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背后南充老兵们的抗美援朝故事……
什么大师特 发表于:2020-11-10 09:24:5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25


抗美援朝70周年

在枪林弹雨中前行

致敬南充英雄

近日

反映抗美援朝的电影《金刚川》火了

小编也去现场感受了

没想到电影里还有一个“小惊喜”

如图



相信每一个南充人看到了

都是骄傲而又激动的吧~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也有许多南充英雄们

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与敌人周旋

勇猛冲锋不惧生死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的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与军队并肩战斗,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连日来,小编先后走访了3位现居住在顺庆的抗美援朝老兵,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那场中国人民不畏牺牲、不辱使命,历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

1

Nanchong

罗万坤(87岁的抗美援朝老兵)

上了朝鲜战场我就没想着要活着回来

在顺庆区延安巷的一个四合院里,住着一位87岁的抗美援朝老兵,他叫罗万坤。“那年上前线我正好18岁,是炮兵,我耳朵当时都被炮声震出血了……”11月1日,当记者来到罗老住处,问起当年他在朝鲜战场上的经历,有些耳背的罗老显得异常兴奋,脑海里萦绕着枪林弹雨的难忘场面,话语滔滔不绝。



女儿骄傲地为自己的父亲罗万坤别上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就像歌中唱的那样,1951年4月,刚18岁的罗万坤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毅然决然参军入伍,奔赴前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罗万坤回忆,刚跨过鸭绿江,他就感受到了浓浓的战争气息,头顶上经常有敌机盘旋,部队要求白天不能有炊烟、晚上不能有明火,每走一步都要万分谨慎。罗万坤说,那场战争让自己记忆最深刻的是战场条件艰苦和敌人炮火的猛烈。

“那时候我们的口粮只有炒熟的面粉和煮熟的土豆。”罗万坤告诉记者,虽然当时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朝鲜战场的艰苦条件,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面粉稍微好点,饿了的时候就拿出来吃,一口炒面,一口雪;土豆就困难了,天气太冷,土豆都被冻硬了,根本咬不动,我们就把土豆放在怀里焐热,一层一层地啃。” 罗万坤说,由于长期吃不到蔬菜,很多战士还得了夜盲症,下午四点多就看不见了,大家只能互相搀扶着前行,就这样一次次胜利完成任务。

“我们炮兵除了作战前的炮火准备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运送弹药和粮食支援前线的战斗部队,越往前线走,炮火越激烈。”罗万坤回忆道,当时敌人炮火的猛烈程度给自己的印象特别深刻,他说,特别是美国人的飞机轰炸,一轰炸就是一整天,最多的一次一天轰炸了一百多次!

为了避开美军战机轰炸,罗万坤和战友们晚上行军,白天隐蔽在山沟里或坑道内,尽量穿树林,走山路,绕小道,无论雪地行军有多困难,都不走公路。

“曾经一起战斗的兄弟们,在一次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很多都英勇牺牲了。”罗万坤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和两位战友运送粮食回阵地,在河边休整时遭遇敌机轰炸,两位战友当场牺牲。

“我还记得,我们有往前线运送弹药的两匹战马,肠子被炸出来,我们只能用手给填回去,绑上绷带,继续完成任务。”罗万坤说,如果没有这两匹功勋马成功运送弹药,前线的战士会打得很艰难。

“到朝鲜参战我是抱着牺牲的想法,没想着要回来。”罗万坤告诉记者,自己很幸运,能活着回到祖国,还过上了安详的晚年。“我的战友们为了祖国人民,他们永远留在了朝鲜,他们才是真正值得敬佩的英雄!”

2

Nanchong

冯毓泽(8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

16岁参加志愿军 穿越火线送弹药

冯毓泽,1937年出生,1953年3月参军入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与敌人周旋,为保障前线的弹药供应作出了贡献。



8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冯毓泽讲述自己的作战经历

10月31日,南南来到顺庆区和平路半环巷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83岁的冯毓泽精神矍铄,胸前一枚枚军功章熠熠生辉。谈起自己的军旅生涯,老人记忆犹新,在他的叙述中,那一段峥嵘岁月就像电影画面一般浮现在记者眼前。

冯毓泽出生于绵阳。1953年2月,年仅16岁的冯毓泽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部队番号67军201师601团,任团政治部主任警卫员。同年3月,他和战友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

“我的任务主要是运送弹药和重要信件,战斗很激烈,敌人的炮火满天飞。只要炮火一停,我就往山上高地送弹药。”冯毓泽回忆,敌军经常用轰炸机昼夜不停地超低空对地面进轰炸,山沟中隐藏的机枪会毫无目的地进行扫射,他只能掐着短暂的间歇,背着沉重的弹药一口气迅速前进。

