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机械化 种养大循环
David902 发表于:2020-8-14 18:45:3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624
农民日报记者 李传君

丘陵地区是四川玉米主产区,然而长期以来,玉米生产需求与科研脱节、资源配置重复且低水平研发、产学研衔接不紧,以及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旱地间套作三熟模式、长期依赖人畜管理、农药化肥不科学施用等问题,导致四川玉米产业竞争力难以提升。

2007年,国家创建了“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示范县”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新机制。在玉米产业领域,四川建立了育种、栽培、植保、农机4名岗位科学家,3个综合试验站,15个示范县组成的约80人的技术研发与科技服务大团队。

13年来,团队结合西南玉米区产业发展的短板,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围绕农机农艺融合、丰产高效协同,联合实施农业机械研发与选型、机械化栽培、施肥与植保、宜机品种选育与鉴选等协同攻关,目前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集成体系,多项成果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

8月5日,气温高达37℃。“2020年川东北丘陵区玉米竞争力提升行动示范现场会”在四川省西充县如期举行。来自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南充市农科院及西南丘陵地带玉米主产区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技术部门的相关人士,现场见证了科研团队的累累成果。

祥龙乡小珠坝村“玉米竞争力提升行动百亩示范方”,以中国农科院李新海研究员为首席专家,四川省农科院研究员刘永红等岗位专家组成的团队,通过丘陵宜机良种、高效安全种衣剂、机械施肥融合、病虫绿色飞防、农药化肥减施、粮饲统筹机收、秸秆过腹还田等关键技术试验,以期达到综合机械化率、土壤有机质、秸秆利用和产业效益均大幅提高。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农机岗位科学家张黎骅现场介绍了他们在这里进行的玉米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及机具筛选试验情况:“我们选择了可实现种肥分施、覆土和镇压一次作业的勺轮式、勺夹式和气力式3种类型的精量播种机,在深埋还田、旋耕和免耕3种不同耕作条件下播种效果的对比试验,我们认为勺轮式更便宜、更适用,应为丘陵地区主打选择。”

在试验田的每一个试验板块,均将原来的间套作模式改成了适宜机收的净作模式,且插上了各种宜机新品种以及各种耕作、播种及植保模式对比试验标识牌,如采用人工点播农民高产方案与育苗移栽高产创建高投入方案、3种机播或人工精量播种优化稳产方案对比等。

“我们还进行了夏玉米优化播种时期试验。”南充综合试验站成员、市农科院研究员何川说,“4月30日以来,每半个月左右播种一次,目的是选出夏玉米最佳播种时间和最优质高效的种植方式。”

正值玉米收割季节,一个个成熟的玉米棒子十分饱满。冒着炎炎烈日,当地村民积极配合专家,现场对各试验板块进行了采样测产,结果将成为遴选最佳推广方案的科学依据。

在南充市嘉陵河西镇另一块试验田,一台大型履带式收割机与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并行驰骋在田野上,一排排青储玉米迎面倒下,随即被吸入收割机中粉碎,长臂式出料口向拖拉机货斗源源不断地吐料。待拖拉机装满后,便快速驶至田边,等在那里的工人忙着装袋,然后运往养殖基地。“这些粉碎料可以直接喂牲畜,也可用来青储。”业主唐建华说。

玉米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表明,全程机械化可实现玉米生产节本、增效和增产。据测算,机播和施肥可亩均节省种子、化肥和人工215元-226元;机播机收是人工效率的12倍-20倍以上;机播玉米种植密度亩均增加500株-800株,增产10%左右。

“当前大片籽粒玉米已成熟,收获后的秸秆也可采取同样的方式利用,粉碎后可以用于黄储。”何川介绍,一亩地可产秸秆3吨,每吨可卖300元左右,每亩便可增收1000元左右。我国秸秆年产生量超9亿吨,每吨饲料化可替代0.25吨粮食,资源利用潜力巨大。

专家调查发现,西南地区玉米农田土壤“浅实少”的问题突出,需要进行有机物投放以改良土壤。秸秆过腹还田是改善土壤有机质的十分便捷的办法。研究发现,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每吨养分含量相当于20公斤-30公斤化肥,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36%,化肥减施50%,进而大大提升耕地质量,既保粮食安全又保绿水青山,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南充综合试验站建立了“川东北丘陵区玉米全程机械化绿色增效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改资源掠夺为生态养护模式,有机融合农机农艺,秸秆粉碎或过腹还田,避免了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显著改善生态环境,支撑了传统生产向现代化发展转型。截至目前,南充综合试验站研发成果应用53.6万亩,新增纯收益1.23亿元。

作为玉米体系西南专家组组长、南方山地玉米两减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的刘永红表示,通过四级专家团队13年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一共获得10个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玉米体系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牵头获得5项,占50%,包括新品种选育、新耕作栽培技术创新、绿色防控技术创新及农业装备研发;一共获得18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其中玉米体系占10项,超过50%。

刘永红说,13年来,对玉米生产方面贡献最大的是实现了“两减两增”,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减少了20%以上,劳动力投入方面减少了30%-50%;产量和效益方面则实现了增长。产量的增长主要体现在全省播种面积的连年增长和单产的连年增长,效益的增长则体现在全程机械化的实施和种养循环、秸秆综合化利用所带来的节本、增效和增收。

以2018年的数据为例,较2007年全省玉米播种面积,11年间增长35.5%、增加730万亩,年均分别增长3.2%、66.4万亩,目前已达2800万亩左右,增长幅度排西南第四位,绝对值排第一位,较西南区6个玉米主产省(区、市)高。单产11年间增长20.8%、增加66公斤/亩,年均分别增长1.9%、6公斤/亩·年,增长幅度西南第二,绝对值第二,西南6个省(区、市)中仅较云南低。

另外,在品种结构更加优化方面,四川鲜食玉米发展到100万亩左右,青贮青饲玉米达350万亩,实现了从零星种植向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发展的转变。粒用(饲料)玉米、青贮青饲玉米、鲜食玉米的品种结构占比为80∶15∶5。产业品牌也更加多样化。

“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我们要补短板、锻长板,让玉米的地位和作用彰显出来,必须围绕现代农业园区搞规模化生产,然而,全省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60个,没有一个是以玉米为主导的!可见,实现我们的目标还任重道远。”刘永红说。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