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授元帅之衔,忠元帅之职,尽元帅之事,却从未领过元帅工资
极品小处男处v 发表于:2021-9-8 07:31:5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56
2008年12月25日,位于韶山的毛泽东遗物馆“一号馆”前,早早就迎来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待开馆典礼结束后,他们井然有序入场,和尊敬的毛主席,来一场跨世纪的“相约”。千余件遗物,好像每一件都能让人联想到,毛主席当时的模样。不过要问“最特殊”,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得数那一件泛黄的白色棉质睡衣。



其实单看睡衣,人们也不知道它原本是不是棉质,因为那141厘米长的睡衣,从上到下的补丁多达73个,很难从中分辨出哪里是这件睡衣本来的布料。听闻介绍,人们才知一国之主席,竟然一件睡衣穿了20个年头。而这背后,只是因为他想着国家还很困难,他不能开浪费这个头。

细读每一个故事,都让人肃然起敬。所以有这样一心为民、为国、为党的领导人,领导着国家,中国何谈不会越来越好?然而很多人不了解的是,无数老一辈革命家一生都过着这样节俭的日子。因为他们也都过过苦日子,深知百姓生活的难处。例如,开国十大元帅之首:朱德。



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怀仁堂异常热闹,因为这里将迎来新中国史上,首次军衔授衔典礼。将星齐聚,10位历经无数次生与死,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新中国的成立,百姓的解放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将领,纷纷从毛主席手中接过命令状,开国“十大元帅”由此确立(刘伯承、林彪因病缺席)。

朱德在这其中为“首”,是人皆皆知的。可是鲜有人知,他虽授“开国元帅”之衔,忠“元帅”之职,尽“元帅”之事,却从未领过一分“元帅”的工资。直到他去世,21年始终如此。若要问为什么,依旧是那句“国家还很困难,百姓们还未过上好日子!



1886年12月1日,朱德出生在四川仪陇县,一个佃农家庭。何为佃农?简而言之泛指的是,封建社会里主要靠从地主手里租种土地谋生的农民,遭受着多重剥削,日子大多都过得比贫农还穷。所以,即便是朱德授开国元帅之衔,在党中央担任要职,待遇逐渐提升,他也依旧忘不了过去的苦日子,一心想着如何才能让穷苦百姓过上好日子。

他会在走访全国多地,发现农民生活问题时,致函党中央为农民发声,提出“因地制宜,不能强求一律”的概念。他会在视察多地,发现“公共食堂”限制发展后,致函党中央提出“恢复集市贸易”。尽管这期间,他自己也处于一个“特殊环境”里,可他还是选择了“冒险”为人民谋福祉。



在朱德的眼中,“共产主义”不该有“私心”,“共产党人”也该是没有私心的人。所以,他生怕自己占了不该占的便宜,得了不该得的功劳,让国家和人民吃了亏。可很显然,他哪里有多得过一分,他甚至把自己该得的都献了出去。

谁能够想象得到,一国元帅离世时,所有存款仅有2万元?而就算仅有2万元,他也未曾将这些留给儿孙。在意识到自己时日不多时,他就时常给家人说,他的一切都是公家的,待他走后存款要作为党费上交给党,其余的一切都要上交给国家。



朱德存款清单

谁又能够想象得到,作为开国十大元帅之首,朱德生前所穿的袜子都是破的,都是补了又补的。就连大家能够看得到的鞋子,他一年到头都难得买上一双。皮鞋穿到卷边了还在穿,拖鞋穿到后跟儿都炸开了也还在穿。而他的被褥和床单,也同样是补了一个又一个补丁,多年都未曾更换过。



平日的生活更是和“奢靡”毫无关联,几乎顿顿粗茶淡饭。他不仅自己这样过,还会教导他的孩子们也这样过。总说,衣服只要干净整洁就好,新的旧的都一样。总说,节约要从每一滴水每一分钱开始,所以连早上洗脸他都舍不得多用一些。而那些节约出来的钱,也要去支援国家建设。总之,在他的眼里,钱就该花在该花的地方,容不得半点浪费。



1975年朱德工作照

而这一切的一切,他从未想过被他人认可,或者是被人民称赞。因为在他看来,他只是在为他心中的“共产主义”,和自己“中国共产党人”身份,尽应尽的义务,担起该有的那份担当!

所以,不领“元帅”那份工资,只是他勤俭节约的一生中,常见的一种操作罢了!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四川, #仪陇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