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高坪检察机关依法打击天然水域可视锚鱼、电打鱼行为
Creseda 发表于:2020-9-6 07:47:28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39
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嘉陵江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嘉陵江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流域生态系统愈发脆弱,自今年1月1日起,嘉陵江南充段开始实施长达十年的禁渔计划。尽管政府三令五申,还是有不少违法犯罪分子不顾禁令一意孤行,在嘉陵江进行非法捕捞。

为保护嘉陵江生态环境,2020年以来,南充市高坪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打击非法捕捞专项行动,监督、联合渔政执法部门和公安机关立案查处了多起可视锚鱼案、电鱼案、违法垂钓案。

1

可视瞄鱼:一条鱼没抓到也要赔偿9000元

小贴士

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也有不法分子利用科技的进步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

近年来,一种可视锚鱼竿在许多钓鱼爱好者中流行,鱼竿一头连接着一个视频显示器监视鱼类行径,另一头接着滚钩和摄像头,甚至无需诱饵,在水中监视到鱼类经过就直接撒钩,鱼类很难逃脱这种针对性的捕捞,侥幸脱钩的鱼会因受伤严重而难以存活。

可视瞄鱼是一种商业捕捞方式,对生态环境极具破坏性,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捕捞方式。

2020年3月,嘉陵江正值禁渔期,张某、唐某、唐某某、陈某分别在嘉陵江不同江段可视锚鱼被查获,南充市高坪区人民检察院引导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移送审查起诉,并同步启动了公益诉讼程序。

经查,张某、唐某、唐某某虽然没有在现场查获渔获,但在禁渔期使用禁用工具捕捞水产品,构成犯罪。



检察院干警与农业农村局执法大队执法人员正在清点鱼苗

因认罪态度好,自愿认罪认罚,经区检察院组织,三名犯罪嫌疑人与渔政部门磋商,自愿赔偿价值9000元的鱼苗,增殖放流至嘉陵江,并在南充日报上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现场查获被告人陈某渔获物11斤,结合渔业专家意见,检察机关组织渔政部门和被告人磋商,被告人自愿赔偿价值9000元的鱼苗增殖放流至嘉陵江,并在南充晚报上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检察机关遂对陈某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提起公诉,并建议人民法院依法从轻判处。



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对本案进行公开听证

随后,南充市高坪区检察院组织了检察听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就是否对张某、唐某及唐某某提起公诉举行了公开听证。与会人员在充分了解案情后,均建议对三人作微罪不诉处理。





犯罪嫌疑人正在放生鱼苗

2020年6月22日,在南充市高坪区农业农村局渔政执法大队指导下,南充市高坪区人民检察院开展现场监督,上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购买了价值1.8万元、共计5万尾的鱼苗增殖放流到嘉陵江指定水域,有力地补偿了生态环境。

2

“电鱼:莫用电网换法网”



2020年5月1日凌晨,犯罪嫌疑人张某发带上网购的电瓶和增压器,到江陵镇琴台寺村嘉陵江边电鱼,后被民警及时发现并制止,并被扣押了打鱼工具。经查,张某发非法捕捞黄辣丁鱼6条、鲫鱼8条、鲢鱼1条,共计2.7斤。

高坪检察机关认为

张某发在禁渔期采用明令禁止的电打鱼方式捕捞水产品的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条规定,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本案张某发虽非法捕捞的鱼类数量不多,但他使用的电捕鱼工具,能够导致一定范围内鱼类直接死亡,危害鱼类种群繁衍,进而影响嘉陵江水生态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严重影响嘉陵江生态环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故应承担生态修复的民事责任,赔偿渔业损失并恢复天然渔业资源。

2020年8月10日,在南充市高坪检察院、南充市生态环境局、南充市农业农村局、南充市高坪区农业农村局的监督和指导下,张某发购买了价值1万元的草鱼、花鲢、白鲢、鲫鱼等5.1万余尾鱼苗向嘉陵江进行增殖放流,并公开道歉。

鉴于张某发能及时意识到错误行为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伤害,认罪态度较好,积极承担生态修复的民事责任,检察机关建议对张某依法判处拘役4个月,缓期一年执行。



南充市高坪区检察院联合渔政部门收缴的非法垂钓者鱼竿

友情提示

竭泽而渔是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自觉保护有限水生物资源,自觉遵守禁渔期内的相关规定,共同维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来源:南充市高坪区人民检察院 杜丕渊 张文平 任楚寒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