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打李子”旧俗,打出一宗洋人案
啤酒瓶空了缓 发表于:2020-12-3 14:26:18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60
营山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土壤肥沃,水土养人。这里的本地土李子非常出名,栽种面积广,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有,粒大,水多又甜,成熟后核肉分离,吃起来很是味美、脆爽。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俗。在早年,营山曾有“打李子”的旧风俗,即在每年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李子成熟之期,全城百姓,聚在一起用李子相互赠送,更把李子相互抛打,各寄愿望。就如西班牙的番茄节一样,让人们觉得快乐!

营山“打李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早年营山有一位爱民如子的县令,清正悯民,扶正锄奸,为民称颂。适逢县境内连年天旱,累遭瘟疫,田地龟裂,哀鸿遍野,北门河都干涸了,整个县城只有一眼自生水井可以勉强救命。

县令苦思冥想也一筹莫展,一日入夜就寝,忽见一身穿七品朝服,头戴乌纱,脚登朝靴,手拿惊堂木之人,向其告谕:“救命的水井已被妖孽投毒,饮者必死,唯一的办法只可用李子解救”。说完,惊堂木向其头上轻轻一击,他惊醒后才发现是一梦。

他立即穿好衣帽奔向水井,眼见很多人围着水井汲水,他拉开即将饮水者,向大家呼喊井水有毒,不要饮用,但是饥渴难忍,无人相信。县令看着受苦的百姓,为了让大家相信,便自尝一口,果然顿时脸青肢黑,他把梦中仙人的话告诉了大家,话毕而死,人们摘来李子,也没能挽救县令。

后人为纪念他的功德,捐钱捐谷就地修起了一座瘟祖庙。并于他殉身那天的次年五月五日上午,造了一尊头戴乌纱、身着朝服、脚穿靴子青脸手黑的塑像,供抬游行。下午全城男女老少都集中在北门城楼,用李子相互赠送,更把李子视为一种吉祥物相互抛打。人们各有寄托,有希望家庭和睦的,有望五谷丰登,有望生意兴隆,有望却病延年的……,特别是一些希望生个胖小子,想有一个美满姻缘的妇女和姑娘们,更是收拾打扮漂亮,故意在城楼下走来走去,招惹投福抛祥,人们认为抛在身上的李子多,今后生的儿子就多……。

因此营山形成了一年一度五月五日打李子的风俗,也一年一年的延续下来。

在光绪年间,却因为打李子引出了一宗洋人案

到了清朝同治年间,外国传教士来到了营山这个偏僻的小县城。同治八年(1869年),他们在县城内西街修了天主教堂,大肆发展教徒。虽说信教自由,但也有不少痞棍歹徒也参加教会,形成一股“洋势力”。而当时满清政府腐败无能,连年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赔款割地,外国传教士享有特权,教会神职人员和教友更觉高人一等,他们恃势欺压相邻。而清政府怕得罪外国人,致使不法教徒为非作歹,官吏不敢秉公直断,任其逍遥法外。因此民众对外国传教士和不法教徒的强烈愤懑,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光绪元年(1875年),这年端午节,营山县城民众聚在北门城楼进行“打李子”的风俗活动。

群众正在城楼上热闹地打李子,适逢一外国人路过北门桥,民众见是传教士,便一阵李子打去,以泄宿怨。这外国人不知究竟,糊里糊涂地挨了几下,他认为受了侮辱,非常生气,便破口大骂。民众更不停下地乱打,传教士见势不妙,拔腿就跑,众人一路追打到天主堂。

此时正值县城岁考散场,应试童生前往教堂围观。教堂的司事出来阻止,嚣张行为激怒了童生,便和追打传教士的群众一起,冲进天主堂赶跑了外国人,打烂神像,捣毁了门窗,酿成“营山教案”。县令闻讯赶来制止了这起事件,但教堂祭司彭若汉却不肯善罢甘休,向县府指控曾经有矛盾的郑朝栋等是事件的预谋人,并安排痞棍教众提供人证。营山县令翁道钧立即传讯有关人员,不过经再三审讯,均称郑朝栋本人当时并未在场,县令无法了结,成了悬而不决的案件。

然而事关重大,于是立即将详情呈报四川省总督丁丁宝桢,经总督府上报清王朝。隔了两年,清廷责令营山县赔银子二万八千两才了结此事。

后续

营山县城的瘟祖庙,曾经一直有香火供奉,就如同“打李子“的习俗一样,传承了多年。解放后,瘟祖庙被拆除,在原址修建了工厂,就在后来的五四厂机械厂处。

如同瘟祖庙一样,“打李子“的习俗也渐渐消失在营山人的生活中。



不过这营山百姓的生活却如李子花般越开越美!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营山, #四川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