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城被点名!未来五年,四川重庆要一起干这些大事
David902 发表于:2020-12-12 05:55:0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04


文丨西部

近期,多个省市都陆续公布了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的发展蓝图,意义自然非同小可。

对于川渝来说,这个计划更是具有特别意义。因为这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时代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接下来的五年,可以说是成渝双圈建设的起步期。走好这一步,对于成渝双圈未来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十四五”时期,川渝到底要一起干哪些大事?成渝双圈建设,又要完成哪些任务?西部菌根据四川和重庆的《建议》内容,作一些简要梳理和分析。

要说明的是,两地的《建议》都非常长,这里的分析只是选择几个大家关注度相对较高的点,如有疏忽,还请见谅。

先看四川方面。

01


在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全局上,未来四川要:


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深化拓展“一干多支”发展战略。

这里释放两点信息:一,四川未来发展有多重战略加持,在国家战略版图中有重要地位;二,成渝双圈规划纲要应该已经出炉。

02


《建议》明确:

提升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功能。

这个提法,对四川来说还是近期才出现的。具体一些目标是:


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打造全国物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构建国际航线、国际班列、长江水运、陆海联运等多通道协同运行体系。

众所周知,对处于内陆地区的四川来说,交通、物流方面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有着明显的劣势,但在双循环时代,这一短板有望缓解,所以必须抓住机遇。
03


“十四五”时期,四川具体到每个地方的发展到底如何,《建议》中有非常具体的表述。

首先,深化拓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其中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变化。

比如,首次提出“促进全省发展主干由成都拓展为成都都市圈”。同时:


发展都市圈卫星城市,建设都市圈功能协作基地,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

这意味着未来四川的发展主干就不再只是成都,而是成都都市圈。这一变化显然是对都市圈发展趋势的顺应,而受益最大的,毫无疑问是德阳、眉山、资阳。



这种受益,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已经体现出来了。如上个月底,成都轨道交通资阳线已正式开工,这也是四川第一条跨城的城轨项目。

此外,作为成渝之间的第四条高速公路通道,成资渝高速日前也传出将于近期通车的消息。

所以,未来五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成都”呼之欲出,“成都都市圈”将逐渐成型。
04


关于其他区域,还明确:


在环成都经济圈、川南和川东北经济区分别形成经济总量占比高、综合承载能力强、创新发展动能强、区域带动作用强的全省经济副中心。


这方面,此前西部菌已有过分析。上述三个区域对应的应该就是绵阳、宜宾、南充三座城市。这也意味着,它们将成为经济副中心的最有力竞争者。



相比此前定调的让七座城市竞争——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目前的范围可以说是缩小到了三座城市。

这其实更符合实际。毕竟,副中心不可能太多。像最近湖南就明确岳阳、衡阳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

当然,这不意味着其他城市就没有机会了。《建议》还明确:


强化重要节点城市同成渝双核及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协作;推进万达开等川渝毗邻地区联动发展。

上述区域对应的城市大致应该是遂宁、广安、内江、泸州、达州等。
05


《求是》杂志前不久公布的权威文章定调:


要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使之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点


这被看作是县城发展的新机遇。这次《建议》中有所回应:


开展县城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推进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培育县域经济强县,推动具备条件的县有序改市、有条件的县(市)改设区,做大做强中心镇、重点镇,建设省级特色小镇。

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对缺乏强地级市的四川来说,其实很有必要。未来,四川或将有一批县域经济强县脱颖而出。

06


再来看重庆。

对于“十四五”时期重庆发展的机遇,建议明确:


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为重庆高质量发展赋予了全新优势、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使重庆战略地位凸显、战略空间拓展、战略潜能释放,带来诸多政策利好、投资利好、项目利好,极大提振市场预期、社会预期。

总体来看,重庆的多重机遇,和四川的高度吻合,都主要是指几大国家战略的加持,以及双循环这一新窗口。这也说明,川渝未来发展的契合度非常高。
07


众所周知,重庆是一座典型的工业城市。继续增强自身的工业优势,无疑是重庆未来发展的立身之本。《建议》对此着墨颇多,比如:


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些年重庆的汽车产业整体进入转型期,但未来依然是绝对的重要产业。《建议》明确:

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发展电子、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消费品、材料等支柱产业,发展服务型制造。

除此之外,《建议》还专门提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近几年,重庆一直在推进智能化转型,也吸引了不少互联网企业和项目落户。未来,这方面的转型步伐将加快。
08


