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高坪区文旅扶贫: 无怨无悔我的编织梦
海田1 发表于:2020-10-28 21:45:2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793
南充高坪区竹林资源丰富,早在千年前,当地人就开始用竹条编织鱼篓、箩筐、凉席等简单的生活用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用作"锅、碗、瓢、盆"的竹编实用器具,逐渐转变为精湛的竹编艺术品。斑竹竹编,在继承传统竹编工艺编织法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剪纸、木刻、国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山水花鸟、名人书画等用竹编的形式呈现出来,可以称为"艺术中的艺术"。

2009年,作为外乡人的万学成立了高坪区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
基本情况


南充市高坪区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由亚太地区青年竹工艺师万学创建,2008年6月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南充市文化局颁发:"高坪竹编"为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司主要生产经营竹编制品、竹工艺品、照明灯具制造、灯具、装饰物品批发、技术推广服务、货物进出品、技术进出品等。

进学校、进社区、请师傅,竹编技艺传承不仅引进来也走出去,将竹编产品、竹编画、竹编工艺品远销马来西亚、台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同时也学习多国竹编文化、技艺,取其精华。采取办班培训、现场培训、分类培训等方式,每年培训竹编技术200余人次,使竹编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与推广。



竹编助推脱贫情况


公司结合当前扶贫攻坚工作,为当地的老百姓,主要包括贫困村民、留守妇女、老人、残疾人等,结合他们体力不强、文化不高、又不能外出务工等特点,为她们量身设计好学、易上手、见效快的工艺与实用相结合的竹编产品——竹灯饰系列。

现已带动以斑竹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县的贫困村里的贫困户、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残疾人上千人,从事竹子种植、竹编生产,竹子运输、产品加工、组织收购、产品包装、贮藏销售等产业链服务。



"竹艺扶贫"的辐射范围还不仅仅局限在高坪区,万学还在仪陇县建立了一个"原材料供给基地",通过培训,发展了10多户贫困户,利用当地竹木资源,给公司提供原材料,每月给贫困户带来数百元的额外收入。

为了更好地推销产品,公司与合作社分别在淘宝上同时开设了《南充高坪斑竹竹艺》品牌店铺及若干个人店铺,斑竹竹艺成为淘宝和阿里巴巴上最大的竹编灯饰供货商之一。从2015年至现在,几乎每天都有近百单左右的竹编灯罩通过EMS、中通、申通、京东等快递公司发往全国各地,包括台湾、香港等地,手工竹编工艺产品年销售额近千万元。大大地提高了合作社社员的积极性和家庭收入,社员,及贫困村民工资由原来的每月400-500元上升到现在每月2000-3000元。并提高了这部分特殊群众在家庭的地位和社会价值。



典型事例


公司创始人万学,从1988年开始拜师学艺,坚守竹编技艺的开发与研究32年,自身练就了一手过硬的竹编技艺本领,掌握平面竹编高、中、低档竹编技艺及设计能力。手工启出透明度极高的蔑条,把蔑条放在报纸上丝毫不影响看报的效果,并且能编织出细如发丝,薄如毫发的竹编艺术品、收藏品。

2015年,万学牵头成立了高坪区斑竹小康竹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周边县区老百姓(主要包括贫困村民、留守妇女、老人、残疾人)等,利用所学竹编技艺,开展了农村人员竹编培训班20多期,共培训1000多名学员熟练上岗。

高坪区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把扶贫基地、扶贫车间建到了乡村,让当地村民就近居家灵活就业,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增强自信。最终,解决了扶贫路上最后一公里难问题,由此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合作社《全国巾帼文明岗》。

2019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残疾人就业先进单位》称号。同年,创始人万学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入选"2019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



(四川省文化馆 南充市高坪区扶贫开发局)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