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划调整看变化」高坪镇:紧抓改革机遇,深入推动产业融合
却写杂布计 发表于:2020-9-17 19:41:0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98
2019年底以前,

高坪镇、西高镇这一对“欢喜冤家”

在土地发展、争取上级项目等方面

存在着一些同质化竞争,

土地分散、农业劳动力不足、

产业规模受阻等问题,

阻碍了两镇的发展。




1.直到去年,


高坪镇、西高镇之间的发展壁垒被打破!

2019年12月17日,

广汉市撤销西高镇,


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高坪镇管辖,

合并成了新的高坪镇!

今年5月,

高坪镇将14个村、2个社区

合并成6个村2个社区,

圆满完成村级建制调整改革,

发展壁垒进一步被打破~

对于高坪镇来说,这一系列的区划调整不仅是整合资源的细微变化,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视频制作:广汉市融媒体中心(邓含浩、刘兴梅、张翰玥、杨雨)




1

高坪镇把握定位全新规划

合并后的高坪镇按照“强产业、促融合、补弱项”的发展思路,整合分散资源,从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全新的规划,立足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抓好菜花公园、稻虾公园、家庭农场创业园“三大园”建设,打造“天府粮仓、渔米之乡,构建独具特色的乡村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现代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产业融合示范区,“一核五治”先行区”,建设魅力新高坪。






2

做大做强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园
蓝天白云,微风徐徐,

白里社区稻虾公园风景如画……

从2018年起,

原西高镇就在白里村、金光村着手打造稻虾综合种养产业,

直到2019年1月,

全省面积最大的稻虾共养园初具雏形。







在发展过程中,稻虾综合种养产业也曾面临着发展空间受限、产业规模不够壮大、基层治理存明显短板等问题:如白里村土地流转率达到上限、金光村流转土地较分散、大量农村户籍人口在场镇居住导致管理有难度……



2020年5月,

金光村、白里村、西高场镇“强强联合”成了白里社区,

社区两委成员班子比原来年轻了7-8岁,

平均年龄只有44岁,

年轻一代的两委班子跟着时代走、跟着政策走,

乡村振兴的思想更统一、更开放,

更有带着村民共同富裕的冲劲儿!






白里社区通过广泛宣讲改革红利、整体规划优化金白两村产业布局、积极落实土地双挂项目、发展休闲农业等措施,进一步补短板强优势显特色,做大做强稻虾公园。




















李大姐

原西高镇金光村村民

合村之前,我们真的好羡慕白里村发展稻虾共养产业呀,那边道路整洁畅通、基础设施好,环境也美,跟我们这边不一样。现在合并之后,我们也被规划稻虾共养了,修路修沟渠的项目来了,我们也住上了新房子,有了新增收,真是太棒了!









在小龙虾养殖产业的基础上,

高坪镇还发展起了小龙虾垂钓、

田园观光等乡村旅游产业,

形成“绿色养殖+”、“生态旅游+”

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推动农旅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

带动境内农家乐等餐饮行业创收达到新高。












目前,

高坪镇稻虾综合种养已达到5000亩,

计划2021年底前发展到7000亩。



3

推动家庭农场集约化发展

成德大道在高坪境内全长9公里,沿线有小农夫、庭院时光、上水领地、水磨苑、一洞桥水产养殖、周裕家庭农场等多家有名的特色农场农庄。















村级建制调整前,成德大道两侧的文河村、万柏村、水磨村、双石村虽然产业业态丰富,但因存耕地流转率低、农民老龄化、农户空巢化等问题而大多数规模不大,分布较为分散,与成德同城化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的标准尚有差距。


村级建制调整后,高坪镇将文河村和万柏村、水磨村和双石村进行两两合并,并对龙潭社区的金色池塘、水磨村的小农夫家庭农场等数十家农场进行改造升级,将一个个“单打独斗”的农场串联成为一条“旅游小环线”,以特色家庭农场、观光休闲农业及种养殖特色园区基地为节点,以成德大道、北京大道及镇间交通道路为纽带,形成“家庭农场2.0”,进一步扩大增收渠道。






金色池塘家庭农场









9月10日下午,

四川省推进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

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代表走进广汉,

参观了高坪镇的金色池塘家庭农场、

小农夫家庭农场和庭院时光家庭农场,

对这三户家庭农场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






目前,高坪镇通过“培优、连线、扩面”三步走,建成广汉市首个家庭农场创业园,已经形成了折耳根、羊肚菌、红心火龙果、精品葡萄、娃娃鱼等6个特色产业。依托丰富的优势资源,高坪镇开发了“乡村美旅”小程序,将家庭农场线上串连,打造集购物餐饮住宿休息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深受游客青睐,截止目前,小程序点击率已达到30万人次!









▲点击上方图片并长按,进入“乡村美旅”小程序看看吧~




4

扩大菜花公园提高效益

自2014年起,

原西高镇依托油菜基地

大力发展以油菜花观赏为主的

乡村旅游业,

形成了广汉油菜花季品牌。




(花非花\图)▲

随着油菜花季带动春季近郊游产业的不断做大,原有的核心区域李堰村已不能满足游客的接待量,到了赏花季节停车难、游客拥堵的情况非常突出,并且该村已多年连续不断种植油菜,农田土壤超负荷运转;另一方面,该村的“邻居”马堰村油菜种植没有连片,没有形成规模,吸引力不足,该村村民期待发展乡村旅游。




高坪镇把李堰村和马堰村合并设李堰村,将更大规模种植油菜,实现连片种植油菜万余亩的目标,同时将观光游客向原马堰村分流,让更多群众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来,通过开办农家乐实现增收致富,共享菜花季带来的红利。








新村建设(图包秀芝)▲


合并后,李堰村还将进行整村规划打造,进一步配套完善道路、绿化、水利、旅游公厕、旅游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立足鸭子河优越的生态优势,围绕利用渔业生态养殖、生态湿地等资源发展周末休闲旅游,打造滨河湿地旅游观光、休闲垂钓和亲水游乐为主题、贯通广汉城区和什邡的沿河农旅生态走廊。

5

便民服务、基层治理更完善

区划调整后,镇域、村域面积均扩大,为做到区划调整后公共服务水平不减,基础设施等级不减,高坪镇在镇级层面同时保留了合并前的两个便民服务中心,村级层面则通过便民服务点和党群服务中心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轮班制度。







并且高坪镇在前期“院落长”的成熟工作模式上,因地制宜推行“院落长”、“单元长”、“片区长”“三长共治”模式,推动镇级管理下移,构建起“镇—村—组—院”四级治理体系,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院落长带领村民开展环境整治




▲水磨村干部变身快递员” ,村务信息直接送上门!


同时,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和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后,高坪镇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逐步健全,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院落改造图,上下对比






合并后的高坪镇正在牢牢把握发展

乡村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这个“牛鼻子”,

紧紧抓住改革机遇,

让群众共享改革红利!











资料、图片来源:高坪镇

特别鸣谢特约摄影师:敬明、秦立军、罗怀琨、李宁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高坪, #四川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