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四川已有近千个市镇!最早的乡镇源于……
什么大师特 发表于:2022-8-28 08:04:42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28
加强古镇研究,留住文化根脉

文/徐平

近些年来,很多市县里,能够被认定为是古村落或传统村落,也确实还多少保留有旧时形态的村落,已经是屈指可数。没有了物质载体,没有了人,文化也会随之荡然无存。农村的发展水平,更多地被解读为城镇化的水平,其结果必然是生活形态的模式化和文化形态的单一化。

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的巴蜀乡村传统文化,最终会在人的逐利求富的欲望中和掠夺式的开发中,变味或完全失去其本真。

乡土性的东西看似寻常,其实,其中的许多元素和细节,朴素、平实、自然、生动,也不乏充满艺术和灵性的东西。这些恰恰是现代城市生活中越来越少见的。

1

古乡镇的起源

乡制,始于西周时期。《周礼·大司徒》中记载有:“五州为乡。”《广雅》中记载有:“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

2017年,考古工作者在四川郫都区指路村发现一处战国至秦汉时期的聚落遗址。该遗址出土器物中有一块双耳陶罐残片,残片上刻有“×子乡”的字样。考古专家认为,该陶片的发现为明确汉代基层乡级聚落提供了实证。



▲“X子乡”字样陶片 图片来源:中新网

唐朝时对乡制有了更细致的规定,即“诸户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镇制,早在唐代以前就已出现。《新唐书·兵志》中有:“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

乡和镇的建制及其治理模式随着朝代更迭发生着变化。商业或经济意义上的乡镇,则于宋代时才真正出现,时以市镇称之。

宋《事物纪原》中记有:“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据统计,两宋时期,四川盆地范围内就已形成近1000个市镇。

明清时,对市镇有更明确的界定,即从民居聚集、商业贸易和禁防管理上来解释和说明。清乾隆《遂宁县志》中记载:“无城郭而民居稠密、通商旅便交易者,古谓之镇。亦有按期为市概称场镇矣。”至清末,四川盆地范围内的市镇数量估计已超过5000个。

清宣统《广安州新志》记载:“历代乡镇繁盛者升县,县废者改乡镇。轻重繁盛丰德,五里五党之遗哉。兵燹经,乡镇亦多徙。乡有广狭,镇有大小,究厥盛衰,因乎贫富。地多因山水、城呰为目,亦假寺庙、桥堡为名习便旧称。”这段话对乡镇的兴衰变化及其原因,以及乡镇的名字由来,给出了简要说明。考察四川各地古乡镇之变化因由,大致如此。

乡镇场市有大小,各地叫法也有差别。巴蜀地区多以“场”称呼之。典型的,川西坝子里就有很多以“场”作为镇名的,如董场、蔡场、韩场、唐场、王场、文家场等。民间习称为场的就更多了。对应地,其他一些地方,则称为“集”“圩”“店”“街子”等。

乡场或市镇,是地域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经济形态的高度聚合体,承担着众多的社会功能。

古乡镇,不同于家族意义上的群居聚落,它的形成,既是行政管理的机构派生,也是农商经济的发展使然。当然,追本溯源,古乡镇一般都是从小的村落、“幺店子”、草市、集场、驿站、兵屯或镇卫等发展而来的。

相当长的时间里,很多古乡镇,其名称、辖属与辖域历经变化更迭,其中一些古乡镇,由早期的县城变化而来,其县制延续时间长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如郫县唐昌镇、新都新繁镇、广元昭化镇、武胜中心镇、青川青溪镇、青白江城厢镇等。



▲青白江城厢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

古乡镇大致包括三种类型

梳理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乡镇大致包括三种类型,一是资源型乡镇,即以开采和输出当地自然资源为主业的乡镇;二是商贸型乡镇,即承接多地农商物资的囤积、转运与交易的乡镇;三是综合型乡镇,即前面两种类型以外的乡镇。

古乡镇的形成,通常需要具备三大要素,一是有着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即适宜生存与居住的环境,包括丰足的水源和物产;二是有着与四邻或外埠便利的通达方式,典型的如要道或要口,水路或陆路交通;是有着能吃苦耐劳、适时应务、和睦相处的人群。

此外,特定时期的商贸需要或军防需要,即其历史功能,也是一些古乡镇形成和规模发展的重要原因。例如盐业,在历史上就促成了四川很多乡场的发展与繁荣;另如茶业、糖业、铜业、纸业等,也促成了四川一些乡场的发展。历朝历代的军屯镇守,在促进边地开发的同时,也促使了这些地方乡场的形成。

四川古乡镇,有其特定的聚落空间形态和地域性特点。

从物理层面上看,有街道空间和建筑空间;从使用属性上看,有公共空间和非公共空间;从功能角度上看,有政治空间、文化空间、居住空间、商业空间等。透过这些空间,可以更好地考察和分析古乡镇聚落的选址与形成、形态与规模、结构变化与发展,以及古乡镇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力等。

四川境内的沱江、嘉陵江、岷江等大小江河流域,因于气候温和、物产多样,远古时期就是人居上选之地,星罗棋布于其中的各个乡镇所在地,得水藏风,聚财聚气,更是古人所谓的“风水宝地”。多次战乱和灾害后,很多乡镇终能振兴与繁荣,正是得益于其嘉好山水原本的丰沃与恩赐。

4

移民组成的四川古乡镇

对于四川各地古乡镇而言,已经无法用“原住民”这个词语来准确表达人与居地之间的关系了。

秦汉以前,现四川地域的大部为古蜀国与古巴国领域,其中间杂着一些小的侯国或封国,以及少数民族领地。秦人,大概是秦灭巴蜀后最早的移民,其后有更多的中原移民进入巴蜀各地。