由于敌人的狂轰滥炸、疯狂扫射,为了抢时间、争效率,尽量减少损失,运输任务几乎都被安排在夜间进行。有时候,为了尽快将急需物资送到前线,只能不分昼夜在枪林弹雨中赶路。有一次,冯毓泽要翻过一座山送弹药,刚上山时,天还没有亮,在上山途中,由于视线不佳,他差点滚下了山崖,好在班长眼疾手快拉着了他。“一边是震耳欲聋的炮弹声,一边是陡峭的山路,现在想来仍觉得惊心动魄。”冯毓泽说道。

“为了保家卫国,必须勇敢坚强。”冯毓泽坚毅地说,面对生死考验他从不畏惧,作为一名军人,自己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完成好任务,突破封锁线,及时给前线送去弹药和补给物资。

“那场战争教会了我战胜困难,之后面对多大的挫折我都能坦然面对。”冯毓泽说,他生性乐观,经历过生死,更觉生命之宝贵。

如今的冯毓泽老人,喜欢看新闻,关注国防和军队建设,他说:“我的战友都很勇敢,比起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我幸运得多,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3

Nanchong

周正超(8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

支援朝鲜战后重建 用行动诠释中朝友谊

家住顺庆区民政局家属大院的周正超老人,今年已经83岁,这些天,每当他看到放置于客厅最显眼位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他的思绪都会被拉到60多年前。



周正超老人展示自己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我是1953年入朝的。入朝几个月后,38线上的战斗就基本结束了,如何在废墟中帮助朝鲜人民恢复生产成了我们的主要任务……”10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周正超的家中,老人坐在家中客厅沙发上,向记者讲起了自己的抗美援朝经历。

1953年,16岁的周正超在学校读书,听着大街小巷的援朝志愿军宣传,热血沸腾。周正超从小立志要参军报国,和父母商量后,毅然报名参加志愿军,后被分配到16军47师139团当通讯员,同年1月随部队入朝。

至今,周正超还记得当年行军爬山的经历,“我年纪最小,个子矮,那座山海拔有2000多米,为了减轻负担,我把厚点衣服都丢了,一路小跑才跟上了大部队。”周正超笑着说道。

“白天随时都有敌军的飞机轰炸,我们只能晚上行军,有时候会在附近的村庄休整,吃自己带的干粮,当地老百姓就主动给我们打水喝。”周正超回忆到,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会汉语的朝鲜人会向他们哭诉敌人的残暴,他们告诉周正超,只有中国军队才能把真正帮助他们。

同年7月份,中美双方签署停战协议,战争结束,周正超所在部队留在了朝鲜,帮助当地人民恢复生活生产。

“战事已经停歇,虽然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帮助朝鲜战后的恢复,但日常的军事训练绝没有放松,时刻处于战备状态。”说到朝鲜当地人对志愿军的欢迎和支持,周正超记忆犹新:“我们每次外出重建或训练,都会有当地百姓夹道欢迎,这份拥护让我们心里一直暖呼呼的。”

在朝鲜的五年多时间,周正超和战友们在朝鲜建工厂、修医院、打窑洞、建民宅……周正超和战友们把朝鲜人民当家人,时时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群众家里缺少劳动力,他和战友们一起帮忙,脏活累活抢着干,当地百姓对他们充满感激,双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周正超所在部队返回祖国时,朝鲜人民自发前来送行,场面宏大感人。

1958年,周正超回到祖国,随部队驻扎在吉林省长春市。1983年转业来到南充,1997年从顺庆区民政局光荣退休。

“多少年青的战士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我能够活到现在,看到国家一步一步的建设好,心里是无限的欣慰和感动。”退休以后,周正超喜欢看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他说:“看着祖国发展越来越好,国防力量越来越强大,我感到特别自豪,以前吃再多的苦都是值得的!”

我们铭记战争

因为珍惜和平

70年前

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用热血、用生命

守我山河无恙,护我家国安康

70年后的今天

物换星移,巨龙腾飞

繁荣之花在神州大地上绽放

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让我们铭记那群最可爱的人

铭记那段壮烈历史……

守正创新,勠力同心

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奋勇前进!

请转发

监 制 | 宋 涛 审 核 | 周 英

责任编辑 | 鹏 飞 编 辑 | 鹏 飞

欢迎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FM91.5南充交通广播】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顺庆, #南充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