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高坪“三大活动”开启脱贫攻坚“擦耳模式”
戏做顿 发表于:2020-3-22 16:39:5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671


擦耳镇召开扶贫攻坚推进座谈会

绸都在线讯(首席通讯员 屈燕)高坪区擦耳镇距城区28公里,幅员面积38.2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山丘地形,自然条件较差;全镇有核准贫困村4个,贫困户710户2206人,脱贫任务十分艰巨。2015年,帮扶联系该镇的区委组织部积极发挥自身组织优势,联合交通运输局、文广体局组合发力,开展以“能力提升、助农增收、帮扶转化”为主要内容的脱贫攻坚三大活动,开启了部门合力帮扶基层的“擦耳模式”,为部门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鲜活的蓝本。

找准一条好思路:汇聚智慧出实招

思路决定出路。脱贫攻坚的成败,关键在于脱贫思路是否完善,脱贫措施是否到位。

底数清、情况明,方能精准化、针对化、差异化扶贫脱贫。为掌握擦耳镇14个村(居)扶贫攻坚的第一资料,联片县级领导、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杨廉玺带领党员干部分14个小组由村委会干部、村民小组长引路,分别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实地查看、问卷访谈,耐心细致地掌握每户群众家庭经济收入、支出、劳动力、身体健康状况、孩子上学等情况,并一一记录其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与意见建议。从镇党委班子到村支两委,从帮扶单位负责人到第一书记,党员干部走村入户,访民生、问需求、谋对策,走访群众率达100%,为群众情况精确化、扶贫精准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通过逐一比对认真筛选,最终确定710户2206名精准扶贫对象。

“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脱贫攻坚合力?如何做到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委组织部充分发挥自身组织优势,5次召集帮扶联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区文广体局的主要负责同志召开脱贫攻坚推进会,共同探讨擦耳镇脱贫致富途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脱贫思路在讨论中激发。集思广益后最终确定在擦耳镇开展以“助农增收、能力提升和帮扶转化”为主要内容的“脱贫攻坚三大活动”,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部长杨廉玺任领导小组组长。

在脱贫攻坚“三大活动”总思路的指引下,区级帮扶单位党组、镇党委、精准扶贫村驻村工作组、村支两委根据各自实际,迅速制定具体扶贫攻坚计划,细化目标任务、落实责任、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间等。2206名精准扶贫对象逐一建档立卡,因户因人施策、分门别类制定帮扶规划,实施“精准滴灌”。

培育一批引路人:能力提升强素质

“石头缝里面都能发展产业,我真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我相信,只要我们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横下一条心,我们村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擦耳镇村子坡村支部书记何启蒙对脱贫攻坚信心百倍。

“农村要发展,群众要致富,关键靠支部。”为给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撑,高坪区委组织部会同擦耳镇大力在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中培养致富带富人才。在高坪区委组织部的协调下,擦耳镇组织全体村“三职干部”到由贫困村变成富裕新村的宜宾市筠连县春风村感受“春风精神”、学习“春风经验”。

为切实提升党员的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高坪区委组织部指导擦耳镇着力强化村组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每个村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5人,致富带头人与贫困群众结对15户以上。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举办油桃栽管、厨艺、家禽养殖等技术培训班6期,培训360余人次,发放资料2600余册;协调南充现代物流园、高坪航空港等市内企业解决擦耳镇劳务用工100余人。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得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 77岁的秦禹俊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带头种植苗木20余亩,并免费为群众提供种植、修剪、灌溉、施肥等技术,有效带动周边7户群众种植桂花、银杏等50余亩。

确定一个好门道:助农增收破难题

“在干部的帮扶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也越来越有盼头。”村子坡村村民陈祖德一语道出了贫困户的心声。陈祖德的妻子多病,儿子离异,还有年幼的孙子由他抚养,在区委组织部“第一书记”陈肖霄的帮扶下,发展稻田莲藕种植、养鱼,年收入2万多元,家里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为帮助贫困群众找准致富奔康门路,以“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为目标,大力发展增收致富产业。鼓励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全镇共为贫困户购买发放鸡鸭苗5000余只、猪牛羊300余头、优质核桃等苗木3000株,预计可实现年均增收200万元以上。

同时,为使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着力推行“特色型党支部+专合组织+示范型党员户+农户”模式,全镇流转土地近10000亩,受益群众达4000余人。大山岭果业合作社带动规模化发展伏季水果6000余亩,引进“四川比尔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四川金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及返乡创业业主刘伯良等连片发展花椒1000余亩、莲藕1500余亩、核桃1000余亩、西瓜1000余亩、中药材260余亩。解决就近务工人员近200名,实现人均月增收600余元。利用扶贫资金、财政扶持资金,采购油桃苗5000多株,采取“业主代管”的模式,将收益的30%归贫困户所有,此项可为每户贫困家庭年增收5000元左右。

行路、用水……这些事关百姓生活的“小事”,对于贫困户来讲,却是能否摆脱贫困、发展致富的制约因素。区委组织部会同市规划测绘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文广体局等帮扶单位,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争取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维修山坪塘28口、水库1座、石河堰11口,蓄水池21口,新建蓄水池21口。硬化村组道路10.5公里,新修到户泥级便民路8.7公里,新挖生产便道路20.1公里。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为柏仁代、张云清等特困户建房12座,帮助维修房屋2座。

树立一面好风尚:帮扶转化添后劲

“脱贫攻坚不仅要让村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更要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树立文明好风尚。”擦耳镇村子坡村扶贫攻坚驻村工作组组长、区委组织部正科级干部魏乾坤在“民情日记”里这样写道。

为树立良好的文明新风,该镇通过开展“五法进村组”“文化惠民”“四评正风”等活动,强化村级治理,提升群众依法办事意识能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区委组织部的协调下,向区司法局等单位聘请法律工作者组建“法纪宣讲团”,开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14场法纪宣讲;在区文广体局的帮助下,组建一支文艺队伍,编排节目巡回演出10场。

针对农村赡养义务履行不好、友邻不亲善、好逸恶劳、不讲环境卫生等不良现象,在全镇范围内评选“孝老敬亲”“友善邻居”“致富能手”“卫生示范户”等先进模范46人,用身边的典型传递正能量。此活动开展后,在场镇与村子坡的村道路上,隔三差五总能见到一个年轻小伙子骑着摩托车载上保温桶给乡下爷爷奶奶送好吃的。“我们年轻人不仅要做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更要争做尊老孝老等各方面的楷模。” 平时居住在场镇的村子坡村村民何伟这样解释说。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