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归雁”还巢变“头雁”引领村民奔富路
当当当当裤裆坦 发表于:2020-11-30 14:04:1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638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一批有能力有想法的返乡创业者在家乡大显身手,他们从“归雁”变为“头雁”引领更多村民发家致富。
2017年,高德平和妻子带着学到的“稻虾共生”养殖技术,回到高坪会龙镇丁字桥村发展小龙虾养殖,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也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每天清晨4点,当许多村民还沉浸在梦乡中时,高德平和妻子就前往基地开始了一天的劳作。而在三年前,高德平还是城里的一位饭店老板。



“我们了解到小龙虾近几年行情非常好,就有了养殖小龙虾的想法。经过前期考察和学习,最终决定回到家乡搞养殖。这里的水质、土壤都是非常适合养殖小龙虾。”高德平介绍说,近年来,小龙虾的“大热”让他看到商机,便毅然返乡承包了80亩水田。
为确保小龙虾品质,高德平始终坚持生态养殖理念,大力推行“稻虾共生”模式。“稻虾共生”,龙虾为稻田“除草、松土、增肥”,稻田为龙虾“供饵、遮阴、避害”,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实现了同步增殖增收。
今年4月,高德平又在当地承包了近百亩水田,如今的稻田养虾规模已达到近两百亩,今年产值达200万元。



在持续壮大基地的同时,高德平还免费为村民提供“稻虾共生”养殖技术服务,带动当地村民参与基地小龙虾养殖增收。看见“稻虾共养”有甜头,村民养殖小龙虾的热情也随之高涨。目前,全村共有30余户村民参与到龙虾养殖中,户均年增收上万元。
高德平表示,将进一步改良种养技术,扩大养殖规模,创建基地品牌,提升综合效益。



在高坪区石圭镇华荣村,“归雁”刘顺艳通过鸽业专业合作社,采用土地流转、入股及就业吸纳、代养代管和收益分红等模式,带动该村24户贫困户和15户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刘先锋曾是华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鸽业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指导,他从养鸽的一名“小白”变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养殖能手,如今他家的鸽棚里已有两百多羽肉鸽,年收入可达到4000余元,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子”。
据了解,刘顺艳创立的鸽业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养殖肉鸽近5000羽,年出栏乳鸽达三万只、鸽蛋四万枚,年产值达50余万元。
刘顺艳告诉记者,目前已在该镇凤鸣村新建了两个鸽棚,计划再养5000羽,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高坪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张丁弋 报道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