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坪:复耕撂荒地 变现“丰收田”
知足常乐77 发表于:2020-10-28 14:25:5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682


近年来,高坪区瞄准农村土地撂荒突出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群众收入,有力促进了脱贫攻坚进程。
10月27日,在位于走马镇十圣村的红星果业专业合作社油桃采摘园里,村民们在农技员的指导下开展除草、开荒,将有20余年树龄的油桃树全部换新。
“今年我们对老树全部移除后复耕,重新从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早熟油桃和油蟠桃。”据该镇农技员张映责介绍,今年全镇通过开展一对一技术帮扶、组织助耕服务、推广农业技术等措施,实现产业增种扩面,撂荒复耕地面积达451.7亩。
“一年半后桃园可实现挂果,经过复耕重新培育,预计第一年产值可达20万元。”园区负责人梁小平粗略计算道。



擦耳镇,1900余亩闲置荒地“复活”,变身“丰收田”,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增添了新动力。
这段时间,来自重庆的一批客商陆续驱车来到擦耳镇擦耳村,购买当地优质生姜,村民们忙着将刚挖出来的新鲜生姜集中装箱过秤,田间地头处处充盈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生姜销路相当好,要是窖藏错峰销售可以卖到近10块/斤。我种的4亩生姜收获了近7吨!”说起今年的好收成,擦耳村村民秦禹杰难掩心中之悦。
据秦禹杰介绍,过去村民“守土而居”,起早贪黑种植小麦、水稻等传统农作物,经济效益不佳。随着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村里土地大面积抛荒,农村面临“空心化”。今年受疫情影响,在镇村干部的宣传引导下,他将邻居家2亩多撂荒土地全部发展生姜种植,预计产值可达7万余元。



“今年我们通过征求村民意见,组织发动村民对闲置土地进行合理复耕复种,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全村撂荒地实现全面复耕。”据擦耳镇擦耳村村委会副主任李林春介绍,目前该村已引导有劳力、懂技术的村民外出务工1400余人。对于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村上集中整治撂荒地280余亩,划分给留守贫困户和村民发展生姜、水稻、玉米、花生、油菜等特色作物。今年全村复耕种植生姜120余亩,涉及群众200余户。预计产量达170余吨,产值近200万元,户均年增收上万元。
据区农业农村局农牧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姜田英介绍,今年全区撂荒地复耕面积达到8796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生姜、大豆等农作物,增产350余万公斤,增收达700余万元。下一步,该区将继续深化撂荒地整治力度,对已复耕的耕地进行合理流转,积极招引优质业主,整合高标准农田等农业项目,最大程度提高已复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率。
高坪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杨巧玲 报道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