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飞扬之声广播台专访营山县文联主席、作家晏良华
素色流年783 发表于:2020-11-16 20:57:4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37


世事纷繁 耕耘不辍

——西华师范大学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栏目专访营山县文联主席、作家晏良华



本期推荐:近日,西华师范大学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栏目记者专题采访了营山县文联主席、作家晏良华,西华师范大学飞扬之声广播台是隶属于学校党委宣传部的一个学生组织,飞扬之声广播台共设五个部门 分别是播音部 记者部 电台部 视觉部 秘书处。每个部门各司其职,在各自负责的领域里大放异彩。我们用镜头记录师大校园的点滴,用朴实细腻的文字叙写师大的故事,用真诚的声音传达新时代的美好故事。今天,《营山文艺》专题推出飞扬之声广播电台《身边》栏目对作家晏良华的采访直播,让我们以文学的视觉走进作家的身边。






飞扬之声〈身边〉采访作家晏良华(第一段)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身边,讲述你我身边的故事。广播前的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中午好!欢迎收听每周三中午准时与你相约的身边,我是实习主播薪憬。

文学在内容上给我们提供了认识生活的窗口,同时还以它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形式,为我们展现无穷的艺术魅力,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文学艺术百花争春、群芳斗艳。不仅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大师,还产生了大量的文学流派。唐诗中有田园诗派、山水诗派、边塞诗派;现代诗歌创作中有新月派、象征派及后来的七月派、九叶派等。可谓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营山县文联主席、长篇小说《陵江残梦》的作者晏良华老师,让我们一起跟随他,走进他的文学故事。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晏良华老师好,欢迎做客身边,先和广播前的听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晏良华:广播前的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晏良华。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说起作家这个职业,其实也算是很多人小时候曾经幻想过的一个梦想吧。大家最初对写作的理解可能是从小学的看图写话开始,从简单的对一幅画一个场景的描述,再到后来去学习写日记写一些有主题的作文,这可能是大多数人一开始对写作的认识和理解了。那老师我特别好奇您最开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呢?

晏良华:我最开始写作是从上初中的时候,那个时候在农村,家里很穷。班上有同学有连环画,大家就借着看,我从看连环画开始变得喜欢读书了,在写作的时候我又可以把农村的一些经历结合进去,所以当时我写作文还写的挺好。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其实我觉得写作也是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观察和阅读量的一件事,一般来说身边很多爱看书有故事的同学,总感觉他们有写不完的话,写作对他们来说真的不算一件特别难的事情。但其实很多小伙伴对于写作还是不太擅长的,每次写作文啊都会构思很久或者就是充分发挥想象力,瞎编乱造一些和主题相关的故事,真的是一件让人有点头疼的事情。那对于老师您来说,那个时候你对写作最初的认识或者说印象是怎样的呢?

晏良华:写作算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件事情,那个时候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拿去做范读。而且那个时候我特别喜欢订阅书籍,但是家里没有钱,就拿多余的粮食去卖了钱拿来买书。我那个时候有订过一本杂志叫《小溪流》,然后在初二的时候我写了一篇一万二千多字的小说寄给了这个叫《小溪流》的杂志社,杂志社的编辑很快就给我回了一封1000多字的回信给我,指出我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这对我启发很大······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那其实这也算是有天赋的成分吧,您很小就对小说这些东西是感兴趣的,而且杂志社能跟您回信1000多字,说明您当时写的东西人家是看进去了的。那这个小说也算是您的第一个处女之作吧,这么小的年纪能写一万多字我是真的很佩服,那个时候阅历什么的也不会太多,那您那部小说是关于什么题材的您还记得吗?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创作那个小说的一些内容和灵感之类的吗?

