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嘉陵”谱新篇——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特色农业发展纪实嘉轩
方方圆圆272 发表于:2020-8-22 11:21:1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63


柑橘产业基地。



生猪产业基地。



蚕桑产业基地。

四川南充嘉陵区以江为名,辖1280平方公里土地,70万嘉陵人在此繁衍生息,曾经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现已是著名的世界长寿之乡、中国桑茶之乡、中国蚕丝被之乡。

嘉陵区积极对接省委、省政府“10+3”产业体系部署,大抓项目,大抓产业,农业农村经济跑出加速度。

着眼于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嘉陵区着力构建“42211”产业体系,即:稳定4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新增出栏优质肉猪20万头,建成20万亩晚熟柑橘优质柠檬、10万亩优质桑茶、10万亩木本油料基地。该区立足全域产业体系,规划建设了14个现代农业园区,推动绿色高效发展,打造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按照“农业多作贡献”要求,嘉陵区抢先扛起“川粮”“川猪”“川茶”“川果”大旗,农业率先复工复产,上半年农林牧渔总产值达26.5亿元,增速全市第一。实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5254元,增速持续保持“两个高于”。特色农副产品销售收入达12.8亿元。

激活自身优势,打造“中国晚熟柑橘之乡”

嘉陵区地处北纬30.5度的自然条件、水文气候都是晚熟柑橘(柠檬)的适宜种植区,因此,晚熟柑橘成为该区主导产业之一,并按资源优势布局规划:

依托大凤垭国家农业产业化首批示范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围绕沪蓉高速沿线,聚合“天兆猪业”、数字农业、循环农业项目,将曲水河流域已建成的7万亩晚熟柑橘基地提档升级,2019年起每年新扩建1万亩,2021年达到10万亩规模。

优化曲水河流域“大园区、小业主、一家园、百家果”的模式,形成“大园区、大产业、百家园、一家果”的格局,建设吉安河流域10万亩柑橘柠檬错位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

启动产业跨嘉陵江东进步伐,2020年在新场、土门建设5000亩晚熟柑橘柠檬基地,按照总体规划定点、连线、成片,滚动发展、农旅融合,融入全市100万亩晚熟柑橘大产业。

在发展过程中,嘉陵区坚持“三保”:保护林子、保留园子、保障票子。山上决不滥砍乱伐保护既有生态,山下决不破坏保留原有自留地,老百姓进园务工增收保障收入。同时还做到“三坚持”定标提质、“三策略”拓展营销、“三机制”夯实保障。

“三坚持”即通过高标准改土培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实现生态发展、循环发展;突出产业园技术集成,执行品种技术规程,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标杆;把“旅游+”“生态+”“文化+”融入农业农村发展各个领域和环节,实现接二连三,推动乡村振兴。

“三策略”即打造“三品一标”,积极争创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性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嘉陵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桑茶之乡”等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不断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融入“互联网+”,注重电商营销策略,加大电商营销力度。

“三机制”即实行目标、任务和责任清单制,加强新园区建设和已建成基地的管护;出台产业发展奖补政策,注入产业贷款风险金搭建投融资平台,增强招商吸引力;坚持市场引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将利益联结到村集体经济、贫困户和土地流转户。

加快补栏扩能,让“生猪外调大县”牌子更亮

嘉陵区是国家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全国生猪外调大县。今年以来,嘉陵区全力确保生猪稳产及猪肉供应市场稳定,及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目前已兑付能繁母猪奖补资金115万元、新建生猪规模养殖场项目补助资金300万元。截至6月底,全区出栏生猪24.46万头、存栏生猪36.33万头,预计全年可出栏生猪60万头、外调生猪35万头。

嘉陵区大力引进天兆猪业、东方希望、新希望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构建起集种猪、育肥、饲料、屠宰加工、有机肥厂为一体的生猪生产全产业链。目前,天兆猪业楼房式猪舍已建成投产,存栏原种猪突破5000头,预计满产后年可提供优质种猪5万头、仔猪7万头,下一步还将再建3处;东方希望集团50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2月建成投产;新希望集团嘉陵饲料厂已全面复工复产,年产销饲料20万吨。

嘉陵区通过“企业+农户”模式,企业出仔猪、出技术,农户出圈舍、出劳力,开展托养、代养,年可增加出栏8万头;通过“龙头企业+农投公司+合作银行+贫困户”模式,银行出政策,贫困户贷资金,农投公司建猪场,龙头企业承租养殖,贫困户实现了零风险稳收益,建设的32个标准化养殖场年可出栏生猪15万头;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新开工建设规模养殖场30个,可新增产能10万头。

同时,嘉陵区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是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标准,主动对接土地增减挂钩、国土“三调”、村庄规划等政策,新建成标准化生猪养殖场23个;坚持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完成60个养殖场(户)标准化改(扩)建。

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合作、企业领建、共享共赢,鼓励规模化养殖。全区建成规模化养殖场111个,其中年出栏5000头以上大型规模化养殖场6个,规模化养殖率达到54.5%。

三是全域实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全域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养殖园与种植园比邻而居、就近消化、循环发展。全区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生态循环农业覆盖面达到55.6%。

打响“中国桑茶之乡”“中国蚕丝被之乡”两张牌

嘉陵素来有栽桑养蚕的传统,是全国优质茧丝原料生产基地、省级蚕桑丝绸重点县。近年来,嘉陵桑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发展态势呈以下三个方面特征:

第一,明确了建设成桑产业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新时代新桑品供给地、中国现代蚕桑大视界三大定位;规划了西河流域茶桑产业示范区、深丘脊岭地带果桑产业示范区、嘉陵江流域蚕桑示范区三大区域;明确了近期三年实现产值150亿元、中期五年实现产值300亿元、远期十年实现产值500亿元三大目标。

第二,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目前全区已经建成桑园6.5万亩,其中茶桑2.5万亩、蚕桑3万亩、果桑1万亩,年产蚕茧60万公斤,产果1000吨,产叶3000吨;聚集了尚好茶业、银海丝绸、依格尔、金富春等桑产业加工企业30余家;建成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蜀绘博物馆等桑文化景点,成功创建成为“中国桑茶之乡”“中国蚕丝被之乡”等品牌。

第三,经济效益不断凸显。全区桑产业实现年产值120亿元以上,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4%,实现税收超2000万元;新庙果桑产业园、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等蚕桑产业旅游目的地,年旅游人数突破60万人次,旅游收入过亿元。此外,桑农通过春季采芽制茶、夏季品果观光、夏秋采桑养蚕、冬季剪伐管护,人均可实现增收3000元以上。

全国唯一蚕桑院士向仲怀在嘉陵建立院士工作站,聚集了全国56名蚕桑领域知名专家。中国蚕学会、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及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和尚好茶业等联合成立中国桑产业创新技术研究院。截至目前,已申报获得国家专利11项,春桑茶、霜桑茶、桑茶粉等系列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有机转换产品证书,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HACCP体系认证和KOSHER认证。

2019年,嘉陵区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蚕丝被之乡”称号,银海丝绸是行业龙头。浙江省武义县投入援建资金670万元,引进“一步成园”所需良繁嫁接桑苗200万株,从浙江大学年引进有机彩色茧新技术蚕种6000张,年生产“黄金茧”达20万公斤,使得银海丝绸成长为了中西部地区最大的专业蚕丝被生产企业,年产蚕丝被30万床,产值过亿元。

嘉轩文/图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嘉陵, #四川, #南充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