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小车间 脱贫“梦工厂”
啤酒瓶空了缓 发表于:2020-7-29 21:13:2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64




近年来,嘉陵区着力五个达标、六项服务、 多方用力,通过企业下乡、车间到村、岗位到人、奖补到位等办法,建起老百姓看得见、 进得去、稳得住的就业扶贫车间120余个,带动4600余人脱贫奔康。车间到村 就近就业7月22日一大早, 家住嘉陵区大通镇蒙东场社区的申素蓉安顿好家里年迈的公婆和年幼的孙子后, 准时赶往离家不远的南充市嘉豪光电有限公司扶贫车间上班。“现在在家门口务工, 每月能拿到4000多元,还能照顾家人, 比在外打工强多了。”申素蓉说。2018年,南充市嘉豪光电有限公司紧紧抓住东西部劳务协作这一机遇, 在嘉陵区就业部门的牵线搭桥下, 对接浙江澳翔光电、托普光电、圣竹光学等20多家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大通镇建设订单式来料加工“东西部就业扶贫车间”, 吸纳73人就近务工。今年, 嘉陵区启动实施“2020年浙江武义县对口帮扶四川嘉陵区就业扶贫车间建设管理项目”,鼓励继续创建就业扶贫车间, 推出新建车间一次性以奖代补资金、管理服务及成本补贴、岗位补贴、 职业培训补贴等系列优惠政策。目前,已建成9家东西部协作扶贫车间, 吸纳贫困劳动力188人,人均增收2.2万元。近年来,嘉陵区委、区政府秉持“稳定就业一人、 脱贫致富一家”的理念,把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来抓。针对部分贫困群众“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的愿望,积极引导园区企业进村, 在全省率先打造就业扶贫车间。截至目前,嘉陵区已建成就业扶贫车间120余个,带动4600余人年均增收2.3万元。达标建设 长远发展嘉陵区围绕“建成一处车间,发展一方产业,解决一批就业, 脱贫一批群众” 的工作目标,在扶贫车间建设过程中,严格标准,健全机制,确保就业扶贫车间建设5个达标(资金投入达30万元以上、厂房规模达100平方米以上、 吸纳就业人数10人以上、吸纳贫困劳动力2人以上、 建成后年产值30万元以上)。金凤镇白家村离南充城区近50公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曾是名副其实的贫困地区。 没有持续增收的致富产业, 群众的收入就难以得到保障。2018年底,在嘉陵区就业局的引导下, 四川海天地时装有限公司借助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优惠的扶贫政策, 将车间搬到了村上。“我们投资30多万元, 租用了500余平方米的厂房,吸纳32名劳动力就近就业。 我们车间年产值近200万元, 目前订单充足, 员工收入稳定。”四川海天地时装有限公司经理杜洪荣介绍。在就业扶贫车间建设过程中,嘉陵区一方面鼓励企业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加强技术人才培训, 认真组织生产,让企业方便快捷吸纳劳动力,另一方面鼓励乡镇、村积极对接项目和企业,带动地方产业连片发展。保障到位 稳定增收为推动就业扶贫车间运行好、发展快,嘉陵区实施了六项贴心服务,即政策扶持服务、车间申报一条龙服务、 员工培训服务、 吸纳贫困劳动力奖补服务、招用工对接服务、生产经营服务。针对无技术或技术单一的贫困劳动力, 嘉陵区采取先招工、后培训、再上岗“三部曲”,积极向贫困劳动力开展“招聘+培训+上岗”三位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对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行免费的“订单式”培训。 近年来, 共培训岗前人员4500余人,切实提升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 同步缓解贫困劳动力文化水平低、 技能水平低的“两低”难题。面对今年疫情影响, 为保证群众脱贫不返贫, 嘉陵区及时出台奖补政策, 把就业扶贫车间搬到乡镇, 解决了因疫情不能外出务工的问题。“我之前是在外地打工,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就近找了工作,以补贴家用,目前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 在嘉陵区大通镇琪艺服装扶贫车间上班的脱贫户赵金华说。近年来, 嘉陵区为助推扶贫车间持续健康发展, 为企业提供政府贴息贷款, 减免三年场地租金, 并给予一定的运营服务补贴等政策扶持服务, 还为企业积极协调解决水、电、场地等方面的问题, 加强后勤保障。 通过系列举措,该区建立真正让群众看得见、进得去、稳得住、能受益、快脱贫的就业扶贫车间。嘉陵记者站 李映霞实习生 张雨阳 文/图

来源:南充晚报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