晏良华:那篇小说叫《重逢》。讲的是比较青涩、朦胧的青年男女的那种说是友情又像爱情、说是爱情又像是友情的那种朦胧的情感吧。那个时候,青年男女都比较喜欢看这样的小说,所以我就去写了。可能当时自己也处在青春期,不是很懂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情感,但是写的就是比较清纯、青涩、朦胧的感情吧·····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我在初中高中的那个年纪也喜欢看言情小说,毕竟那个时候算是一个心智刚刚开始成熟的阶段,大家对爱情、友情之类的情感都处于一个比较懵懂和向往的一个状态,所以会抱着一种从那些言情小说里解疑答惑的心态吧。那老师,我们现在的写作老师就会跟我们讲很多框架,比如说开头结尾过渡高潮什么的,确实有时候自己的思维会比较刻板和定向,缺乏了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那老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突破这种框架,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些您自已这么多年写作经验中的一些技巧吗?

晏良华:当时我们的语文老师都不是专职教语文的、他是一名数学老师教我们语文……这样的好处就是,他没有那些条条框框地给我们讲写作的知识……所以我就敢发挥自已的想象力去写作………语言这个东西是要靠生活积累出来的,没有生活的积累你的文字就没有生活的色彩,文学语言是需要在日常生活沉淀,才能有生活的色彩。我当时经常给一些报刊和杂志社投稿,经常被打回来,但是我还是一直坚持去写作、去投稿。搞文学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一定要坚持多读书,因为在看文学作品的时候,初学创作者也需要一个模仿的过程,多积累才会有创作的源泉……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语言是一个需要考察自身敏锐度的东西,只有多看、多听、多写才会提高自己的敏感度、培养自己对生活的语感。而且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我们的文学语言艺术也是从生活当中来的,对生活保持敏锐度并且善于去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在落笔的时候写出有生活气息的东西,对生活有深入的思考,那么你的作品才有思想的灵魂。当然了,我们自己积累是一部分,另一部分也需要一位“师父”来领我们进门。那在您的小说写作生涯中,有没有出现过一位启蒙老师或者说一个人带您来到了新的转折点呢?

晏良华:我初中的历史老师是一个很会写作的人,他在我们县也是很有名气的一名作家,初学写作的时候,他曾经给我讲过小说写作的一些理论知识,但我都听不太懂,也不能理解他讲的写作方法。后来,我写了一篇农村题材的小说,他帮我修改了这篇小说以后,我瞬间就对小说创作的方法和语言技巧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他修改后,我的整篇小说就具有了文学的色彩,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感觉学生写作文和写小说是有天壤之别的,这给我的启发是挺大的,这也算是我写小说的启蒙阶段……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启蒙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多人就是因为启蒙老师才使得其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以至于是热衷。包括我们同学平时上课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倾向性,比如对自已喜欢的老师喜欢的学科会更加感兴趣。说完老师您写作的启蒙过程,那您是怎么走上了作家的道路,您从什么时候有了开始写书发表出去给更多的人看的想法?

晏良华:说起我真正开始写小说,当时是在上班的业余时间里,在网络上看一些小说。然后自己也开始试着写,并在网络上搞连载。当时觉得好玩,在网络上上传和发表小说也很容易,没有在纸质刊物上发表小说那么难,觉得创作和发表都很自由。 当时只是抱着好玩的心态,然后没想到山东那边有个导演在网络上跟我联系,说可不可以把我的小说改编成-一个电视剧,我当时心里其实挺惶恐的,不知道能不能把这部小说写成功。于是,我很坦诚地给那位导演推荐了我们县的另外一位作家的报告文学,让他的写一位村医生的报告文学改编成了一部电影。我还是安安心心地继续创作我的小说,也就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冬日暖阳》就这样在我的坚持下才得以问世的原因所在。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原来老师的第一个长篇小说是这样诞生的,其实刚刚听到老师说有导演想把您的这个小说给改编成电视剧,但老师您却没有选择这个机会,我觉得真的可以看出您是一个很纯粹的人。您希望自己的小说能够踏踏实实写好了,等您有把握把您正在专注做的这件事做好了以后再去想别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作态度,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其实很多人做事情都不够坚定,如果半途中遇到了利益的吸引,可能很少有人会把自已初心的梦想给坚持走下去。所以保持初心实属不易,老师您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个故事的大纲呢,还是说跟随灵感出发想到什么便写出什么?