汉武帝时的西南开发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中原人以及“僚人”等少数民族入蜀,再次融合和改变了蜀地居民的血统构成。

隋唐至宋元,各朝代更迭之中,又不断有中原与北方移民,以及少数民族移民进入巴蜀各地。

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两次“移民填川”运动,可谓是四川地域内所经历的最大的两次移民潮,其移民数之多,移民迁徙范围之广,空前未有。可以说,四川古乡镇历史,也是一部厚重的移民史。

移民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引入了红薯、玉米、土豆、辣椒、甘蔗、烟叶等多种高产农作物,用他们过人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在新乡地创造新的辉煌。

4

移民文化是四川古乡镇鲜明的特点

四川各地古乡镇最为鲜明和最具特色的是其丰富多彩与兼收并容的移民文化,这种移民文化典型地表现在语言、建筑、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

多省移民和多地语言的融合,成就了巴蜀方言。明清两朝,入川移民中湖广籍人数最多,加之四川与湖广两省本就相邻,语言互有近同,因此,两湖地区的语言对巴蜀方言的形成影响最为显著,以至于清晚民国时期一些地方将“湖广话”称为“官话”,即官方语言。

事实上,川东、川西、川南、川北,不同地方,甚至相邻的乡镇,都会因其早期移民的主源及其数量多寡而有语词与口音上的不同。外省来川移民中,来自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客家人为数不少,一些地方甚至密集度很高,如成都的东山地区、南充仪陇地区、内江的隆昌地区和凉山的西昌地区等。至今,巴蜀方言里还保留有一些“客家人”的词汇。

客家人的到来,对四川多地乡镇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文化层面的影响极其深远。客家人祖籍地的一些风俗,如饮食习惯、民间艺术、祭拜仪式等,更是深深扎根于巴蜀各地,世代传承,一些乡地节庆活动中的“烧火龙”“舞狮子”“高台戏”等民间艺术形式,就是早期客家人引入并传承下来的。



▲南充蓬安县周子古镇舞龙舞狮表演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多地多样化的民间艺术,大大丰富了四川乡村文化生活,在不断融合、传承与演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如川北灯戏、川西花鼓、四川清音、川剧高腔等巴蜀地区特有的表演艺术,以及其他各类民间艺术。四川很多地方的特有产品,如“宜宾芽菜”“南充冬菜”“郫县豆瓣”“潼川豆豉”“唐场腐乳”等的制作手艺,也都是当年移民从原籍地带过来的。

四川多地乡镇的旧时建筑,包括民居、祠堂、会馆、庙寺、牌坊、坟墓等,都或多或少地带有移民原籍地方风格。民居建筑,制式不同,形态各异。

保留下来的众多的同乡会馆,如湖广籍移民会馆(常用名禹王宫、帝主宫、真武宫)、江西籍移民会馆(常用名万寿宫)、广东籍移民会馆(常用名南华宫)、福建籍移民会馆(常用名天后宫、天上宫)、陕西籍移民会馆(常用名武圣宫、关圣宫)、四川籍移民会馆(常用名川主庙、二郎庙)等等,在建筑的制式、结构与布局上,以及装饰艺术上,堪为古代建筑典范,也是早期移民历史的宝贵物证。

5

古乡镇里的家风传承

家风熏养与传继,尤为古人所重视。几乎每一个古乡镇里都记录有因家风良好而家成业就、光前裕后的故事。

所谓家风,即由祖辈世代养成并传续于后代的一种风尚,体现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多个方面,通过家规训范来约束家庭成员,尽力做到持家守业、砥节奉公、诸善奉行、精进不休。

三国蜀汉诸葛亮的《诫子书》、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明朝周怡的《勉谕儿辈》、清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等,历来被当作经典用以教育后人。



▲《诫子书》铜雕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四川古乡镇里保留下来的一些家谱或宗谱中也多记有祖训和家规。安仁的计氏、新繁的费氏、白衣的吴氏等就是因家风清白和家学承继而成为了德高望重的乡贤。

毫无疑问,家风乃立家之本,既是一家之规矩,也是社会之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绵延兴盛之基因。良好家风的保持,不仅有助于家族的兴盛,也是整个社会和谐与民族进步的重要支撑。

古乡镇,是有故事的地方。乡土文化,博大精深,而古乡镇就是人们留住乡愁和文化记忆的载体。

研究古乡镇文化,就是要弘扬笃信好学、遵道秉义、求同存异、济世爱民的思想,秉持俭约自守、力学笃行、开拓进取的理念,传承勤慎肃恭、崇德向善、孝老爱亲的美德。

研究古乡镇文化,也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对于加强文物保护,加强传统民居、历史建筑、名人故居,以及其他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形成良性的乡村文化生态,推动文化交流等,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新时代里,乡村建设与发展仍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古乡镇的记录与研究,有助于我们思考更多的问题。

例如,可以在古乡镇的形成、兴盛、留存与衰亡中,寻找农乡可持续发展与其现代化转型的思路,探究现实乡村空心化、文化断裂的深层次原因,构设现代农村社会的治理模式,塑造多元共生、多态共融的现代乡村生活;深入挖掘和利用古乡镇文化资源,将现代乡村建设与传统人文精神作为双重支点,以内涵激发外延,提升农乡知名度,进一步促进农乡健康发展。

文化是古乡镇的血脉,是乡人的精神家园和乡场建设的沃土,也应该是新时代农村发展的突出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各种思想文化交融更加频繁,更迫切需要深化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更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内涵。

毫无疑问,对古乡镇文化进行研究和传承,对于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