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主汛期 一线看迎战|“看不见”的隐患点,如何防范地质灾害?
素色流年783 发表于:2021-8-3 21:32:28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71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寇敏芳 摄影报道

点位背景

点多面广规模小——这是南充地质灾害的基本面,全市1865个隐患点中,威胁50人以下的中小型隐患点占比约70%。

作为丘陵地区地灾发育的典型代表,高低起伏的地貌,给隐蔽性、突发性强的地灾隐患提供了“藏身之地”,这些隐患点规模小且分散,发灾之前征兆也不明显,给识灾、防灾带来较大难度。今年以来,南充发生的地质灾害中约有80%属于预案管理外的隐患点。

未知隐患点防灾问题成为困扰我省的一道难题。近日,省地灾指挥部出台《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十条措施》有针对性提出构建地质灾害“专职监测员”“网格员”群测群防双控体系,鼓励群众主动查灾报灾,强化有人居住、活动区域风险隐患排查全覆盖,并把“雨中巡查、雨后核查”作为重点,竭尽所能及早发现风险隐患,降低“预案外”隐患点成灾风险。

“看嘛,正好砸到房子上,差一点就遭起了。”7月29日,川观新闻记者来到南充市顺庆新复乡天生桥村,10多天前,这里的一场大暴雨引发了一处小型滑坡,歪斜的大树和土石压垮了一间房屋。就在滑坡发生的前10分钟,屋里的3名正在抢救屋内物资的群众被当地乡镇干部“喊”出了门。

这是一处预案外的隐患点。所谓预案外,就是没有纳入四川地质灾害隐患管理的点位,相应地,也就没有防灾预案和专职监测人员。不纳入预案并非有意为之,由于地质演化的复杂性,导致地质灾害本身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和随机性,一些隐蔽性、突发性强的隐患,依靠现有的技术手段及认知能力一时还难以被发现。

据统计,目前我国80%左右的地质灾害都发生在已知的预案点外。7月以来,南充已发生4起预案外隐患点灾害,全部实现成功避险。这类灾害该如何防范?现有的成功案例给我们哪些启示?川观新闻记者来到南充实地探访。



预警高效响应,巡查排查全覆盖

“只要有发了预警,我们就全面排查。”7月15日上午,新复乡副乡长周浔收到顺庆区气象局发来的预警信息,提示未来24小时有暴雨过程,并发出了蓝色预警。随后顺庆区地灾指挥部电话调度了新复乡,要求当地加强巡排查。

密集部署之后,新复乡迅速行动起来。全乡共有8个村(社区),乡干部每人对口包干一个,和村组干部和网格员一起开展巡查和排查工作。周浔带着几名工作人员来到天生桥村,随后和村党支部书记罗双全会和。



天生桥村方圆约6平方公里,山坡连绵起伏,巡查该从哪里开始?罗双全自有一套,预警信息发布后,他会第一时间把预警信息转到村里的微信群,把各组组长、网格员发动起来,“每个人负责一块,确保实现全覆盖。”他也不会闲着,一般他会骑着摩托车沿着公路、河流、陡坡来回观察,“盯住重点区域,抓住关键问题。”

预警得以高效响应,靠的是我省自“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建立的群测群防体系。它如同一张大网,串联省市县乡村,各级均有防灾责任人员、监测人员,预警信息通过防灾网络层层传递,可以直通一线隐患点,有效打通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

抓住“空档期”,最大限度发现隐患苗头

7月16日,雨下得更大了,周浔和罗双全的巡查排查工作进一步加密。“我们最怕这种急暴雨。”周浔说,新复乡登记在册的隐患点只有1个,但在暴雨的作用下,“坡坡坎坎下面都可能发生灾害”。新复乡距离城区只有10分钟车程,不仅常住人口多,还发展了很多农家乐,暑期常有游客前来度假,防灾压力很大。

为了把未知隐患点上的地灾风险降到最低,新复乡的“笨办法”就是预警发出后,加大加密巡查力度,一旦发现隐患苗头,立即组织人员撤离。



这次的灾害就是周浔和罗双全在巡查途中发现的。7月16日,二人沿着乡道一路查看,下午7点过,他们看到7组路边一处山体的树木歪斜比较严重,判断会有滑坡发生,立即“吼”住坡下房子里正在搬运物资的3名群众,3人被引导往安全地带转移。很快,滑坡就发生了,房屋瞬间被掩埋。有村民回头看了一眼,他们只走了100米左右。

“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滑坡出现明显征兆到滑动下来会有一定时间。” 南充市地质环境监测站何涛说,南充的地灾规模普遍比较小,隐患前期的征兆微弱,平时识别起来十分困难,往往在强降雨的作用下才会给出明确“线索”。“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个空档期,最大限度发现隐患苗头,提前转移群众,不给灾害留机会。”

记者手记:防灾,不靠运气

“这次防灾成功应该也有一点运气成分吧?”

“运气是靠不住的,关键还是靠制度。”

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被何涛坚决“驳回”,他还拿出数据支撑——7月9日-16日强降雨期间,南充共有4起地质灾害发生于预案外隐患点,且全部安全撤离群众。“一次成功可以说是运气,四次肯定不是。”

南充的经验除了“专职监测员”和“网格员”外,让群众参与到防灾中来,平时加强培训,掌握灾害基本常识,在灾害“临门一脚”的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在仪陇大寅镇灯塔峰岩村,村支书张荣体巡查中听到山体“嗡嗡”作响,附近住户房屋和树木存在晃动迹象,结合汛前所学习的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判定为地质灾害发生前兆,立即组织群众紧急撤离,避免68人因灾伤亡;天生桥村村民罗广告诉记者,他判断滑坡的重要依据就是降雨,“如果连下两三天,我们自己就到外面去住了。”

未知隐患点灾害难防,但南充成功避险案例给我们启示:地灾防范不能只靠政府单打独斗,要当成人民战争来打。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