晏良华:没有。我比较随性……在我看来,作家的笔尖应该随着笔下的人物走,而不是让人物跟随着作者的笔尖走……



小说写作的灵魂,在于把每一个人物活灵活现的向人们展示出来,只有我们的笔尖成为塑造人物的媒介,才能让作品成为经典。尼采曾说: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同样,没有日复一日的积累,也就没有最后的成功。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你带着恒心和毅力,脚踏实地,不断积累,不断充实自己后,你离成功才能更进一步。好了,聊了这么多。一段音乐过后,欢迎回到我们的身边。

一段音乐过后,欢迎回到我们的身边,我是实习主播梓瑶。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在老师跟我们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老师写每一部作品的时候都在深入的去了解这个社会,都是以生活中的例子为基础创作。这也让我想到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在工作、学习、玩乐的时候,都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社会,感受着生活。作家笔下的小说故事是印在书中的,但其实都是我们每一个人真实的经历。我们的生活有酸甜苦辣,作为作家您会用笔尖去书写我们的故事,但是您在创作这些故事的过程中有没有“酸甜苦辣”呢?

晏良华:我在创作长篇小说《陵江残梦》的时候,曾经有一天早上六七点就起床开始写小说了,当时冬天烤那个电火盆,晚上洗脚的时候才发现,我的腿肚子上起了一个大水泡,什么时候火烧伤了腿根本就没有感觉……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这真的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的一个创作过程了,其实特别是像写作这种事情必须要全身心投入,稍一走神可能就忘记自己想写的一些东西或者想到的一些精彩细节了。老师您有一篇短篇小说被改编成了微电影是吗,那您在未来还有没有这种想法要去把自己的作品改编成电影的形式让荧幕前的观众更多地看到你的作品呢?

晏良华:之前也有编剧想把我的长篇小说《陵江残梦》改编成电影,但是改编成电影剧本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的,这需要专业的剧作家去进行再创作,我没有时间去配合编剧改编成剧本……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那其实老师也有想过改编成更多形式让更多人看到你的作品的想法,但确实要把小说改编成剧本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很大的,所以我们也期待在未来,您的作品被改编成剧本拍成电影。那如果在未来您有时间可以去编剧去改编剧本了,您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拍出来吗?

晏良华: 现在很多的电视剧、电影协会都比较倾向于商业化,为了好看或者说为了受众更多,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投资商往往更注重市场化和商业化。一个小说改编成为电影,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动,如果太商业化而不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东西,我是太不接受的。但是也有一些拍摄是很良心的,所以还是要看商业化的程度……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那看来老师需要一个和自己的价值观等等所契合的机会,才会去选择。我们看到老师您出版了很多的书籍,网络上的作品也比较多。这其中的辛苦与付出只有老师您最了解,我们都知道《冬日暖阳》是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可以为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冬日暖阳这部作品吗?

晏良华:冬日暖阳这部作品讲的是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农村人成为了城里人这个最现实的社会存在......这本小说的男女主人公在农村相恋,二十年后又在城市里相逢,因为生活的磨难没能最终在一起……这也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农村人融入到城市文明中,当代人情感的裂变……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作家的笔尖,在我看来其实可以看成是自身的武器,用自己的笔锋来,书写和直面当今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从而能够去抨击一些社会现象。《冬日暖阳》是您的第一部作品,请问您在完成这部作品后有没有收取到别人的意见或者是建议呢?

晏良华:在写作过程中,有些人会觉得我的小说好看,但是他们可能未必理解我想表达的真正的含义是什么。但像有些作家给了我一些意见,他们说冬日暖阳这部作品艺术性可以,但是思想性不够。于是我就下定决心要写思想性艺术性皆具备的东西,于是我就写了我人生中的第二部长篇小说《陵江残梦》。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有些人看小说可能就是看个热闹,不能领会到作家背后想要反馈给这个社会的一些东西,包括我们自己平时读书的时候,其实真的应该除了读书还要多思考,我们所谓的看完了、看懂了、真的领悟了这本书所要表达的思想吗?所以看书还是要多过过脑子才能有收获啊。那您的第二部小说是怎么想到要去创作呢?您的初衷是什么?