区域发展方面,有多个地方被点名:

着力提升主城都市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
做靓长嘉汇、广阳岛、科学城、枢纽港、智慧园、艺术湾等城市功能新名片,重塑“两江四岸”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引领带动中部历史母城、东部生态之城、西部科学之城、南部人文之城、北部智慧之城发展。
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好“三峡牌”,建好“城镇群”,推动适宜发展区域土地集约使用、产业集聚发展、人口集中承载,加快“万开云”板块同城化。

上述表述中,最引人联想的或就是“三峡”和“万开云”了。这里,西部菌不作揣测,但“十四五”时期应该会有明确的结果。
09


本文开头指出“十四五”规划是成渝双圈时代的第一个规划,川渝两地的《建议》中,自然少不了对双圈建设的部署。

四川方面直接提出:

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打造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高地。

重庆则提出:


展望二〇三五年,将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在如何做的问题上,四川提出,坚持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

重庆更是专门用一个章节来谈“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这里要指出的一点是,如果单看具体内容,可以发现重庆《建议》中对成渝双圈建设的表述明显更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四川方面不重视。



毕竟,双圈建设,成都和重庆才是主力。所以,相信在成都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关于双圈建设会有更详细的表述。考虑到成都方面的规划建议尚未公布,这里先看重庆。

关于区域发展,《建议》明确:

推动重庆、成都都市圈相向发展,加快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推动渝东北与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推动渝西与川南地区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川渝两省市全域发展。

很明显,成渝相向发展将是“十四五"时期,成渝地区发展的主旋律。相应的,处于成渝相向发展方向上的区域,也将受益。

比如,万达开、渝东北、川东北、渝西、川南。这也与四川《建议》中的相关表述形成了呼应。
10


关于基础设施建设,《建议》明确:

共建世界级机场群,打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

到明年天府国际机场正式通航,成渝双圈将拥有3个4F机场。西部菌之前就指出,结合现状来看,拥有3个及3个以上的4F机场,恰恰是顶级城市群的标配。

在这一点上,继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之后,将只有成渝双圈最快“达标”。这也算是坐实了成渝在航空枢纽上的“第四极”地位,而加上未来的重庆第二机场,这一地位将更加稳固。
11


建设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科学规划干线铁路、城际铁路、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

就在日前,有媒体报道,作为中国首条预留提速400公里/时条件的高速铁路,成渝中线高铁正在加紧审批。目前项目可研鉴修报告完成审查,可研审批加快办理,筹备先期开工点工作,有望在2020年底获得可研批复。



而在地铁方面,成渝主城区的地铁都已经向都市圈内部延伸。未来主要的看点将是跨区域地铁的实现程度,比如重庆地铁有没有可能延伸到川渝毗邻地区?
12




产业方面,《建议》提出:


优化、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同质化竞争明显,是过去成渝发展的一个重要软肋。《建议》首次明确成渝在产业上“错位发展、有序竞争”,这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也可以说是成渝建立新的竞合关系的关键所在。

13


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方面,《建议》指出:


实施便捷生活行动,支持户籍便捷迁徙、居住证互通互认,全面实现川渝两地就医直接结算,推进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推进公共交通、社保、医保等领域“一卡通”,推进公租房保障范围常住人口全覆盖。


这些公共服务的打通,必然需要过程。但一旦实现,的确如西部菌好友张银银所说的,川渝未来可能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详见川渝大融合加速推进!不仅是拆除“省界”,完全在缔造全球最大的“市”……)
14


《建议》在人才建设方面明确:

推动“重庆英才服务卡”与四川“天府英才卡”对等互认,共同打造“智汇巴蜀”“才兴川渝”人力资源品牌。

西部菌在以前的文章中就呼吁过,成渝在招揽人才方面,完全可以出台协同性方案,共同突出成渝的招牌,这样才能增强对外的人才吸引力,实现双赢。
15


关于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建议》提出:

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加快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

虽然四川方面的《建议》中未明确谈及“共建”。但在今年6月,成都官方媒体已释放明确信号:

从全国大棋局来看,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落子西部的成渝地区,是国家从战略宏观层面上优化科学技术研究区域布局的重要一步。

16




整体看下来,成渝乃至川渝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成渝双圈建设一定是绝对的关键词

下一个五年及更长的时间,成渝、川渝的关系必将翻开新的一页。顺应这种趋势,身处其中的个人、企业以及区域内的城市,都将找到新的机遇。

让我们共同见证。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