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多贡献」高坪:“5+3”特色产业挺起乡村振兴“脊梁”
知足常乐77 发表于:2020-9-23 18:02:0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674


近年来,高坪区立足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着眼乡村振兴、强农富农,因地制宜规划建设16个现代农业园区,着力构建“5+3”产业体系,实现了乡(镇)有产业园区、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伴着清晨的微风与空气中泥土的芬芳,9月21日,记者走进走马镇姜家祠村天下农园柑橘基地,但见大片柑橘树枝叶茂盛,长势喜人,村民们正抓紧基地管护和林下套种,一旁的气调库等农产品储藏设施正加紧建设,好一幅现代农业的美妙画卷。
天下农园柑橘基地是高坪区建设“中国晚熟柑桔之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据四川天下农园农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蒲晓东介绍,该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种植有大雅、金秋、砂糖橘、脐橙等晚熟柑橘品种,今年已进入试挂果,预计明年进入丰产期,年产量可达1.7万吨。



“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思路,我们以‘天下农园’为龙头,流转全镇5个村1万多亩土地发展晚熟柑桔产业,带动园区农户户均年增收达到6000元以上。”据走马镇人大主席邱红平介绍,目前该镇正加紧气调库、农产品展示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后可有效解决柑橘储存、保鲜、错季上市难题,为产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以前我们在外打工,除去各种开销,也余不了多少钱,现在产业园区建到家门口,通过到土地流转、基地务工,每年有一两万的收入,还照顾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说起家乡产业变化,基地村民江兴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以柑橘产业为主导,目前,走马镇还通过业主大户带动等模式,规模种植李子1400余亩,小龙虾养殖300余亩,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也让该镇成功入列2020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我们将抢抓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机遇,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推进农产品粗、精加工,坚持农旅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力争把走马镇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样板。”谈起全镇产业发展前景,邱红平信心满满。



在与走马镇毗邻的擦耳镇,漫山遍野的花椒则成为了当地群众致富奔康的支柱产业。在该镇尖山沟村脱贫奔康花椒产业园,花椒种植能手毛素琼正带领村民在园区里管护花椒树。
“今天的任务是把我们负责片区杂草除掉,认真观察下树枝长势情况,然后一并施肥......”毛素琼话音刚落,村民们干劲十足,用心经营好各自的“责任田”。



“由于我们这片地管得好,去年超目标产量150斤,超出产量的花椒,园区就按照市场收购价全部返现给我们,我们在园区务工也更有干劲,我们一定要把今年的花椒管护得比去年更好!”毛素琼信心满满地表示。
依托花椒产业,上千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人均年务工收入在1.2万元以上,带动全镇502户1620名贫困人口依靠花椒产业实现脱贫。据该镇副镇长李柏乐介绍,目前擦耳镇已建成高品质花椒基地近2万亩,今年产量达360万斤。进入丰产期后,预计产量将达到600万斤以上。



为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提高花椒产品附加值,该镇还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建设,引进四川玉润木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入资金上1000万元,建设青花椒粗加工和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线,目前年粗加工花椒达500多万公斤。
按照整村推进、规模连片思路,近年来,高坪区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加快建设“一区一园三环线”,重点发展“粮油、生猪、柑桔、花椒、蔬菜”5大优势产业,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3大先导性产业。目前全区粮食播面稳定在54万亩以上,柑桔基地达25万亩,花椒产业基地10万亩,蔬菜常年播栽面积33.6万亩,年出栏生猪50万头以上。
高坪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将立足城郊型农业区的区位优势,统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统筹城乡、三产融合”为路径,按照“一区一园三环线”为总体思路,全力将高坪打造为集农业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为一体的都市农业示范区。
高坪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杨巧玲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