晏良华:在上一部小说《冬日暖阳》出版以后,也开了研讨会。有很多专家给我提了意见,说我的小说的思想深度还不够,觉得我应该选一些更大的题材。然后我就决定写一部思想和艺术性都比较好一点的小说,也是为了在写作上突破一下自己。要挖掘我们这个社会和时代更深的东西,做一个有良心的作家。于是我就构思创作了长篇小说《陵江残梦》。但是,当时这个小说只考虑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以至于把作品铺展得很开,人物也设计得过多,写到后面就很难驾驭小说的故事情节……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那确实角色有时候太多了,作者去写了这些人物的关系包括去描述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难度都会很大,那这个小说的出版看来是很不容易的,审核非常的严格。所以完成一个小说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真的很多,在专注小说内容本身的同时,还要去思考小说意义的深度。老师您说在写这个小说时,出现了一些没有考虑到位的地方,比如角色比较多,那您对这个小说有没有一些遗憾?

晏良华: 没有什么遗憾的,只有对今后创作的思考。因为我修改了两次以后,其实也不想再修改作品本身了,一个小说不可能就此达到完美。而且这么长的小说,我花了五年的时间去写要去打乱结构再改变一下,那是非常艰难的事情,所以我不想去改变他本来的东西……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其实很多小说看似是虚构的,但真的都是生活当中的故事改编而来的,在我们生活当中各个角落都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有些故事其实真的让人会切实的感受到一些人人性的磨灭,有些故事也真的警醒着我们每一个人。所以我觉得正如老师前面有说到小说里的故事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老师在写这些小说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揭露和批判生活中的一些缺陷。那老师您写下这些作品的灵感是什么呢?

晏良华: 一个是生活当中的经历,还有就是对这个社会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变化,每个年代的人的爱情观、婚姻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观都不一样,都会发生变化。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想把这些反映在我的小说当中……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是的,还是那句话“艺术源于生活”。一部小说的完善真的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并且我们每一个人都没办法去规避一些问题,一本小说也没办法做到好到极致、完美。所以其实您也是在和您的作品一起成长,相信在更多的生活积累下您的作品也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受读者欢迎。那您平时去写这样的作品,以后会给自已规划时间吗?比如多久就要固定的写一部作品,还是说有了灵感就会去写?

晏良华: 其实主要是看时间和精力,灵感随时都会有的,但是精力、身体、时间是有限的,我当时这个小说写完以后我就身体不太好,就给自已停下来休息一下,调整自己的作息,写作这个东西也别太强压自己,有创作的欲望就写,没写作的欲望就好好生活和休息……



说到这里,还是希望老师您能够劳逸结合,才能为我们读者们创作出更多的优秀的作品。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浮躁的时间让人们的心变得喧嚣,真正能静下心来用敬业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工作和人生的人越来越少。大多数人为金钱烦恼,似乎工作只为获得那应有的报酬,从而忽视了工作背后的含义,忘记了自己选择这份工作的初心。希望老师不忘初心,创作的同时记得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这也是我们的基础。好了说了这么多,一小段音乐过后,欢迎继续我们的身边。

好了,欢迎回来,我是实习主播奥敏。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我们每一个行业的发展,其实都离不开有一个团结的队伍和领头人,我们只有在团队里相互配合好,才能把一个行业向着好的方向推进。老师,我们了解到现在您也是担任了营山县文联主席。作为文联主席,您对于现在的文学的发展有一些什么展望?

晏良华: 文联是党和政府联结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努力完成县委宣传文化部门和上级文联组织安排的工作任务,组织协会开展工作,培养年轻人、培养更多的文艺人才,我想这是文联的主要工作职责.....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是的,我们每一个组织的前进发展都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来推进,因为一些新鲜血液他们能够带给我们每一个组织不同的内容和一些新的想法。所以我们也应该去培养更多的年轻人,使得更多的新鲜血液注入到文学界来。那您有没有遇到一些年轻人的新的创作思想时和您以前文学创作的思想有所冲突的情况?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怎么去应对和处理?

