

近年来,嘉陵区委、区政府秉持“稳定就业一人、脱贫致富一家”的理念,把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来抓。针对部分贫困群众“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的愿望,积极引导园区企业进村,在全省率先打造就业扶贫车间。

截至目前,嘉陵区已建成就业扶贫车间120余个,带动4600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880余人)年人平增收2.3万元。

B达标建设 扶贫车间发展后劲足

嘉陵区围绕“建成一处车间,发展一方产业,解决一批就业,脱贫一批群众”的工作目标,在扶贫车间建设过程中,严格标准,健全机制,确保就业扶贫车间建设5个达标,即:资金投入达30万元以上、厂房规模达100平方米以上、吸纳就业人数10人以上、吸纳贫困劳动力2人以上、建成后年产值30万元以上。

金凤镇白家村离南充城区近50公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是名副其实的贫困地区。没有持续增收的致富产业,贫困户的收入就难以得到保障。2018年底,在嘉陵区就业局的引导下,四川海天地时装有限公司借助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优惠的扶贫政策,将车间搬到了村上。“我们投资30多万元,租用了500余平方米的厂房,吸纳32名劳动力就近就业,其中贫困人员8名。我们车间年产值近200万元,目前订单充足,员工收入稳定。”据四川海天地时装有限公司经理杜洪荣介绍,公司购置了32台由电脑控制的缝纫机,2条全智能服装流水线,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为今后扩大再生产打下了基础。

“目前我在扶贫车间从事熨烫工作,月收入近2000元,像我这种肢体残疾人,做梦都没有想到能在家门口找到这么理想的工作。”在海天地时装扶贫车间上班的凡勇深有感触地说。

一立镇塘湾村是嘉陵区143个贫困村之一,有贫困劳动力80多人。在嘉陵区就业部门的帮助下,2016年顺成纺织有限公司建设就业扶贫车间。按照“公司+村委会+贫困户”的模式,该企业投资60万元,租用村小旧址400平方米,购置了36台缝纫机,带着设备、带着订单、带着技术、带着管理,将服装缝制、服装整理和方巾手工卷边车间办到村里,不仅壮大该村集体经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还吸纳46名劳动力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15人,年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让贫困群众在穿针引线中绣出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C保障到位 稳定增收有盼头

为推动就业扶贫车间运行好,发展快,嘉陵区实施了六项贴心服务,即政策扶持服务、车间申报一条龙服务、员工培训服务、吸纳贫困劳动力奖补服务、招用工对接服务、生产经营服务。

近日,笔者来到位于嘉陵区龙蟠镇的南充市绿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扶贫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忙着装袋、接种。

据了解,目前该车间每天的上工人数达80余人,其中40余人为周边的贫困群众。而在去年底,该扶贫车间一度出现“用工荒”,嘉陵区就业局通过以工代训补助政策,立即就近引入10名务工人员,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及时有效解决了该车间的用工难问题。

针对无技术或技术单一的贫困劳动力,嘉陵区采取先招工、后培训、再上岗“三部曲”,积极向贫困劳动力开展“招聘+培训+上岗”三位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针对企业“扶贫车间”的技能培训需求,对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行免费的“订单式”培训,按照“车间就是教室,师傅就是老师”的方式,共培训岗前人员4500余人,切实提升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同步缓解贫困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技能水平低的“两低”难题。

今年4月,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位于双桂镇四川永越服饰有限公司扶贫车间想转行生产口罩和防护服,但苦于找不到工人。嘉陵区就业局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通过网络招聘会、推荐就业等方式,为该扶贫车间输送了10余名合格工人,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我们会根据就业扶贫车间的用工需求,随机举办专场招聘会,协助车间在乡镇、村免费招工。今年我们通过网络招聘会、推荐就业等方式,为40余家企业招聘了1097人。”据嘉陵区就业局办公室主任黄宇翔介绍,扶贫车间每吸纳一名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区就业局都将一次性给予企业1000元的吸纳奖补,如车间吸纳10人以上贫困劳动力,还将被认定为该区的就业扶贫基地,给予企业一次性不低于5万元的奖补资金。

为保证贫困群众脱贫不返贫,嘉陵区及时出台奖补政策,把就业扶贫车间搬到乡镇,解决了因疫情不能外出务工的问题。位于该区大通镇的琪艺服装扶贫车间,今年就接纳了6位贫困村民务工。“我之前是在外地打工,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就近找了工作,以补贴家用,目前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在服装厂上班的贫困户赵金华说。

近年来,嘉陵区为助推扶贫车间持续健康发展,为企业提供政府贴息贷款,减免三年场地租金,并给予一定的运营服务补贴等政策扶持服务,还为企业积极协调解决水、电、场地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后勤保障。通过系列举措,该区建立真正让群众看得见、进得去、稳得住、能受益、快脱贫的就业扶贫车间。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