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蓬安贫困三青沟“逆袭”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我心如烟卸 发表于:2020-12-4 14:11:40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55
通往村子的柏油路宽阔平坦,依山而建的川北民居风格统一,一块块高标准农田、清水鱼塘首尾相连,已形成规模的牛羊养殖奔康产业园镶嵌其间……从贫困村蝶变成乡村振兴示范村,这是四川南充蓬安县三青沟村人做梦都没想到的。



道路四通八达,产业欣欣向荣,三青沟村生机盎然

三青沟村党支部书记陈建清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刚嫁到三青沟村的生活直摇头,那时一家人挤在一间土篾房里,一口破铁锅既煮饭又熬药。村里不通路,种出的粮食也卖不出去。

穷则思变,先从修路开始。没有公路,粮食、柑橘、土鸡等无法运出卖钱,何谈摘掉穷帽子。修通一条致富路,是三青沟几代人的梦想和执念,也成了陈建清的“心病”。修路的问题越来越迫切,但这却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三青沟村有9个组,组组不通公路,一条崎岖陡峭的石崖路,曾因雨雪湿滑差点让几条生命断送,人们靠这条路与外界联系,也因这条路割断了几代人发展的希望。陈建清“不信邪”,身体瘦弱的她,大雪天穿着一双胶鞋走家串户、征求意见,背包里装着硬馒头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连续三个多月,陈建清用所见所闻写成调研报告,引起了县级部门关注。

2014年,寄托全村人希望的第一条公路建设完工,村子到县城从过去的大半天缩短到1个小时。2016年,村里又建成了4.3公里水泥路,人饮工程和灌溉工程顺利完工,安全饮水和生产用水得到解决;五改三建、厕所革命、水电气路讯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路修通了,没有产业带动,老百姓想脱贫致富无疑是一场空谈。陈建清下定决心要找出活路,她与其他村干部一合计,选定了“荒山变金山、杂草变牧草、农民变股民”的发展思路,并积极动员村民,协助回乡创业乡友建立领头羊专业合作社,建设三青沟村脱贫奔康产业园。

引进产业只是第一步,带动群众致富才是关键。陈建清提出“托养”“寄养”助农增收发展模式,引导53户村民以入股的形式托养黑山羊近200只、肉牛80头,帮助30余名贫困群众就近务工,人均年收入达2万余元。



通过托养黑山羊,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 摄影 汪泽民
村里有了产业,不仅拓宽了村民的致富门路,也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2019年3月,三青沟村被评为蓬安县乡村振兴示范村。该村以种养业和劳务经济为主,以领头羊和山青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立足脱贫奔康产业园,大力实施“百千万产业振兴工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壮大集体经济。

初冬时节,走在三青沟的村道上,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川北民居、赏心悦目的庭院小景;村活动室外的广场上,村民们正围聚在一起,健身、聊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记者 戚原 通讯员 汪泽民)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蓬安, #四川, #南充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