晏良华:年轻人永远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新生力量,文学艺术也是如此,需要年轻人去推动和创造,我觉得没有什么冲突的,只有相互探索的。是一个互相交流探讨的过程……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是的,其实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吸收一些新的内容又要维持住一些旧的基础。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现在承接文学作品的媒介也有所改变。越来越多的电子书出现了,包括老师一开始的作品也是通过网络去发表的,那面对纸媒和这样的电子媒,老师有没有什么个人的想法呢?

晏良华:电子书和纸质书都是书籍,是一种载体。现在有很多作家都不太赞同把载体强加在文学上,载体只是一种形式,但是我觉得文学的艺术性价值性是不会因为载体而变化的,文学就是文学,任何载体都改变不了它的属性。在信息迅猛发展的当下,我们的文学艺术能够通过更多形式的载体去传递应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有了更多的传播形式其实也利于大家的一个选择,比如一些老一辈的人,就更愿意选择纸媒这样传统的方式去读书,而现在青年人们更愿意选择电子书这类形式更加方便,所以不论是哪种形式,只要是文学本身的内容优秀,那就值得每个人学习。那老师您在写小说风格上大多是写实的风格,您对自已未来小说的风格还有什么期待吗?

晏良华: 我还没有形成所谓的风格。希望未来自己能够用散文的那种优美、诗意的表达形式去创作我的小说,我想只有不断地寻求突破自我,提升能力,这样才能在现有作品的基础上提升自己……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不同的风格,正是因为我们这些独特的风格,才让我们每个人都与众不同。在我们追随自己领域成长的途中,我们常常会看到那些在我们心中闪亮的“星星”。在文学界也是有许多文学大家或是独有一派风格的作家名人。去参考他们的写作方式其实对我们学习文学创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那老师您有比较欣赏的作家吗?

晏良华: 我比较喜欢看贾平凹的作品,我写的小说表现手法比较传统......我还比较喜欢陈忠实的《白鹿原》......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看来自己欣赏的人对自己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欣赏一个人,有可能是因为他与我们自身有一些共同点,也有可能是他的身上有我们身上没有的特质。老师您出版了这么多的作品,写作经验可谓丰富,那有没有一些传授给我们同学们的写作经验,我们怎么样才能够把文章写细写美?

晏良华: 写作需要有创新精神,开始应该是一个模仿……积累的过程……我觉得还是要多读、我写、多练......

飞扬之声广播台《身边》:看来我们还是要细致的观察生活,并且不断的去观摩一些作品,自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我看到老师您前几部作品的完结也是有段时间了,老师也说了会考虑身体和时间的一些因素再继续写作。那老师有没有对自己未来作品的一些展望?或者是一些构想呢?

晏良华: 我觉得没有特别的计划和安排,有灵感和创作的欲望就写,没有就好好的工作、生活和休息吧……





从古代起,就有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周恩来的“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再到韩愈的“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写作,可以不仅仅是一份事业,还可以是一种生活。写作的意义在于写作本身,就像美的意义在于美本身。当一个个字词句串接在一起, 变成一个完好的作品之时,它便有了所有的可能,它可以被各种诠释,它可以构成一种独特的美……文学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艺术。写作是记忆的重建,我们脑中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消退。通过写作,某些深潜于心底多年的记忆浮现,童年往事,青涩恋情,久远见闻,如同一条细藤慢慢抽出,让我们重新为之唏嘘,通过写出来得以强化,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

感谢晏良华老师做客我们的身边,带我们领略一个文学写作的世界。身边,讲述你我身边的故事,我们下期同一时间,不见不散。





作家简介:晏良华

晏良华,男,生于1967年1月,营山县文联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理事,新华文轩北京选题中心、北京职业作家俱乐部签约作家,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西部编剧同盟会员,南充市作家协会会员,南充市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冬日暖阳》《陵江残梦》、中短篇小说集《暴雨之后》,有小说、散文及微电影获全国及省市大奖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营山, #四川, #南充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