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车之王」铃木汽车为什么会离开中国市场,真是国人不懂车吗?
风来时狂放 发表于:2020-6-1 06:17:5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18
说明:以微型车著称的铃木汽车品牌知名度很高,在「2000/2010年」之间铃木微车的销量保有量相当的高,甚至连摩托车都有不错的市场表现。然而在近十年中铃木持续走下坡,最终因C端用户的普遍不认可导致不得不退出「中国汽车市场」。这里最有意思的是时间周期,相同的模式在北美车市实际已经上演过一次,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铃木汽车“频繁退场”呢?



核心因素-两点

    需求升级技术储备

「用户需求」的升级是不可挡的趋势,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内经济发展的速度快到令人难以置信。这点从近三十年的主流通勤工具的类型变化即可印证,比如:90年代这些车,2000年后摩托车与电动车,2010年后随即出现汽车保有量的爆发式增长,至今汽车保有量至少突破了3亿台。然而这与铃木汽车有什么关系呢?——消费升级是第一核心。



铃木汽车的「技术储备」似乎远没有想象中的理想,多年来只能以低标准的设计水平打造微型汽车,知名度很高的吉姆尼也是台“复刻G级”的逆向车。此类车随着网络信息传播速度的提升,以及用户审美标注同步提升,铃木微车被淘汰自然是“必然”。而在动力传动系统领域铃木也缺乏两点,落后的发动机只能在「轻量级微车」上,以减重提高推重比实现低油耗。




知名车型:
    奥拓雨燕启悦SX4维特拉等





这些「小车」的性能与油耗确实不差,然而也正如上文所述,这是在车辆足够轻的前提下才能达到的标准。而主流日系车在钢材方面的“造假行为”是有目共睹的,随着汽车领域各个模块的不断完善,以及用户对车辆基础知识的掌握越来越丰富——假设把铃木量产汽车送到「CIAIS」进行测试,这些车的成绩可能真的是大跌眼镜。



知识点

技术储备与产品定位决定了铃木没有随行业共同成长的能力,其产品只适合在某一汽车市场整体不够成熟的阶段,以看似具备高品质的汽车、面对C端不具备汽车品质分析能力的用户。而且在这一阶段的C端用户大多数将将具备通勤工具升级的能力,通俗的描述就是刚刚从摩托车预备升级「汽车」。此时只要是汽车就不会被“挑刺”,因为消费者了解的仅限于“汽车不是摩托车”。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提升,以及获取信息便利性(终端多元化)的升级。汽车用户对于车辆的知识获取渠道越来越便利,此阶段会逐渐具备对汽车品质的分析能力——哪怕只是初级水平,然而铃木汽车的水平相比现阶段的同级竞品,在对比之下已经为「低于初级」,那么这些车自然不会再被认可;加之铃木微车普遍存在高价低配的问题,被淘汰则没有任何值得惋惜。




总结:铃木汽车放弃了全球最大的两块汽车市场,转向全球人口最多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印度,这是预备再次重演“退场模式”。但好在印度还留给了铃木很长时间,所以铃木在这一市场中会再次上演一次“品牌神话”,不过在也许10年也许20年后还是会黯然离场。这就是铃木汽车的宿命,没有能力随着用户需求的升级而「同步升级」必然被淘汰,这也是诸多日系汽车要面对的共同问题。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责编:天和MCN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汽车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